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梅
創業投資機構風險內控體系設計
甘曉梅
投資主要是將現代企業的資金轉化為資本并實現其增值的過程,投資具有資金量大、風險高、投資期限長等特點。創業投資機構是我國船業投資中的中堅力量,它的存在對于正確引導產業政策、推進企業的重大項目投資決策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創業投資自身存在著高風險性、低成功率,從而使得投資失敗的事件屢屢發生,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影響。本文將就創業投資機構在風險投資中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進行分析。
創業投資機構;風險;內控體系;設計
1.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業務內部控制環境還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創業投資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普遍存在滯后性,很多投資機構基本停留在傳統的財務控制的階段。例如:《投資業務操作規范》、《外派董事管理暫行辦法》、《擔保業務操作規范》等制度的規定比較簡單。作為投資內部控制制度風險防范的約束,很多有的投資機構并沒有根據自身業務的特點與規模建立完善的投資內部控制制度。另外,有的投資機構中的組織機構關系錯綜復雜,董事長作為創業投資機構的“老大”,在企業內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與威望,企業內部的治理機制失去了對這種權利的制衡與約束。在創投機構中,企業文化的建設還存在缺陷。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企業管理層的專業素養、人格、管理理念、職業道德規范、經營風格決定了企業的文化氛圍與員工的整體價值觀。由于創投機構的特殊性,有的創投機構中的人員利己主義思想嚴重,例如:對于一些好的投資項目都爭先恐后的分一杯羹,對于一些發展前景不太看好的投下項目盡量向外推。在創投機構中的約束與激勵效果并不明顯。
2.創投機構對投資全過程的風險控制比較缺乏
有的創投機構對風險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投資決策階段的風險評估上,并未在投資的全過程中形成投資全過程風險的關注與管理。在項目投資前進行調查后風險控制委員會可以進行風險評估,幫助創投機構的領導層做出投資決策。雖然創投機構制定了《投資業務操作規范》,并對投資業務做出了明確規定,例如:要求項目經理應積極組織對參股企業在投資后進行跟蹤管理,但是,在執行中由于各種問題的存在情況并不容樂觀,如:投資項目預算超支,存在資金缺口時應該在項目一期資金投入后應該引起項目經理的關注,可由于對風險管理的不到位、執行的不到位最終導致項目投資的失敗。另外,風險評估作為創投機構投資業務中內部控制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企業投資項目是否成立、是否可行的關鍵環節。這一環節應引起創投機構的高度重視,但是,有的創投企業由于更關注風險的被動式管理方式,領導層并未將投資風險的分析、識別、管理等作為重要程序來看待。例如,有的創投機構在沒有做出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就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進行貿然投資,雖然創投機構內部風險投資管理控制制定了相關的條例,但是在執行中敷衍了事。處于被動地位的投資風險管理必將影響到投資的效果。
3.投資業務內部控制流程操作尚不規范
首先,有的創投機構對可行性分析程序的執行不到位。例如,為了遵行企業的投資業務流程,有些投資機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明顯的弊端,有的報告敷衍了事、粗制濫造,缺乏技術含金量、缺乏對被投資公司的創新性、營利性、投資資金的安全性、企業債務的可控性、企業成長性、企業資金呢可操作性的詳細分析。其次,投資決策過程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有的創投機構50%的項目是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僅僅通過董事會決策即可。有些投資項目的決策流于形式,缺乏科學詳細的財務數據分析,在投資回報率、回收期不明確的情況下,唯領導意見是從。再例如:有的項目是政府推薦的,創投機構在不考慮任何風險的情況下不做投資收益的評估,賣領導面子,在決策上流于形式,忽視了專家小組的評估。
1.不斷優化投資業務的內部環境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內部控制職能的發揮基本前提。完善的創投機構的治理結構應是由一個多層次的相互制衡、相互銜接、責任分明的有效制衡關系。因此,必須有效的改進創投機構業務內部控制權,為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風險意識是每一家企業中的決策者與經營者必備的,對于創投機構而言,必須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意識到風險因素對創投機構的危害,例如:企業領導者的工作作風、領導者的管理理念、員工的風險意識等都是企業的文化的主要內容。
2.不斷完善創投機構投資業務的風險管理程序
首先,主動對投資的全過程風險進行監控。對投資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不僅僅在投資決策階段,應該是全過程的管理與監控。投資風險控制的主要環節是投資計劃與決策,投資事項的及時監控。在實務中,企業往往過多地關注了計劃與決策環節,但對風險事項的及時監控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風險投資的全過程中主要包括道德風險、制度性風險、項目投資風險、項目投資后管理風險等。其次,建立投資風險預警機制。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有利于企業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對風險進行預測。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一些指標標準:投資決策階段的指標、投資事實與運用階段的指標、投資退出階段指標等。值得提醒的是,每一項指標都是隨著投資環境、經濟環境、國家政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對風險預警機制的深入了解,應及時對各項指標進行修正。
3.不斷優化流程控制為核心的投資內控程序
有的創投機構的投資項目較多,而且單個項目的投資額較大,決策的正確與否、運作的規范與否不僅對企業的效益產生影響,還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川投機構的投資決策、運作流程、控制方法等都必須進行規范。投資活動包括投資立項、決策、實施、處置與跟蹤管理等環節,對這些控制點實施控制,是創投機構投資業務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
總之,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非常重要,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其不能適應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環境,制約了企業的整體發展。對創投機構而言,投資業務是最重要的業務,將內部控制理論引入到投資項目的監督管理中,利用西方成熟的內控實踐經驗來構建投資業務內部控制體系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1]王慶民.國有創業投資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商貿,2009(06):17-18.
[2]伍穎.美國風險投資的發展和特點[J].中國科技投資,2011(01):61-62.
[3]呼守諦.層次分析法在創業投資項目風險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1(03):25-28.
(作者單位:上海科潤創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