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娜 宋學哲
摘要:義務植樹運動是造福人民的一項偉大事業。植樹造林是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為后人造福的一件大好事,參加植樹既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開展機關義務植樹活動是銅川市建設綠色銅川、生態銅川,恢復銅川森林植被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義務植樹;現狀;做法;存在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S7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2.082
1義務植樹現狀
開展機關義務植樹活動是銅川市建設綠色銅川、生態銅川,恢復銅川森林植被的重要舉措,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銅川市委、政府歷屆領導十分重視,連續十年由市直機關工委牽頭,市林業局和市住建局等部門共同參與,組織市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老區川口史家河、漆水河流域、新區高速路入南口和趙氏河流域累計義務植樹162920株,同時帶動了有關縣(區)義務植樹活動的開展,據統計十年來全市共完成義務植樹43萬株。
2主要做法
2.1領導重視,率先垂范
從2000年以來,每年一開春,政府分管領導親自部署機關義務植樹活動,對義務植樹活動安排進行過問,并一起和有關部門落實義務植樹地點,義務植樹時,市委、政府、政協、人大等主要領導親自參加,率先垂范,親臨植樹第一線,參加植樹,并逐單位檢查植樹質量和任務完成情況。
2.2注重質量,增強意識
干部職工義務植樹質量意識明顯提高,剛開始植樹時,有些同志只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缺乏質量意識,不遵守造林有關技術要求。隨著人們對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們愛樹、愛林意識的覺醒,在施工現場隨處可以看到,在選擇樹苗時反復對比,選冠型好的、土球完整的,挖的栽植穴嚴格按照技術方要求標準,穴有形、樹成行,栽植后全部澆水并覆土。義務植機樹綠化質量意識明顯增強,造林成活率逐年提高。
2.3嚴格組織,管理有序
義務植樹工作具體由市直機關工委、林業局、住建局組織實施,每年在義務植樹活動前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個部門職責和分工。并對活動的組織機構、時間、地點、參加人員進行明確,同時對有關整地規格、栽植技術要點、注意問題以及栽植后檢查驗收方法印發到各個實施單位。在施工時,由林業局具體負責,每個單位指派一名技術人員,實行技術指導聯系制度,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確保各個技術環節,按照技術要求規范操作,確保義務植樹組織管理嚴格有序。
3存在的問題
銅川市開展機關義務植樹活動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整體規劃;二是活動組織形式單一;三是重栽輕管;四是資金不足。
4建議與思考
開展機關義務植樹活動是一項功在當代造福子孫,提高人們對環境建設,提高環境質量,改善生活生產條件的重要途徑,更是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和體現。
4.1制定總體規劃,按計劃實施
住建局要結合城市整體發展的需要,把綠化規劃與城市建設發展結合起來,并納入城市整體綠化規劃之中,優先安排人居環境城市、村鎮、廠礦周圍可實施地段,在規劃時,要充分考慮人們休閑的需要,綠化、美化、香化的需要,造什么林、栽什么樹,落實到山頭地塊,為每年義務植樹工作安排提供依據,逐步實現百花迎春、綠蔭護夏、紅葉(果)迎秋、松柏伴冬的景觀效果,為了市民提供一個休閑的場所,以提高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熱愛。
4.2加大對機關義務植樹資金投入
按照全民義務植樹有關規定,依靠義務植樹的資金投入很有限,難以滿足目前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的需要,義務植樹選擇地段基本都在城區周邊,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人居環境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加大對義務植樹資金投入,政府應該成為每年義務植樹建設所需苗木費、生產物資、后期管理的投資主體,從財政中按照規劃列入一定的經費,以保證和滿足對義務植樹資金的投入和建設的需要。
4.3組織形式應多樣化
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依照規劃可以采取分部門、分行業,營造群眾團體林如“共青林”、“三八林”;按行業可營造“稅務林”、“銀行林”、“ 移動林”、“教育林”等。一個部門、一個行業開展,固定地基,插牌立碑,在一定時期內不變,形成部門、行業之間的比賽競爭機制;也可以單位實際編制人數,按標準征收綠化費,集中起來由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業隊栽植,建立義務植樹基地,使義務植樹活動深入人心,充分發揮義務植樹在當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示范、教育作用,以提高全民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
4.4強化管護,鞏固成果
義務植樹活動要經常化、不斷深化,不能只停留在栽上,一定要延伸和深化,克服重栽輕管的現象,把栽植后的管護納入義務植樹的管理環節,管護工作要經常性、制度化,通過劃分栽植責任區,將管護任務承包給栽植單位,簽定管護合同,提出具體管護技術措施和要求,并明確獎罰措施等,真正地管護責任落到實處,必要時,還可以考慮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以鞏固義務植樹成果。
作者簡介:王小娜,本科學歷,銅川市林業工作站,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新技術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