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驗證性試驗設計為基本研究方法,以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為評價指標,確定2種輔助方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優組合條件及2種優組合的比較。結果表明,微波輔助提取多糖的優組合是微波功率為500 W,浸提時間6 min,料液比1 g ∶30 mL,浸提次數為5次,多糖提取率為3.64%。恒溫水浴振蕩輔助提取多糖的優組合是速度為225 r/min,浸提時間100 min,料液比1 g∶30 mL,浸提次數為4次,浸提溫度65 ℃,多糖提取率為346%。結果微波輔助法優于水浴振蕩輔助法,2者杏鮑菇多糖得率差異顯著。
關鍵詞:杏鮑菇多糖;微波;恒溫水浴振蕩;提取;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 TS20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2-0259-04
收稿日期:2014-04-21
作者簡介:朱月(1958—),女,遼寧黑山人,教授,現從事生物化學教學和食用菌多糖研究。E.mail:cfzy212@126.com。杏鮑菇[PLeurothus eryngii(DC.:Fr.)Quel],別稱刺芹側耳,屬口蘑科側耳屬[1]。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杏鮑菇中所含的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降低機體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2-3]。篩選杏鮑菇多糖提取的最佳方法,提高多糖提取率,對于杏鮑菇多糖的有效利用與開發,提高其經濟價值、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浴振蕩及微波輔助提取杏鮑菇多糖技術[4-5]已有報道,但關于2種輔助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的比較研究目前還未見報道。本試驗通過對水浴振蕩輔助法與微波輔助法提取杏鮑菇多糖技術的比較研究,進一步優選杏鮑菇多糖提取技術,提高杏鮑菇多糖的產率,為杏鮑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技術手段。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材料與試劑市售新鮮的杏鮑菇。濃硫酸、苯酚、無水乙醇、葡萄糖,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1.2儀器與設備電熱鼓風干燥箱(CS101-AB型);分光光度計(UV-9600);恒溫水浴振蕩器(國華SHA—);試驗專用微波爐(NJL07-3型);電子天平(PL203);離心機(DD-5M);500~5 000 μL(Eppendorf Research)移液槍等。
1.2方法
1.2.1材料預處理將新鮮杏鮑菇用清水洗凈瀝干,烘干粉碎,過100目篩,收集粉末干燥至恒質量,備用。
1.2.2葡萄糖標準曲線的制作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不同標準葡萄糖濃度下的吸光度,以葡萄糖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采用Excel制作葡萄糖標準曲線[6],求出多糖含量的直線方程。
1.2.3最適輔助條件的確定設定浸提條件為試驗的固定因素,微波功率、水浴振蕩速度為試驗的可變因素,以多糖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通過單因素試驗和統計學分析,確定杏鮑菇粗多糖提取的最適微波功率和最適水浴振蕩速度。
1.2.4最適輔助條件下粗多糖提取條件水平的確定分別以試驗確定的最適輔助條件為固定因素,以設定的浸提條件中的任一條件為可變因素,其他浸提條件為固定因素進行單因素試驗。每個單因素試驗重復3組。以多糖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檢驗,分別比較相同浸提條件不同水平對多糖提取的影響程度,確定單因素水平。
1.2.52種輔助方法的優選及比較分別在最適輔助條件下,依試驗所確定的單因素水平進行正交設計和試驗。采用Excel和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7],確定2種輔助方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優組合浸提條件并比較差異程度。
1.2.6驗證性試驗采用正交試驗確定的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優組合浸提條件進行驗證性試驗(試驗重復3次),所得的多糖產率與正交試驗各組所得的多糖產率進行比較,判斷優組合條件的可靠性、可重復性和穩定性。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統計學方法對2種輔助方法進行比較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葡萄糖標準曲線及杏鮑菇多糖提取率計算方法
葡萄糖標準曲線回歸方程y=0.006 2x+0.004 5。相關系數r=0.997 6。說明葡萄糖濃度在30~150 μg/mL范圍內,葡萄糖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圖1)。
根據回歸方程及試驗的相關操作,杏鮑菇多糖提取率計算方法如下:多糖提取液多糖質量濃度(μg/mL)=(D值-0.004 5)/0.006 2;多糖提取率=(多糖質量濃度×多糖提取液總體積)/杏鮑菇干粉質量×100%。
2.2杏鮑菇多糖輔助條件優選結果
在其他浸提條件不變的條件下,杏鮑菇多糖的提取率隨著微波功率的提高而呈現上升趨勢,當微波功率達到該微波
爐可調功率500 W左右時達到最大值(圖2)。因此,選擇500 W為微波輔助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微波功率。隨著水浴振蕩速度的增加,多糖提取率呈上升趨勢,且振蕩速度在 225 r/min 左右時達到最大值(圖3)。因此,確定225 r/min為水浴振蕩輔助提取杏鮑菇多糖的最佳振蕩速度。
2.3杏鮑菇多糖提取條件水平的確定
2.3.1最適微波功率下提取因素水平的確定在最適微波功率條件下不同浸提時間、料液比、浸提次數對杏鮑菇多糖提取均產生影響(圖4、圖5、圖6)。Kruskal-Wallis 檢驗[8]結果顯示,浸提時間、料液比對杏鮑菇多糖提取影響顯著。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9]顯示,浸提次數對杏鮑菇多糖提取影響極顯著。綜合以上分析結果,確定最適微波輔助條件下浸提杏鮑菇多糖的因素水平(表1)。
