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軍
重慶市云陽縣盤龍街道革嶺小學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數學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規律。”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會“豁然開朗”,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只是學生自我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數學教師,怎樣以“課標”精神做指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數學課堂充滿無限魅力是一項需要迫切研究的課題,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僅與各位同仁共勉:
“以人為本”是數學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充分體現著“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一定的數學知識,所有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心靈深處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發現者,能成為一個研究者,能成為一個探究者”。因此,新課改形勢下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大課堂,應該是一個活課堂,應該是一個動態課堂,更應該是一個和諧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不是以知識無上的,而是以學生學會學習作為追求目標的,以奠定學生終身發展作為目標的。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徹底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努力與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具體措施如下:1.與學生平等交流。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中指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與補充過程,在此過程中師生互相分享對方的知識與經驗,交流彼此的體驗與情感。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處于同等地位,因此,在學習《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等課時,我積極轉變“師道尊嚴的思想,用新穎的理念指導個人言行,徹底放下教師架子,走入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交流。2.要善于表揚學生。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作為一名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些小學生,他們單純幼稚,對老師的評價特別在意。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三位數的加法》等課時,我總是積極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與學生表揚,例如,“你真棒”、“老師好喜歡你的聰明”、“你的見解很有道理”等是我常用的語言。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集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它動態感強,信息量大,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枯燥的特點,讓那些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具體。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采取了這樣的措施:1.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學生只有對所學材料產生興趣,學習才是有效的”,因為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豐富心理活動的原動力,而興趣是有外界事物的獨特性和新穎性引發的,小學生更是如此,多媒體通過動畫、文字、聲音等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心理上的需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圓的認識》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做成了形象直觀的動畫:旅游公司派了兩輛公共汽車接孩子們旅游,一輛汽車的輪子是方的,行駛起來顛簸不已,一輛輪子是圓的,行駛起來又快又穩,然后,我問同學們愿意做哪一輛汽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做圓輪子的。這時,學生的興趣被生動畫面激發起來,表現出了強烈求知欲望。2.運用多媒體選取活動素材。學生只有在動口、動手、動腦中操作感知,才會形成鮮明知覺表象,才會揭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和數學問題本質特征,才能真正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可是,有些活動材料在課堂上很難讓學生親自操作,這時,如果運用多媒體則會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教材《認識鐘表》一課時,我就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形狀各異的鐘表,孩子們被琳瑯滿目的鐘表深深吸引了,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這樣的課堂學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顯然不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等形式實現的。因此說,合作探究正是在新課改理念下產生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教條化、模擬化、單一化等教學弊端,給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創造了良好條件。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采取了這樣的措施:1.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不應該是模仿者,而應該是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在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應該“捕捉”對方想法,產生積極互動。傳統教學習慣把現成知識教給學生,沒有讓他們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在學習《小數的性質》等課時,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知識難易程度給學生創設探究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2.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充滿觀察、模擬與推斷的過程,因此,只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才能產生取得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從不讓探究過程匆匆而過,從不因完成教學計劃而打斷學生的探究。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往往注重學生的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和被動吸收,沒有關注學生的主體體驗,沒有關注學生自主探究。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是封閉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運用多種形式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紛呈,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無限魅力。
[1]胡泉英《新課改下如何搞好數學教學》2010年
[2]楊智《淺談新課改下如何讓數學課更加充滿活力》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