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探討了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重要性,分析了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現狀問題,結合已建成案例和筆者所做的設計提出對我國未來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六點新思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景觀規劃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 U41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2.079
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是以緩解長時間高速駕駛疲勞、片刻放松身心為主要目的的場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世界各地進行了多種多樣的設施規劃、綠化。近年的研究也通過生理指標(淀粉酶)以及心理指標(SD法心理評價),證明了高質量的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使利用者不僅僅有賞心悅目的感覺,相比在建筑物內休憩,事實上也緩解了司乘人員的身心壓力和疲勞。
旅游和交通歷來都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數的不斷增加,以及汽車在各個家庭中的普及,自駕游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早已推出介紹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工具書,并每年進行修訂,使人們不論是在出行前還是出行中,都能夠快速而便利地獲得每個服務區的區位、功能、景色、美食、購物等信息。
同時,優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對生態環境需求、地域文化傳承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高速公路起步較晚,服務區的建設也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布局不科學、設計千篇一律、綠化率低、忽視人性化設計等。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是景觀設計行業和公路設計行業都極少觸及的新課題,筆者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實地調查成雅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自瀘高速公路上多處服務區,查閱國內外大量資料,僅從一個景觀專業學生的角度,對我國未來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提出六點新思考。
1 改變原有的布局
分離式外向型的服務區布局是我國常采用的一種布局形式。一字排開的主體建筑前部為集中停車區,后部為隔離的幾乎封閉的綠化區,這些綠化區往往不在司乘人員視野和活動空間內,人和車輛的活動空間及人的眺望范圍被限制在高速公路主線和主體建筑之間,造成景觀較差、交通秩序較亂,是一種不合理的布局。
在設計之初,應堅持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對場地原有地形、景觀資源進行分析,在對場地進行充分分析后,再進行設計,并要和視線走向、交通流線共同推敲,最終得出靈活的服務區布局,強調與自然的協調。
2 確保眺望點
司乘人員在高速公路上長期處于狹窄不變的車內空間,視野內多為高速公路線條式的綠化,而高速公路多建設在人口密度低、景觀豐富的山地,具有一定海拔高度,服務區是人們在行車途中唯一能夠近距離接近自然風光的地方,因此在服務區選址和規劃設計時,應把握這一地理優勢,盡量選擇、保留和引導能夠欣賞到美麗風景的眺望點。名山大川眺望點的珍貴自不必說,任何一個地方的城市肌理和自然風貌都是獨一無二的,城市、大海、湖泊、遠山都能成為人們旅途中駐足停留的風景,使得人們在單調的旅程中放松感官,心靈也得到慰藉。
3 與景觀療法的結合
景觀療法是指藉由景觀元素所組成的環境作為刺激感官的工具,使人們最快地從緊張的狀態恢復過來。將景觀療法與五感設計進行結合,前文中提到的眺望就是一種景觀療法。筆者認為可以擴展到芳香療法,利用芳香庭院使得利用者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實際上,日本雙葉服務區中已經有香草園出現,栽植著十多個種類、約1萬株的香草,運用各種植物的功效、色彩來緩解司乘人員的疲勞。
4 與當地資源的融合
2007年3月25日,日本石川省輪島市附近的日本海發生地震,能登半島全島受災,別所山服務區的重建作為震災計劃中的一個項目,不僅是一個服務區,還是對這一段記憶的見證。該服務區重建項目的構成部分分為緩沖地帶、紀念區域、甲板空間和眺望臺區域,三個部分的隱含寓意為重獲山林、不忘震災和跨越苦難。該服務區通過景觀向人們傳達了當地人們抗震救災的堅韌與重建家園的決心。
筆者認為好的服務區設計能給地域振興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利用服務區,這之中的許多人對當地并不了解,因此服務區是對外的一個重要的宣傳窗口,這個窗口想要向利用者訴說怎樣的精神、傳達怎樣的信息,都取決于整體和細節設計。在設施上,服務區可以推出利用當地農產品制作的美食,而在景觀的層面,設計前充分調查當地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設計時融入這些元素,人們不進入縣市,就能夠品嘗到當地美食,了解到當地的文化和自然,而非和普通公園如出一轍的草地、灌木、喬木和坐凳。
5 與自然景觀的融合
服務區多建設在自然環境之中,而現今以硬質鋪裝為主的服務區設計與自然之間總有著突兀感,筆者認為構成服務區的設施,例如建筑、停車場等需要加強與自然的融合。在結合場地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建筑與自然的各種融合方式,在服務區中引入新的建筑形式,實現學科的交融,是與自然共生大趨勢的要求,也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
6 多種散步游線方案
豐富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設計無法避免每個利用者游覽時間不同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參考風景區游線設計,利用高自由度的園路規劃和指示牌來創造多種散步游線方案。筆者在畢業設計中,參考人的步行速度4公里/小時加上休憩的時間設計了5分鐘、15分鐘和25分鐘的三種時間游線方案,使得不管是時間緊迫還是充裕的利用者都能得到放松。另外,乘坐大巴車的利用者具有游覽時間短和需要隨時得到車輛信息的特征,在設計短時間游線時,需要保持視線的通透,便于利用者觀察。
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本質是處理人、自然和文化的關系,需要公路交通、規劃、建筑和景觀的綜合視點。相信未來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不僅是供人們如廁之用,而是具有更多的意義,成為人們旅途中的必經的一站。
參考文獻
[1] 巖崎 寛, 山本 聡. 高速道路休養施設における緑地
空間が利用者のストレス緩和に與える効果に関する研究[J]. 日本緑化工學會誌, 2007,(8).
[2] 劉孔杰, 崔洪軍. 高速公路服務區規劃設計[M].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09.
[3] 邢利霞,陳傳德.高速公路服務區合理規模研究[D].長安大學,2012.
[4] 韓立波,王浩.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規劃設計理論初探[D].南京林業大學,2003.
[5] 唐地.淺談我國現有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景觀作用[J].北方交通,2008,(08).
[6] 王冬明,許大為.旅游公路景觀規劃與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6.
[7]徐殿峰,龍光.山區高速公路道路安全設計思考[J].山西建筑,2011,(24).
[8]甄喻惠,白松建,葉鳳英.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探討[J].山西科技,2011,(04).
[9]徐桂英.用系統科學對高速公路生態綠化進行設計[J].科技傳播,2011,(16).
[10]黃馳,張志超,成龍,王琨.實踐公路設計新理念的問題與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9).
[11]宋世輝,許云飛,任其亮.基于自定義特征值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定位研究[J].中外公路,2011,(04).
作者簡介:劉一萱,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動物展示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