竇艷紅
淺談煙草商業企業如何有效控制稅務風險
竇艷紅
加強稅務風險管理是煙草行業近兩年重點開展的一項工作。本文在對煙草商業企業稅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期對提高煙草商業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煙草商業;稅務風險;控制
2009年1月,稅務總局確定了首批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在內的45戶定點聯系企業,由此可見稅務總局將煙草行業作為重點管理對象。近年來,煙草商業企業積極開展稅收風險評估工作,稅務管理工作水平有所提高,但從稅收風險評估情況來看,煙草商業企業稅務風險控制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根據2009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中對稅務風險的解釋,可將稅務風險定義為:企業因為沒有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履行納稅義務所帶來的財物損失、名譽損害、法律制裁等風險。企業稅務風險的存在,一是會給企業的經濟利益帶來直接的損失,如因偷逃稅而支付的行政罰款、滯納金;二是還對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對于煙草行業來說將會面臨更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三是還會降低企業稅收利益,如按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延期納稅或者稅收優惠,但是由于企業不了解相關的法規和程序而未充分享受這些優惠政策,使企業喪失了潛在節約成本的機會。另外,因此企業還可能成為稅務機關重點的監控對象、喪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資格??傊?,煙草商業企業應重視稅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加強對稅務風險的控制,以規避企業各項成本增加風險。
1.行業考核指標導向致使高層領導不重視稅務風險
煙草行業對企業經營效益的考核指標主要有利稅、總資產貢獻率等,這些指標的設置把實現的利潤和稅金都視為企業實現的經營效益。此外,行業內的考核體系中沒有對企業因偷稅、漏稅受到處罰或繳納滯納金的扣分處理,導致高層領導認為利潤和稅金反正都是國家的,多交了稅也不會影響經營業績,即使漏了稅交了罰款也不影響考核,從而導致高層領導忽視稅務風險的存在。
2.稅務人員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對相關中介機構過度依賴導致的風險
在日常的稅務處理工作中,企業需要熟練掌握和運用稅收政策并能及時、足額繳納稅費的稅務工作人員。但是在煙草商業企業,稅務人員可能身兼多崗或者崗位變動頻繁,再加上稅法體系的繁雜以及新稅收政策的頻繁出臺,導致相關納稅人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以至于不能及時準確把握相關知識,造成企業稅務風險的上升。行業內部分企業為降低納稅風險,一般都與一些稅務中介機構合作,尋求他們的指導和部分業務代理,這樣雖能降低部分納稅風險,但是也造成企業辦稅人員對稅務中介機構過度依賴,遇到問題不是主動學習、分析,而主要是靠咨詢稅務中介機構工作人員。
3.對待稅收稽查的錯誤觀念導致的風險
煙草商業企業一般都是地方納稅大戶,從而也受到地方稅務部門較多的關注。稅務稽查的基本任務是依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查處稅收違法行為,保障稅收收入,維護稅收秩序,促進依法納稅,保證稅法的實施。但是有些企業認為稅務稽查就是稅務部門來“找麻煩”、“挑毛病”的,稅務稽查人員也有任務指標,怎么他們都要讓企業補交點稅金,以至于有的企業故意在賬面上留下一些疏漏讓稽查人員查出來,補交點稅金好讓人家交差。還有的企業遇到稅務檢查時,工作重點不是放在積極與稽查人員的溝通交流上,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請客、送禮、拉關系上,這樣既增加了企業的支出,又會使企業承擔法律上的風險。
4.我國稅法體系存在缺陷導致的風險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一個多層次、多稅種、多環節的稅法體系。但由于我國經濟體制復雜多變和不穩定性以及稅收立法的滯后性,現行稅法體系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一是我國的稅法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部分稅收法規僅對一些基本問題作出相關規定,而稅收條款的具體設置則不夠完善,從而可能導致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對相關規定理解不一致,例如煙草商業企業為職工定制工作服是否需要并入工資繳納個稅、專賣執法部門采購的辦公用品進項稅是否可以扣除等。二是我國整個稅法體系建立在保障國家行政利益的基礎之上,在法律地位上稅務部門與納稅人是平等的,但在權責關系上卻并不完全對等,稅法賦予稅務部門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從而增加了納稅人的稅務風險。三是,為適應我國經濟形勢變化部分稅收政策調整頻繁,使企業及時掌握新政策的難度加大。
1.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強化稅務風險意識
通過將稅務風險管理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來規范涉稅業務,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意識,降低納稅風險。一是企業要制定稅務管理工作規范,如相關工作流程、相關人員職責、考核獎懲措施等規范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稅務行為,減少稅務風險的誘發因素。二是績效考核體系要明確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并明確相關責任人,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意識。
2.提高涉稅人員專業素質
提高涉稅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可以有效防范稅務風險。企業應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稅務知識培訓,通過專項培訓幫助涉稅人員快速、準確掌握稅收相關知識,提高利用稅收政策分析問題、識別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制定相關的措施,提高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充分發揮稅收自查的作用
近些年來,在部分稅收專項檢查之前,稅務部門都會要求企業先進行自查。企業對本單位的情況熟悉,在自查中容易發現問題。通過深入自查及時補交稅款,可以有效避免稅務稽查時被追究行政和經濟責任。但是有的企業沒有認識到自查在有效控制納稅風險中的重要作用,將自查工作流于形式,白白浪費了免于處罰的機會。
4.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
在一些具體稅收事宜上,稅法給予稅務機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此企業要與稅務部門加強聯系和溝通,注重對其工作程序的了解,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一是要盡量多爭取稅收機關的政策輔導機會,爭取在某些模糊的稅收政策理解上與稅務部門一致,對一些新生事物的處理上得到稅務部門的認可。二是正確解決納稅爭議,在稅收執法過程中,不能采取息事寧人、得過且過的方式放棄正確的權利主張,要樹立與征稅機關的平等意識,針對存在分歧的問題積極與執法人員溝通,消除彼此的理解偏差,解決納稅爭議,化解稅務風險。
[1]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2009(05).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煙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