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群,唐文幫,李 珊,徐叔云,王素華,陶優生,蔡慶紅,王建龍,(.湖南金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06;.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08)
?
雜交晚秈新組合兩優336的選育與應用
吳立群1,唐文幫2,李 珊1,徐叔云1,王素華1,陶優生1,蔡慶紅1,王建龍1,2
(1.湖南金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126;2.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摘 要:兩優336是由廣適優質兩用核不育系“C815S”與優質恢復系“R336”雜交組配的晚稻遲熟新品種;該組合經多年、多點試驗示范,均表現高產、穩產、米質優、抗倒性強、適應性廣等優點,并于2015年6月通過了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從兩優336的親本及選育過程、產量表現、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術要點及制種技術要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以期為該品種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雜交水稻;兩優336;選育;產量;栽培;制種
兩優336是湖南金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用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育成的廣適優質兩用核不育系“C815S”[1]與公司自主選育的優質恢復系“R336”組配而成的國標二等優質米雜交晚稻遲熟新品種。經多年、多點試驗示范,均表現出高產、穩產、抗倒性強、適應性廣、米質優等優點。2015年6月通過了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品種審定證號:湘審稻2015041。
親本的優劣對雜交稻的稻米品質及適應性起著決定性作用。C815S(品種權號:CNA20040515.2)具有農藝性狀優良、不育起點溫度低、育性穩定、制種安全、繁殖容易、配合力強等特點。近年來,以C815S為母本,選配出增產幅度大,并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高產優質雜交組合共25個[2];其中,C兩優7號,C兩優396,C兩優608等組合均顯示出C815S具有農藝和經濟性狀優異、配合力強、米質優等突出特征[3-5]。R336是2005年春季在海南以岳恢9113為母本,與蜀恢527進行雜交改造所得,后經多代自交純合選育而成,是自育的優良恢復系。
為配制出C815S的優質強勢組合,2010年夏季在長沙挑選了幾個優良父本與C815S測配雜種一代,所配組合均表現出很強的雜種優勢。其中,C815S/ R336的F1代生長整齊,株型松散適中,植株較矮,耐肥抗倒,早發性好,分蘗力強、穗數多,結實率高、后期落色好,比對照C兩優343全生期短5 d,小區增產6.3%。2011年夏季,在長沙進行3次重復品比試驗,結果顯示,C815S/R336的F1代植株全生育期120 d,比對照C兩優343全生育期短6 d,產量達8.93 t/hm2,比對照增產6.6%;與對照天優華占全生育期相當,增產5.9%。2013~2014年夏季,在湖南長沙和海南三亞的基地進行示范,均表現出后期抗寒抗旱能力強的特征。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3年,兩優336在湖南省區域試驗8個試驗點的平均產量為8.36 t/hm2,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5.41%,增產點次率為100%,增產極顯著;日產量4.58 kg,比對照高4.09%。2014年,該組合在湖南省區域試驗9個試驗點的平均產量為8.30 t/hm2,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17%;日產量4.57 kg,比對照高2.01%。2014年,該組合在5個生產試驗點的平均產量為8.38 t/hm2,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5.02%,日產量4.53 kg。

表1 2013~2014年兩優336在湖南省晚稻遲熟區試中的產量表現
兩優336在湖南一般做雙晚遲熟種植,也可做一季晚稻種植。在湖南雙晚遲熟區試表現:全生育期121 d,與對照天優華占相當;株高103.1 cm,葉姿直立,葉下禾;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葉鞘、葉枕紫色,分蘗力強,早發性好,生長勢旺,較耐肥抗倒,抽穗整齊,群體性狀整齊一致,后期落色好;穗長約22 cm,總粒數147.7粒/穗,結實率80.7%。谷粒長約6.6 mm,長寬比3.2,谷色金黃色,籽粒飽滿,穎尖紫色,部分籽粒有短頂芒,谷殼較薄,千粒重23.8 g。
經2013~2014年多點的稻瘟病鑒定(表2):該組合苗葉瘟平均病級為3.85級,穗頸瘟和白葉枯病的平均病級均為5.0級,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3.5級,而稻曲病在各地區不同年份的病級差異較明顯。

