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偉
探究因素分析法和杜邦分析體系的應用
郭義偉
財務分析是指對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解剖,輔助以其他的財務資料作為主要的數據來源,將搜集整理得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并對公司現有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客觀地評價,進而反映公司的運營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公司管理層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依據。財務分析方法有很多種,如趨勢分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本文以因素分析法和非常著名的杜邦分析體系相結合為例探究其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
財務分析;杜邦分析體系;報表分析
常見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有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通常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對主要財務指標進行比較;第二種方法是直接比較財務報表;第三種是通過比較財務報表中各個項目的主要構成。第三種方法可以避免企業因規模不同而產生的誤導,有助于對不同規模的企業進行財務報表比較分析。
趨勢分析法使用起來較為簡便,通過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也較為直觀。但是趨勢分析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對比不同公司間的同一指標時,可能存在口徑不一致。在對比同一公司內不同時期的的指標也可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另外還需注意要將偶然因素剔除,以及在特殊情況經營下得出的分析結論有可能并不具有可比性。
(二)比率分析法。通常是采用比較構成比率法,效率比率法和相關比率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計算簡便,得出的結果很容易判斷,在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也能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比較。在比較不同行業間的財務數據時也可以采用比率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類似的一點是在應用時也需要注意對比項目的相關性和對比口徑的一致性。
(三)因素分析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需要分析的指標以及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分別比較各個因素對指標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也是筆者在本文中想和大家所探討的方法。因素分析法又可以分為兩種,基本方法是連環替代法;引申的方法是差額分析法。
使用連環替代法時需注意,不能變動各因素的替代順序,否則對各個因素影響的程度不一樣,也會導致分析結論不一樣。
差額分析法是在連環替代基礎上引申出來的簡化方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直接計算各因素變動對N的影響:
(A1-A0)×B0×C0→A變動對N的影響
A1×(B1-B0)×C0→B變動對N的影響
A1×B1×(C1-C0)→C變動對N的影響
在使用因素分析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結合杜邦分析體系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接下來我們談談杜邦分析體系的構成。
在眾多的財務指標里,如果只用一個財務指標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權益凈利率是個不錯的選擇(權益凈利率又稱為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因為權益凈利率反映的是股東每投入一元資本在一個期間內所能賺取到的利潤。因此它可以用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高越好。那么,如何提高權益凈利率呢?從分子分母角度看,要使結果變大,只需要讓分子變大或者讓分母變小即可實現。也即通過提高分子凈利潤或者讓分母凈資產變小,就能使權益凈利率的值變大。但是這種方法感覺太過籠統,不宜付諸實踐。
在這種情況下,杜邦公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那就是尋找權益凈利率的驅動因素。為了尋找權益凈利率的驅動因素,需要先對權益凈利率指標通過一系列運算進行分解,從而進化出非常有名的杜邦分析體系。
權益凈利率的分母是股東權益,也即股東的投入,分子是凈利潤,也即股東的所得。對于股權投資人來說,權益凈利率這個指標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概括了一個企業的全部經營業績和財務業績。
通常來說,凈資產收益率的值越高,代表企業股東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為了探究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因素,我們將凈資產收益率公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資產,則有: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資產/資產)=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我們再將凈資產收益率公式分子分母同時乘以收入,則有: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資產/資產)×(收入/收入)=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以上公式中其中銷售凈利率即等于凈利潤除以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等于營業收入除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等于資產總額除以所有者權益總額。
凈資產收益率的三個驅動因素中,銷售凈利率是利潤表的總結,代表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第二個驅動因素總資產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的營運能力;第三個驅動因素權益乘數則是資產負債表的概括,代表了企業的財務狀況。
通過杜邦分析體系的公式,能夠快速找到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這樣就能夠找出股東投資回報率低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比如,如果銷售凈利率比較低,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強,如果總資產周轉率過高,說明企業的營運能力很強,產品從銷售到收回現金的時間較短,產品屬于薄利多銷型;反之,如果銷售凈利率比較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很強,如果總資產周轉次數很低,說明企業的營運能力很弱,產品從銷售到收回現金的時間較長,產品屬于厚利少銷型;如果權益乘數較低,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因為權益乘數=1+負債/股東權益,這個時候增加借款會提高權益凈利率。但權益乘數的提高不是無限制的,負債一多,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因為每年需要償還大量的固定利息。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高,再借款時的利率會很高,有可能會超過公司資產的收益率,這時再增加借款就得不償失了。
[案例]已知某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2013年 2014年
權益凈利率13.5%16.2%
銷售凈利率15% 13.5%
資產周轉率0.5 0.6
權益乘數 1.8 2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對2014年權益凈利率較上年變動的差異進行因素分解,依次計算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的變動對2014年權益凈利率變動的影響。
方法一:使用因素分解法下的連環替代法
權益凈利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連環替代法比較簡單,只需要依次替換求差三個驅動因素即可求出各個指標變動對權益凈利率變動的影響。
方法二:使用因素分解法下的差額分析法
銷售凈利率變動影響:(13.5%-15%)×0.5×1.8= -1.35%
總資產周轉率變動影響:13.5%×(0.6-0.5)×1.8 =2.43%權益乘數變動影響:13.5%×0.6×(2-1.8)=1.62%各因素影響合計數為:-1.35%+2.43%+1.62%=2.7%采用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分析指標的驅動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又可以單獨分析某個驅動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因此在財務分析領域被經常使用。但在運用因素分析法時,需要特別注意各個因素分解的關聯性,因素替代的順序性和順序替代的連環性。
我們知道杜邦分析體系在財務分析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杜邦分析體系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說在計算總資產凈利率時,總資產與凈利潤是不匹配的。因為總資產是指債權方和股東投入的總和,而凈利潤只專屬于股東,兩者存在不匹配的情況。另外杜邦分析體系是建立在普通的財務報表上,沒有分別考慮企業的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也沒有對金融負債和經營負債進行分別考慮。
針對上述所說到的問題,人們通過財務報表轉換為管理用報表,并對杜邦分析體系按照管理用報表思路進行改進,得到了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首先是分子由凈利潤變為稅后經營凈利潤減去稅后利息。通過因式分解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凈資產收益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其中: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經營差異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
使用杜邦分析法能夠幫助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更好的分析,進而讓公司的決策者清楚的了解公司資產管理效率以及公司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在運用杜邦分析體系對財務報表分析時,結合因素分析法可以更好的闡述各指標對凈資產收益率的貢獻。在使用因素分析法時,需要考慮到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因素,同時在計算時需要注意各因素之間的前后順序不能隨意變動。一般在分析指標時我們是從簡單因素分析到復雜因素按順序進行排列。注意在分析的時候各順序是不能隨意變換分析的位置的,否則可能會得出不一致的結論。同時上面我們也提到考慮到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不足,在實際的財務分析中,可能需要適當使用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進行分析,以正確判斷企業的運營狀況。在使用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時,同樣可以結合因素分析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驅動因素進行分解。
(作者單位:惠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集團財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