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江
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在反腐倡廉建設進程中,廉潔文化作為有效預防和遏制腐敗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能夠以其獨特的作用和方式,對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有力支撐。
一、廉潔文化能夠筑牢拒腐防變的心里防線
物必自腐,而后重生,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腐化墮落,不管有多少客觀原因,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的理想信念出了問題。這個問題說到底是廉潔文化教育問題,尤其是在遇到一定的客觀環境時,缺乏廉潔文化的人就會產生錯誤的行為。腐敗行為就是缺乏廉潔文化心理意識狀態的刺激下表現出來的一種錯誤行為。企業廉潔文化是廉政文化在企業的延伸,企業的價值取向、用人導向、廉政教育、經營理念、工作風氣、廉潔文化等諸多因素共同構建了預防腐敗的思想文化環境。而這種軟環境的建設雖然艱苦、起效慢,卻是最有效的,這也是我們黨特有的思想優勢和政治優勢,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的要求。
二、廉潔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地提高腐敗成本
廉潔文化建設可以提高腐敗成本,降低腐敗收益,從而有效地遏制腐敗的蔓延。廉潔文化建設的推進,可以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增強監督者的監督意識,提高廣大干部執行反腐倡廉各項制度的自覺性。廉潔文化建設的推進,使每一個人對腐敗的代價、腐敗的惡果產生深刻認識。廉潔文化建設可以促進和推動各項體制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勢必使腐敗分子的周邊環境愈來愈不利于腐敗行為的實施,廉潔文化建設所營造出來的嶄新風尚和良好氛圍,將進一步加重腐敗分子從事腐敗活動后的精神負擔,使之陷入更為惶惶不可終日的心理狀態之中。加強廉潔文化建設,還使“社會懲罰”成本大幅度的上升,在廉潔文化建設所喚起的普遍的反腐倡廉意識及社會氛圍中,腐敗分子所遭受的社會譴責將更為強烈,人格、道德、精神的失落將更加嚴重等,無疑使其腐敗的代價更為沉重。
三、廉潔文化建設能夠形成抵御腐敗強大的自主力量
文化的作用和影響廣泛、持久,它雖不是立竿見影,卻潤物無聲,綿綿不絕,廉潔文化建設同樣能夠對人產生持久影響,使廉潔成為人格的組成部分。正如英國著名小說家菲爾丁所說:“縱使在一個法紀最松弛的國家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也不會胡作非為,他們會為自己訂立立法者所忘記的法律。”事實上,北歐國家長期以來重視道德教育、重視廉潔文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民眾大多培養了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良好理念,以權謀私被人唾棄。這種以廉潔為榮、貪污為恥的道德傳統和社會氛圍,對當權者的廉潔自律有極大的影響力。
當前,我們在反腐倡廉建設中遇到的一些困難,不僅有來自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方面因素的影響,更有來自人們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整個社會都是全民腐敗,笑廉不笑貪,見腐不怪,把辦事送禮奉為行為準則,認為領導干部為民辦事收點禮合情合理,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濁者自濁,清者卻難以自清。相反,如果整個社會都對腐敗疾惡如仇,有“人人得而誅之”的心態,并且從自身做起,不給腐敗分子任何機會,那么,腐敗就不可怕,終有根除的一天。
四、廉潔文化能夠形成反腐倡廉的社會氛圍
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不是僅靠某個部門和一些人能夠解決好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而少數單位和個人反腐倡廉責任意識不強,對腐敗現象的旁觀、容忍已成為反腐倡廉建設的“軟肋”。加強廉潔文化建設,能夠把干部群眾對腐敗的不滿和憎恨上升到廉潔理念和自覺行動,增強反腐敗的責任感,提高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使反腐力量進一步得到調動和聚合,形成遏制腐敗的道德高壓和強大合力,營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濃厚氛圍,使腐敗分子無藏身之地。
總之,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可以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提升懲防體系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認同感,并使反腐倡廉建設子系統相得益彰,在總體功能上產生“1+1>2”的擴張效應。
(作者單位:撫順石化公司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