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睿瓊
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級中學
一趣入境,走進詩意
——高中語文詩詞教學分析
萬睿瓊
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級中學
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古詩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通過學習古詩詞,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夠有所提升,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還能培養自身的文化素養,學習古詩詞還能夠讓學生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積極地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多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詩詞教學
古詩詞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與沉積,對于培養學生的素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都是很有幫助的。作為一名新生代的高中生,既要承擔起傳揚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責,也要培養自己熱愛古詩詞、學好古詩詞的信心和決心,要能夠為弘揚我國的古典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本文也主要從以下幾點簡單地介紹一下,目的在于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盡管古詩詞篇幅較為短小,但是在短短的古詩詞當中所蘊含著的情景則是非常壯闊的,對于這部分古詩詞所蘊含著的情景而言,既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夠把詩詞中的一些情景重現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把他們的學習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基于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就要安排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對詩詞進行有效的誦讀,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此來激發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詩詞中所獨有的情景當中。除了這種教學方式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比如說多媒體技術等進行教學,以聲音、圖片或者是文字等多種元素相結合的方式來促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詩詞的情景當中,讓學生還能夠在這種直觀的方式下產生更為震撼的感覺。例如,在探究《蜀相》這篇詩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成都武侯祠的視頻,接著,教師可以繼續以多媒體的方式把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績和一些歷史事件等資料呈現給學生們看。通過兩段視頻的有效對比,則能夠很好地促使學生在對諸葛亮產生敬仰心情的基礎之上去欣賞這首詩,為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對傳統的課程設置進行必要的改進和創新,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效。筆者在語文教學當中,專門為學生的學習設置了讀寫課,這樣能夠有效地彌補學生在讀寫方面的不足之處,這種教學模式的設置也能為教師教學唐詩宋詞教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首先,教師在閱讀計劃安排當中,可以專門強調唐詩宋詞的內容,讓學生都能夠對這些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個比較多的且豐富的積累,“唐詩宋詞經常吟,前進步伐不會停”,讓學生多讀一些這方面的詩詞,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能夠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在讀寫活動配合欄目《每日一詩》欄目當中,也要每天安排學生摘錄一首唐詩宋詞,讓他們逐漸積累,這對于提高學生對唐詩宋詞的鑒賞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而且還能夠使得教師為深入有效進行鑒賞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詩詞教學的另外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則是通過聯系和對比,讓學生與詩人在情感上達成共鳴,在共鳴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相關古詩詞文化價值以及思想精華的理解與感悟,而且還能夠激發引導學生知人論世地看待問題。此外,為了滿足新時期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時地滲透一些法律知識。比如,在欣賞《雨霖鈴》這首詩時,在學習到導入與最后的遷移拓展這兩個環節詩,教師可以先提議讓學生寫一篇關于離別的小短文,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去感受離別,這樣也能夠對離別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然后,在學習過程當中,再通過自己的誦讀感悟,加上教師的指導,深刻地去體會詩人筆下的離愁別緒,去細品詩詞的寫作手法。然后再通過借鑒與對比,再次對自己的寫作進行必要的修改與梳理,逐漸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柳永的時代與當下的學生所處的時代是不一樣的,詩人柳永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選擇了沉迷于煙花巷柳之中,同情妓女們的遭遇。當下的我們除了同情詩人的遭遇與情感之外,不要學習詩人這種對待生活的態度,要在法治與競爭的社會當中,要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不要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鑒賞詩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抓住詩詞的意境,但是,在詩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都會忽略對這部分內容的引申和拓展,這樣就不利于學生更全面地去理解詩詞的本意,也肯定不可能欣賞到詩詞的美了。基于此,語文教師在教學詩詞的時候,就要及時地改變上述的教學觀念,主動引導學生去探索詩詞的意境之美,為學生學習詩詞不斷地創建一些有利的條件,讓學生真正走入古詩詞的意境當中,讓他們能夠真正地領悟詩詞的靈魂——意境。例如,在學習屈原的《離騷》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跡,然后再理解詩人那種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忘我的斗爭精神,為了使得學生更好地走進文章的意境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資料,讓學生觀看影片《屈原》的幾組片段,通過端午節的民間習俗幫助學生一起回憶這位偉大的詩人,為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詩人那種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做好鋪墊工作。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寶藏,在我國文化寶庫中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時刻都散發著璀璨的光輝。無論哪個階段的語文,始終都有詩歌伴行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想辦法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國度當中,讓學生更好地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出來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教學詩詞永恒的工作。
[1]齊秀萍.抓住意象,抓住詩詞的靈魂——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12,10(8):63-65.
[2]何曉燕.誦讀·闡釋·感悟·深化——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師,2011(1).
[3]謝珊珊;高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淺論[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年03期
[4]程相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1(12).
[5]余恕誠.韓愈詩歌對賦體成分的吸收——兼論跨文體鑒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6]徐梅芳論高中詩詞鑒賞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3,(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