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良
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探討
涂國良
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闡述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以及新會計制度下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進而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新會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
(一)健全資金核算體系
在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已經詳細核算了各類收入狀況,例如,在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以及上級補助收入等等,財務管理人員會按照收入種類的不同,進行相應的核算。此外,在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也在不斷完善財務報表結構與財務體系,為有效確保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在報表編制部分已經逐漸增加了新的要求和標準,例如,在資產負債中,雖然取消了收入與支出項目,但是增加了一項新的規定,即財政補助收入支出。為了能夠精準的分析財務風險,在債務模塊,新會計制度增加了負債的分類管理,在負債期限方面,可以劃分為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加快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金核算體系健全的進程。
(二)改進和完善計價管理
新會計制度下,為了能夠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具體流向,對于固定資產折舊方式,財務管理人員在不斷進行創新,并且在資產管理方面,已經增加了兩項新的管理模式,即無形資產的攤銷,以及待處置資產的損溢。此外,新會計制度下,在資產管理方面,增加了非流動資產,并且在凈資產中,也增加了新的內容,即財政補助的結轉與結余,并且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已經實現了規范化的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也非常清晰。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將會朝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一)財務管理理念淡薄
現階段,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特殊性質,財務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撥款,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忽略對資金的管理。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以經營國有資產的方式,為自身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但是在經營的過程中,卻沒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導致經營的國有資產存在較大的風險。
(二)缺少財務預測理念
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無償撥款,因此,財務預算環節至關重要,事業單位也在不斷完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舊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缺少財務預算理念,不能依據外部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以及事業單位自身的特點,建立健全財務預算編制,這不利于加快財務管理的進程。
(三)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較差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要想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以往的管理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財務管理的需要。但是,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較差,忽視預算與核算環節。此外,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缺失,為使自身獲得經濟收益,違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阻礙事業單位的發展進程。
(一)做好會計核算環節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管理人員應熟悉和了解新會計制度的基本內容,依據新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規定的統一流程,做好會計核算環節。在財務核算過程中,為實現核算的精準性、真實性與可靠性,應使內部管理與財務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明確財務管理人員的具體職責,做好賬簿記錄環節,以及基礎核算環節。此外,在新會計制度下,對于暫存、暫付以及其它應付款項,依據單位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財務管理人員應將這些款項納入決算環節。
(二)加大力度監管財務資金
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審計部門應明確自身的職責,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外部監控,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對于違法亂紀行為,應當加大懲處力度。在監督行政事業單位過程中,審計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實施細則的基本要求,加大力度監管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機率。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
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財務管理效率,因此,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充分認識到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的重要性,定期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以逐漸轉變財務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
此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應經常參加與財務管理相關的業務交流會議,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進專業水平與專業素質較高的財務管理人才,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以使財務管理人才更好的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
(四)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現階段,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做好財務管理的預算環節至關重要,是確保財務管理穩固運行的基礎,因此,這就要求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人員應轉變以往的預算理念,完善預算方法,依據新會計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規范,做好預算環節的工作。如果事業單位能夠確保預算環節的精準性,不僅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還能調整和優化配置資金資源。
此外,在資金績效管理方面,事業單位應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例如,共性指標、個性指標等等,使事業單位的評價制度不僅能夠適用于所有的財政支出,也能夠依據不同項目的特點,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因此,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也要發揮績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新會計制度下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我們能夠看出,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環節至關重要,是確保事業單位運行的基礎,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重視財務管理環節,明確財務管理人員的具體職責,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制,改進和完善財務管理方法,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定期組織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進而為財務管理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礎。
[1]趙媛,李麗麗.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中國投資,2010,18(03):259-261.
[2]開寧,王萍.新形勢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外資,2012,20(05):12-14.
[3]李衛平,劉曉宇.對修訂前后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分析與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0(8):158-159.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