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梅+劉文華+于長河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加快農民裂變。加快農民裂變,能有力拉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大大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才能更好地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農民變化主要靠推動農民思想解放,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尤其是工業發展,降低城鎮門檻,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增加財政和金融投入等途徑來促進。
關鍵詞:小康社會;農民裂變;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 S451.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2.080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項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偉大工程,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工作重點在農村。全國13億人口中,農村人口8億多,其中約有5億勞動力。如果農村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不能真正實現。所謂農民裂變,就是農民的分化。即使大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或進入到城鎮,實現由農民向工人、商人、個體私營業主和村民向市民的轉變。
1農民裂變,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大趨勢
實現農民裂變,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過程。引起這種裂變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生產力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故農民裂變的大趨勢是必然的。在人類發展史上,最初的手工業者、商人以及城鎮居民都是由農民裂變后產生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農業生產本身具有的脆弱性和比較效益相對低下,很多農民必然會尋求新的就業增收門路。在我國,農民裂變將與工業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發展。工業化是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主體。把中國由一個農業大國改造成為工業強國,是無數中華志士仁人為之奮斗的宏偉目標,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階段。
2加快農民裂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2.1加快農民裂變,才能有力拉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目標和根本標志,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為此就必須使國內生產總值保持7.2%的增長速度。過去20 年國內生產總值保持了平均9%的增長速度,由于基數越來越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難度也在增加。農民收入上不去,巨大的農村市場沒有啟動起來。加快農民裂變,把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和城鎮就業以獲取更多的收入,并使留在鄉村的農民由于可支配生產資料的增多同樣也獲得更多的收入。
2.2加快農民裂變,才能大大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我國到本世紀中葉要基本實現現代化。現代化不可能建立在農業人口占大多數的基礎之上。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的城鎮化水平達到60%~70%,才可稱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只有通過加快農民裂變,更多地吸納農民進入城鎮,才能大大加快城鎮化進程,從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
2.3加快農民裂變,才能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而且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即要促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也必須加快實現農民裂變。農民減少之后,留在鄉村的農民可以擁有更多的發展余地,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就可以增加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投入和支出,使自己擁有更多的學習提高機會,改善優化生活生產環境,以使自己獲得全面發展。
3加快農民裂變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為了加快農民裂變,必須降低農民在裂變中付出的成本,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無序變為有序。
3.1靠推動農民思想解放來促進
吉林省農民相對人均擁有耕地較多(人均2.88畝),而且發展特產業和采集業優勢較大,這種資源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的思想解放和裂變。要通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宣傳農民裂變先進典型,教育和引導農民增強危機感,徹底破除“小富即安”、“終守田園”、“靠山吃山”和“怕苦怕累”思想,樹立與時俱進闖天下,跳出農門奔富裕的思想,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農民裂變的大潮中去。
3.2靠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尤其是工業來促進
推動農民由第一產業轉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必須靠開發就業崗位來吸引和拉動。在縣域經濟中,要大力發展個體私營工業,扶持農民帶資金到城鎮創業發展。要依靠工業發展和城鎮人口的增多來拉動小城鎮建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功能,使第三產業成為吸納農民就業的主渠道。
3.3靠降低城鎮門檻來促進
廣泛吸納農民進入城鎮從事非農產業,必須從三個方面降低城鎮門檻:一要降低農民進城就業的門檻,允許城鎮企業自主招用農民工,允許農民進入城鎮自主擇業。堅決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不合理限制;二要降低農民落戶城鎮的戶籍門檻。進入城鎮就業的農民工子女在當地的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入學,在入學條件等方面應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不得違背國家規定多收費。
3.4靠穩定土地承包關系來促進
在種地比較效益下降的情況下,很多農民必然會尋找新的就業增收門路,這是引發農民進入非農產業和城鎮的重要內在因素。要堅決貫徹中央關于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政策,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自愿、依法有償轉讓承包地(和其他承包項目)的使用經營權。穩定了土地承包關系,農民沒有了后顧之憂,就一定會更加迫切地通過裂變轉移到非農產業和城鎮。
3.5靠增加財政和金融投入來促進
推動農民裂變,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事,是黨和政府的一大戰略決策和重要工作,應當通過加大財政和金融的投入來推動和促進農民的裂變。要建立健全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為農民轉移到二、三產業和城鎮提供信息服務、培訓服務、職業介紹服務和維權服務,為進入城鎮的農民提供精神食糧、培訓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為農民子女就學創造條件。
作者簡介:王慧梅,本科學歷,敦化市委黨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