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廣芳
當前醫院呆、壞賬處理方法及改進措施
索廣芳
我所在的醫院為一家國企下屬大型三甲綜合醫院,由幾個院區組成的集團型醫院,近幾年發生的重組、吸收、合并等對外擴張,使我在財務崗位上應用到了各種不同的對呆、壞賬的處理方式,對這幾種方式進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改進措施。
目前,醫院每年都會因為住院病人以種種原因欠費不結賬而產生大量的呆壞賬,而在年底各院區和各個科室為了創收和完成任務指標,倉促以各種方式替患者結賬,雖然科室圓滿完成了收入指標,獲得了收益和獎勵,但卻給醫院未來的發展留下了很多隱患。目前處理患者呆壞賬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表現在:
(一)直接減免法
科室把久不來結賬的患者欠費部分換算成某些服務治療費項目填寫退費單,由主管領導簽字后持退費單到住院處辦理病人退費手續,即收費員按退費單項目逐一在電腦上退費,取消住院病人的某項費用記錄,退費成功后患者住院總費用小于預交款數額,之后由護士長簽字結算,發票由科室自已保管。此方法不足之處在于:1、減免數額不在財務帳面體現,日后對社會的公益貢獻付出無法進行數字統計,2、科室保管發票容易丟失,對有交通事故、扯皮等法律官司的患者,這樣處理未來會帶給醫院法律訴訟隱患。
(二)信息科系統管理員直接在軟件系統中銷賬
科室主管住院核算人員持科主任及主管領導簽字同意后的欠費銷賬單,到機房找系統管理員在電腦系統中按病人欠款數額直接消掉。然后到住院處簽字結算,發票由科室自已保管。此方法不足之處:1、系統管理員的職責是對醫療數字信息系統進行開發、運行及維護正常運轉,其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權取代電腦操作員進行費用增減,改動原始數據;2、經系統管理員刪改的數據不在患者賬面清單中體現,也沒用退費痕跡,原始記錄徹底消失,這種人為因素的操縱導致住院結算單數據和醫師病歷治療過程嚴重不符,日后如患者不滿療效或有其他事件出現時很可能給醫院帶來醫患糾紛,科室便有偽造病歷的嫌疑;3、現在是數字化信息時代,醫院全部經濟活動都已納入數字化自動控制之中,這種在電腦系統中直接銷賬的做法還將導致藥庫、衛材庫等庫存數據與用量統計數據不符,為了平衡各方數據,系統管理員不得不追溯調整各項數字,從而使醫院各項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嚴重干擾了醫院有序發展;4、科室保管票據不當。
(三)住院部直接銷帳
科室書寫“結算申請單”,說明欠款原因及數額,經主管領導批準后護士長持此申請單直接到住院部充當現金打印發票進行結賬,簽字后發票由科室自已保管。住院處收費人員日結賬后持此‘結算申請單’頂現金上繳財務部。財務部做賬時分兩種方式:一是不掛帳,直接用欠費數額沖消當日醫療收入;二是把欠款數計入其他應收款(**科室)明細賬中,年終按應收賬款3%~5%的比例提取壞賬準備計入當期管理費。此方法不足之處在于:1、欠費不掛帳直接沖減當日收入日后不便于查詢實際減免數;2、醫院與企業不同,病人當期欠費金額基本都屬于呆、壞賬,如果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很明顯壞賬準備計提不足,嚴重違背了會計原理中謹慎性原則和真實性原則,導致醫院財務報表信息失真。
1.對于欠款數額微小,對醫院科室不造成損失影響的可按上述第一種方法辦理,但結算發票應由財務部或住院部統一登記備案保管,或由病案室隨同病歷統一保管,這樣不易丟失方便日后查詢。
2.對于一些年底科室暫時無法收回而又數額較大的壞賬,經科室和主管領導同意后統一由住院部結賬,發票和住院部日結賬單上交財務部,財務部按發票欠費數額逐一計入‘其他應收款—**科室**患者’明細賬中,日后進一步要求科室與病床責任醫生幫助催收,盡最大可能減輕醫院經營的沉重“包袱”。但從目前醫院實際發生的壞賬來看,出院病人的欠費,壞賬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此,建議依照會計謹慎性原則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欠款在不影響當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應直接作為壞賬計入當期管理費。這樣處理的優點在于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有效,患者費用記錄保存完整,對社會所做貢獻有據可查。
3.在病人交清欠款之前,實行不打印該病人住院結算收據管理辦法,只有當病人交清欠款之后,電腦系統才允許打印該病人的住院結算收據。對于發生部分欠款的住院收入,住院結算軟件應可按規定時間匯總打印住院收入、預交金、欠款等數據。這樣,并不影響全部住院收入的匯總計算,其押金數就等于收入數,這樣既不影響醫院和科室計算收入指標和獎金,還大大方便了欠款發票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先打印欠款發票可能造成發票丟失的問題。在形成真正的壞賬前一直掛在住院收費系統帳中,這樣科室和責任醫師催款的力度會更強。
目前隨著社會醫保統籌病人的增多,即使醫院醫保制度執行得很規范,醫院為患者墊付的的醫保統籌基金也會面臨著扣減的問題,即便雙方經過對賬都認可的應收款項,醫保中心仍推遲付款導致長期不到賬,長久拖欠形成了大量的呆賬。而已經發生的壞帳損失,必須經上級財務部門批準后方可沖銷,即實際發生的壞賬不能及時沖銷,長久掛在賬面上,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我所在醫院的隸屬國企下屬單位,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按照規定醫院可以于年度終了,按照“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醫保部門)科目賬面余額的3%~5%計提壞賬準備金,計入管理費用。但從謹慎性原則來看,這種對壞賬準備計提的規定,與現行醫院會計的實務脫節,計提的壞賬準備過低,造成謹慎性不足,使大量呆賬不能沖銷,長期掛在賬上,違反了會計制度的真實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和謹慎性原則,使醫院的流動指標、償債能力失真,嚴重影響醫院經營者的決策。
(一)改進醫療機構壞賬準備的提取方法
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建議醫院可按應收款項賬齡長短,依據不同比率計提壞賬準備,靈活掌握,對于期限超過三年、確認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應全額提取壞賬準備。
(二)加強應收帳款的管理,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
(1)必須建立醫院財務部門、醫院醫保管理部門、上級醫保管理部門三方定期對賬制度,具體來說就是核對醫保資金的金額,保持賬目的一致性。(2)強化醫保欠款科目設置的科學性,在“應收醫療款、醫保統籌掛賬”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對不同情況的醫保資金掛賬情況分別核算,這樣使得有關醫保資金欠款情況更加清楚,便于了解和催收,使資金加速回籠。
醫院既是一個經濟創收實體,又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著社會公益角色。醫院呆賬、壞賬普遍較多,財務管理者只有從實際出發,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建立健全醫院應收帳款及呆壞賬內部控制體系,規避財務風險,堵塞漏洞,才能保證醫院資產安全與完整,才能確保醫院的穩健運營和發展。
(作者單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總醫院邯鄲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