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儂
淺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熱點及難點問題
趙愛儂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改革下的必然產物,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內容。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在會計準則、會計處理基礎、資產計量和處理、財務報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會計改革進程,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不斷發展。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熱點及難點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主要反映政府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公共部門財務收支及資產情況,屬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重點。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以及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已經無法滿足全面、真實、有效的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資金活動及財務狀況要求。因此,會計改革成為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內容。但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需求主體以及會計活動涉及的利益主體較多,改革難度遠遠高于企業會計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中仍存在許多熱點及難點問題亟待解決。
1.會計準則問題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職能不同,兩者存在根本差別。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分別代表政府和代行政府公益事業職能的純公益部門。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本質差別造成兩者的預算和收支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別,進而導致在會計準則改革問題上存在分歧:既使用統一會計準則或分別制定會計準則。一方面,統一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會計準則有利于減少改革成本,促進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也符合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但是不利于區分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差異,需要制定若干具體準則加以區別。如果分別制定會計準則,可簡化執行,但是容易造成準則過多問題,會導致重復改革,增加改革成本。
2.會計處理基礎問題
收付實現制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在保證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國家機構正常運轉以及監督財務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預算管理內容及預算會計環境的變化,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基礎已經無法全面有效的反映財政結余和預算執行情況,也無法科學評價政府部門運行效率,群眾也無法通過財務信息監督政府的財務工作。權責發生制有利于提高財政的透明度、管理效率以及提高財政信息的準確性。因此,如何實施權責發生制成為會計基礎改革的重點。
3.資產計量和處置問題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資產數額極為龐大,其計量和處置也成為會計改革的關鍵。根據現行會計準則和財務通則規定,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資產計量和處理問題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賬實不符、資產使用效率低、整合程度和共享程度不高、資產流失風險大、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混亂等。企業將公允價值應用于計量和處置處理企業資產,并設置了相關條件規范公允價值的運用,解決資產計量和處置問題。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計量和處置問題而言,是否可以參考企業應對方法,適當將公允價值應用其中成為當前的難點。討論的焦點在于根據謹慎原則,公允價值可能與國有資產管理相違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無法滿足應用公允價值的要求;最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特性也容易導致公允價值無法發揮作用。
4.財務報告問題
在我國改革大背景下,財務報告受公眾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傳統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報送至上級主管部門,部分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向內部職工公開,但是均不向大眾社會公開。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較為簡單,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內容及形式都成為會計改革的重點。但是財務報告改革存在許多問題,財務會計報告的信息需求者不確定、財務會計內容不明確、如何利用財務報告評價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績效不清。更重要的是,審核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及完成性方法缺乏。
1.完善改革的基礎及準備工作
對于會計準則改革問題,財政部需要組織理論研究,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加大宣傳力度。同時,財政部還需要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做好基礎工作和準備工作。就現階段而言,需要經常性開展資產核算調查工作。財務部可針對會計準則改革擬定具體的改革方案,再組織社會各界針對改革方面進行深入全面的討論,集思廣益,得出會計準則改革初步方案。再選取少數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試點改革,分析其中的利弊,試點實行成功后再正式大范圍頒布推廣。
2.實行漸進式權責發生制
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是指在現有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根據權責發生制原理,有選擇、有步驟的使用權責發生制確認和計量會計事項,建立較為合理完善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就國外成功經驗來看,我國采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引進修正的權責發生制要求財政部需要創造有利條件,采取漸進式改革,保證正常預算秩序,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實現從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向完全的權責發生制過渡。
3.探索完善的財務報告制度
完善的財務報告制度涉及多個方面的制度,如公共管理制度、政府信息披露制度、財務監督制度、公共財務制度等。從財務報告制度內容涉及范圍來看,重點應該將群眾納入財務報告制度范圍,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管理和監督體系,真正體現政府公共部門財務管理活動的公共性?;谕晟频呢攧請蟾嬷贫鹊囊?,財政部應該加快財務報告具體準則的研究,以滿足公共財政和民眾監督的需求。
4.加強財務報告的審計工作
政府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財務報告問題改革的重點,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政府建立財務報告審計制度。以國外為例,政府財務報告需要經過獨立審計部門審計,再向社會披露,我國企業借鑒國外經驗,建立了財務報告審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審計工作也可適當借鑒國外和企業的成功經驗,建立具有約束力的審計監督制度,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納入審計范圍。
任何改革活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也是如此,它受到我國的政體、經濟發展水平、法制建設以及國際會計改革的影響。因而我們需要正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中遇到多問題,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制定符合實際的改革方案。
[1]馬洪滟.分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熱點及難點問題[J].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4,(10).
[2]張月玲,洪慧林.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理論體系構建——由“三公經費”引發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05).
(作者單位:大同市武術網球項目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