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哨偉 董毅 強音
編者按:為進一步激發技工院校學生勤學技能、奮發成才的熱情,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從2014年起設立勞動出版“技能雛鷹”獎學金,用以獎勵品學兼優的技工院校在校學生,目前2014-2015年度200名獎學金獲得者已經出爐。《職業》雜志記者從本期開始,陸續走近這些“技能雛鷹”,解讀他們的成長密碼。
出身貧寒,卻依然渴望獲得知識;基礎薄弱,卻通過自己的刻苦提升了自身技能;入學三個月后,在第一次校電工技能大賽中,獲得新生第一名、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績;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中,他更是以理論、實操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遼寧賽區選拔賽電子技術項目第1名……他,就是遼寧煤炭技師學院學生,19歲的國家勞動出版“技能雛鷹”獎學金獲得者崔世國。
“今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一切。我會加倍努力學習,迎接更大的挑戰。”正是對技術的執著熱愛和不怕苦的自立性格,崔世國才能脫穎而出,為現代的技校生樹立了榜樣。
出身貧寒志向高遠
崔世國出生于遼寧本溪縣田師傅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一家四口人僅靠父親在小煤窯里打工的3000多元錢維持家庭的開支。小學畢業后,家里的情況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懂事的崔世國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學業,自己外出打工幫襯家庭。
16歲的一天,他得知中職技校農村戶口的學生免收學費,從小就對電氣技術感興趣的他請求父母讓自己繼續學習。于是他報考了遼寧煤炭技師學院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成為一名技校生。
崔世國所在的維電12-2班是國家技工院校一體化試點班,由電氣教研室高級講師劉麗杰主任和技師董毅老師全程負責,實施一體化教學。全新的一體化工作室和先進的教學設備,為當時基礎并不好的崔世國打開了一扇大門,他從入學開始他就迷上了電氣線路,抓緊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課上認真聽專業老師的講解,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余時間別的同學玩手機、閑聊,他卻經常泡在實訓室里,找老師或同學解決疑難問題。而曾經的打工經歷使崔世國比別的同學更懂得知識的寶貴,也更珍惜學習機會的難得。
功夫不負有心人,入學三個月后,在第一次全校電工技能大賽中,崔世國獲得新生第一名、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績。
練技能不分晝夜
在備戰全國電子技術比賽的日子里,崔世國與董毅老師同吃同住同練習。為了提高線路板的焊接技術,他的手經常被電烙鐵燙起一串串血泡,老師規定的練習時間是早8點到晚上17點,可是崔世國每晚10點后仍然在練習。
炎熱的盛夏實訓室里溫度超過40℃,夜晚的蚊蟲常常叮得人難以工作。一次董老師凌晨1點醒來,發現崔世國才回來,只見他興奮地說:“我終于把您讓我編的單片機程序編完了!”董老師詫異地看著他說:“傻孩子,這個是拔高任務,比賽也不一定能考這么難,本來想明天給你講的!”崔世國報以嘿嘿一笑。
在集中培訓過程中,由于學校所使用的設備都是外國進口的,這對于從小沒學過多少外語的崔世國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為了突破瓶頸,他一有時間就纏著老師問,并獨創了一套自己的小竅門,即把所有設備上的單詞進行整理,查閱出這些單詞的意思,利用自己能懂的方式來加深記憶,這樣他反而比其他同學的效率高出很多。
面對“強敵”泰然自若
2014年初,學院得知遼寧省準備舉辦技能大賽,校領導決定在全校選拔優秀學生參加省賽。經過層層選拔,崔世國從幾百名電氣專業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代表學校參加全省比賽的機會。
2014年6月,崔世國到沈陽參加全省第一輪理論考試。幾天后成績公布,崔世國獲得理論考試全省第一名。總決賽時,全省只剩下遼寧煤炭技師學院、鞍山技師學院和遼寧冶金技師學院三所學校進行對決,可謂強手如林。可剛拿到試題就遇到了困難,由于他平時練習時為了節約成本,用萬能板直接焊接代替了使用雕刻機開出的成品板焊接,而兩者從性能上和焊接上都有區別,帶隊老師不由為他捏了一把汗。崔世國此時并沒有慌張,他仔細觀察成品板的特點,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技術熟練地進行焊接,最終崔世國再獲實操全場第一。正是他泰然自若、認真仔細的態度,決定了他最終的成績。
崔世國感言:“能獲得國家“技能雛鷹”獎學金,是對我的極大激勵,感謝母校遼寧煤炭技師學院!我會加倍努力學習,迎接更大的挑戰。”憑著對技術的執著與熱愛,崔世國脫穎而出,證明了草根家同樣可以長出金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