表2 2013~2014年兩優336在湖南省晚稻遲熟區試中的抗性表現
從省區試中抽稻米樣品送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兩優336稻米米質達國標二等優質米標準,糙米率77.4%、精米率65.6%、整精米率55.3%,粒長6.6 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18%,堊白度2.6%,透明度1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55 mm,直鏈淀粉含量21.2%;其米質比對照天優華占高一個等級。
總體來看,該組合豐產性好,抗性強,尤其米質突出,生育期適宜,凡適宜天優華占、C兩優396、C兩優343等類型品種的區域均可種植。

表3 2014年湖南省晚稻遲熟區試A組參試品種米質檢測結果
根據兩優336莖稈韌性好,后期轉色好,分蘗力強,生長量大,結實率高的種性特征,實現高產穩產應以協調群體結構,保證有效穗,提高結實率為主要目標[6-7],栽培上應注意如下幾個環節。
(1)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兩優336在湖南作雙季晚稻栽培時,應于6月15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135 kg/hm2,大田用種量22.5 kg/hm2,播前用強氯精浸種消毒。
(2)科學施肥,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土壤施碳銨35 kg/667m2、過磷酸鈣 35 kg/667m2作基肥;插后5~7 d,施尿素4 kg/667m2、氯化鉀10 kg/667m2促分孽;根據苗情巧施穗肥,防止早衰;結合追肥做好化學除草。
(3)適時移栽,合理密植。7月10日左右移栽,秧齡控制在25~30 d,每粒谷帶3~4個分蘗,蔸數控制在24萬/hm2,最高苗控制在345萬/hm2左右。
(4)科學管水,適時曬田。以“有水插秧,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為原則,當總苗數達到240萬/hm2時排水曬田,幼穗分化第三期復水,生長中后期經常露田,干干濕濕,做到以水養根,以根養葉,以葉壯籽,收割前7 d斷水;拋秧栽培時田間保持淺水或無水,以利于拋秧入泥,拋后露田1~2 d,再保持淺水,促進扎根和分蘗發生。
(5)及時除草,防治病蟲。播種前噴施芽前封閉劑除雜草,苗后結合追肥施藥防控禾本科和闊葉類雜草。病蟲防治上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根據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
為保障雜交水稻制種高產穩產,且質量達國家標準,根據一般水稻制種技術原理,同時考慮不同親本間差異[8],要做好兩優336制種,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5.1父本種子生產
父本R336按混合群體提純復壯的方法進行原種生產。
5.2母本種子生產
C815S的種子生產參考湖南農業大學發明的株系育性鑒定原種生產法進行[9]。一般挑選50株典型株,在育性敏感期在冷水串灌池中用22℃的冷水處理5~7 d,處理后標記倒二葉葉枕與劍葉距為±1 cm的稻穗,抽穗開花期對冷水處理并標記的稻穗進行3~5 d的鏡檢,選留育性轉換起點溫度達標的株系,淘汰不合格的株系。對保留的株系進行割蔸再生,于育性敏感期用20℃的冷水處理16~18 d,自交結實收種,將再生季和頭季繁殖的合格株系種子混合成原種,再用該原種繁殖生產用種,該法同時可通過對保留株系取蔸于海南進行繁殖,加快其繁殖效率,并確保種子質量。
5.3雜交組合制種
(1)安排好父母本播種差期。在長沙夏制,R336 分5月10日、5月15日兩期播種,6月10日移栽;C815S于5月17日播種,6月10日移栽。(2)培育壯秧。R336秧田播種120 kg/hm2,大田用種9 kg/hm2;母本C815S秧田播種150 kg/hm2,大田用種22.5 kg/hm2;稀播均播,施好斷奶肥和促蘗肥。(3)適宜行比和插植規格。父母本行比可采用2︰14~16,父本株行距20 cm×30 cm,母本株行距14 cm×16 cm;母本插雙株。(4)科學管水施肥。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少而快,對父本單獨施一次追肥;灌水做到淺水活蔸,早施分蘗肥,保障田間的基本苗,多次露田,授粉期如遇低溫或高溫田間可通過灌深水處理,后期田間干濕交替管理。(5)噴好“九二O”。由于C815S對“九二O”較為鈍感,制種田母本“九二O”用量以450 g/hm2為宜,在母本抽穗20%時,連續噴施3 d;為調節父母本穗位,應單獨對父本噴施“九二O”45~60 g/hm2。(6)做好輔助授粉。母本的花期最好與父本同步或略遲,適時趕粉,通常在父本盛花期趕粉,每天人工趕粉4~5次,連續趕粉5~7 d。(7)綜合防治病蟲,確保質優高產。兩優336制種時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稻瘟病。稻瘟病重點以前期預防為主。蟲害主要有卷葉螟、二化螟、稻薊馬、稻飛虱等,應及時觀察苗情,時刻關注當地病蟲害情報,以在最佳時機防治。(8)嚴格去雜,確保種子純度。為保證種子純度,首先要選用高純度親本種子,一般要求母本種子純度達99.8%以上,父本種子純度達99.9%以上。制種田嚴格進行隔離,可通過花期安排及地理位置進行隔離,嚴格防止串粉造成的生物學混雜。施用“九二O”前后需根據親本特性嚴格徹底除雜。收割前先割除父本,并最后檢查一次母本中的變異雜株、落粒谷等,選擇晴天及時收割,曬場確保無其他參雜,嚴防人為和機械混雜,確保種子純度達標,收割的種子必須做好不同批次標注,后期分批次進行分戶樣及綜合樣的純度鑒定。