2.3.2最適水浴振蕩速度下提取因素水平的確定在最適水浴振蕩速度條件下不同的浸提時間,浸提次數、料液比、浸提溫度對杏鮑菇多糖提取率均產生影響(圖7、圖8、圖9、圖10)。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的浸提時間、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浸提次數對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極顯著。所設定的料液比對杏鮑菇多糖提取雖然有影響,但影響不顯著。endprint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確定最適水浴振蕩輔助條件下浸提杏鮑菇多糖的因素水平(表2)。
2.4不同輔助條件下提取杏鮑菇多糖的最適條件
2.4.1微波輔助提取杏鮑菇多糖最適條件的確定根據表1設計的3因素3水平,采用L9(34)正交試驗表,以杏鮑菇多糖產率為評價指標,進行正交試驗。極差分析結果見表2。正交試驗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2.4.2水浴振蕩輔助提取杏鮑菇多糖最佳條件的確定根據表4確定的4因素3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以多糖提取率為指標,進行正交試驗。極差分析結果見表5,方差分析見表6。表5極差分析結果顯示,4因素在不同水平條件下對多糖提取均產生影響,影響的主次關系從大至小依次為浸提溫度、浸提時間、浸提次數和浸提料液比。在水浴振蕩為 225 r/min 條件下,浸提溫度65 ℃、浸提4次、料液比 1 g ∶30 mL、浸提100 min為浸提的最佳組合。表6結果顯示,4因素中除料液比外,其他3因素對多糖提取均有極顯著影響。
2.5驗證性試驗
稱取1.00 g的杏鮑菇干粉3份,在微波功率為500 W的輔助條件下,以1 g ∶30 mL的料液比浸提6 min、浸提5次。結果杏鮑菇多糖的提取率為3.64%,高于正交試驗中的任何一組。
稱取1.00 g杏鮑菇干粉3 份,在水浴振蕩速度為 225 r/min 的輔助條件下,在65 ℃的溫度下,以1 g ∶30 mL的料液比浸提100 min、浸提4次,結果杏鮑菇多糖的提取率為346%,高于正交試驗中的任何一組。
統計分析結果,2種輔助方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得率差異顯著(表7),微波輔助法杏鮑菇多糖得率高于水浴振蕩輔助法。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以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為評價指標,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篩選和確定微波輔助法和水浴振蕩輔助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的最適輔助條件,并在最適輔助條件下,確定影響提取杏鮑菇多糖的因素水平,通過正交試驗和統計分析確定2種輔助方法在最適輔助條件下提取條件的優組合,并對2種優組合進行驗證性試驗及比較。研究結果表明,500 W的微波功率、225 r/min的水浴振蕩速度是提取杏鮑菇多糖比較適宜的輔助條件;不同的浸提時間、浸提溫度、浸提次數、料液比對其多糖的提取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微波功率為 500 W 的輔助條件下,浸提條件優組合是浸提時間6 min、料液比1 g ∶30 mL、浸提5次,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為3.64%;在水浴振蕩速度為225 r/min的輔助條件下,浸提條件的優組合是浸提時間100 min、料液比1 g ∶30 mL、浸提4次、浸提溫度65 ℃,杏鮑菇多糖提取率為3.46%。優組合浸提條件下多糖得率均高于正交試驗各試驗組的得率,優選的浸提條件具有可重復性,方法可靠、穩定。微波輔助法提取杏鮑菇多糖優于水浴振蕩輔助提取法,2者杏鮑菇多糖得率差異顯著。
本試驗證明微波輔助法優于水浴振蕩法,原因是微波萃取技術可穿透萃取介質,直接作用于物質內部,使杏鮑菇多糖從原料內部向外部擴散的速度加快,增大目標物質在介質中的溶解度,增強傳質驅動力,加速目標物質由原料內部向界面層擴散,從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數倍[10],區別于水浴振蕩法的外部振蕩原理[11]。與水浴振蕩輔助法提取多糖相比,微波輔助法提取多糖可在浸提時間較短的前提下獲取相對較高的多糖提取率。
參考文獻:
[1]卯曉嵐. 中國大型真菌[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64.
[2]遲桂榮,徐琳,吳繼衛,等. 杏鮑菇多糖的抗病毒、抗腫瘤研究[J]. 萊陽農學院學報,2006,23(3):174-176.
[3]張俊會,王謙. 杏鮑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國食用菌,2003,22(2):38-39.
[4]朱月,段蕊曄,畢曉丹. 杏鮑菇多糖提取條件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5):276-278.
[5]杜敏華,田龍. 微波輔助法提取杏鮑菇多糖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3):117-119.
[6]陳靜靜,江波,張濤,等. 銀杏外種皮多糖的提取和純化工藝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2011,32(7):242-245.
[7]劉加妹,周志堅. 利用SPSS處理生物實驗數據[J]. 生殖醫學雜志,2008,17(2):130-134.
[8]張靜. 非參數單因子方差分析[J]. 數學教學研究,2010,29(9):61-62,65.
[9]黃創綿,蔡汝山. 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在環境試驗中的應用[J]. 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10,28(6):21-26.
[10]張彩文. 微波萃取在天然產物化學成分提取中的應用研究[J].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25(5):76-80.
[11]鄒偉,張寶善,李冰,等. 水浴振蕩輔助酶法提取雙孢蘑菇多糖的工藝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2011,32(5):223-224,334.楊曉亮,宋朝鵬,張銘真,等. 延長變黃和定色末期時間對烤煙上部葉質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2):263-2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