參考文獻:
[1] 唐文邦,陳 勢,肖應輝,等.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C815S的特征特性及其海南冬季繁殖技術[J].雜交水稻,2007,22(3):25-28.
[2] 唐文幫,肖應輝,鄧化冰,等.水稻兩用核不育系C815S的配合力及利用價值[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4):367-372.
[3] 唐文幫,雷東陽,丁新才,等.兩系雜交晚稻新組合C兩優7號的選育與應用[J].雜交水稻,2014,29(1):15-18.
[4] 鐘其全,廖翠猛,盤 毅,等.廣適性高產兩系雜交中稻新組合C兩優608[J].雜交水稻,2011,26(4):79-81.
[5] 唐文邦,陳立云,肖應輝,等.高產廣適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C兩優396的選育與應用[J].雜交水稻,2008,23(1):18-20.
[6] 袁隆平.雜交水稻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7] 袁隆平.水稻強化栽培體系[J].雜交水稻,2001,16(4):1-3.
[8] 劉文炳.雜交水稻制種技術[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6.
[9] 唐文幫,肖應輝,王建龍,等.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株系育性鑒定保純法原種生產技術[J].雜交水稻,2010,(5):25-27.
(責任編輯:成 平)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New Late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Liangyou 336 with Good Quality
WU Li-qun1,TANG Wen-bang2,LI Shan1, XU Shu-yun1,WANG Su-hua1,TAO You-sheng1,CAI Qing-hong1,WANG Jian-long1,2
(1.Hunan Jinjian Seed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hangsha 410126, PRC; 2.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PRC)
Abstract:Liangyou 336 is a new late indica late-mature hybrid rice variety bred by the Hunan Jinjian Seed Industry with a wideadaptibility high-quality dual-purpos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C815S and a high-quality restorer line R336; this combination has all performed high and stable yield, good rice quality,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wide adaptabi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in many-year multisite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s; and i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Hunan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in June 2015.And its parents and breeding process, yield performance, main characteristics,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Liangyou 336.
Key words:hybrid rice; Liangyou 336; breeding; yield; cultivation; seed production
通訊作者:王建龍
作者簡介:吳立群(1983-),男,湖南懷化市人,農藝師,主要從事作物育種和新品種推廣工作。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01-66)
收稿日期:2015-08-13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5)12-0008-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