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 方寅
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經驗探析
謝偉 方寅
目的研究并探討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要點及經驗,并分析其應用價值。方法100例老年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常規處理,實驗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綜合處理。比較兩組臨床效果以及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手術成功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0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給予綜合處理臨床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老年患者;肺癌;圍手術期;臨床效果
有相關數據資料統計,我國老年肺癌患者的數量正在不斷上漲。引起患者發生肺癌疾病的因素較多,環境、飲食作息、心態、基因等都是重要的原因。肺癌疾病的致死率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1]。為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要點,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對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并且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7~79歲,平均年齡(74.89±1.62)歲;腫瘤直徑3~7 cm,平均直徑(4.89±1.22)cm。實驗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68~80歲,平均年齡(75.51±1.63)歲;腫瘤直徑3~7 cm,平均直徑(4.86±1.19)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常規處理。實驗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綜合處理,包括術前指導、術前準備、術中加強技能、術后管理[2]。具體如下。
1.2.1 術前指導 術前先消除患者內心的恐懼感,告訴患者良好的心態能夠對疾病的治療有正面的幫助。給患者講解成功的案例,并且告訴患者手術的治療優勢,消除患者內心的障礙,多鼓勵患者,增加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幫助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對待自身疾病。指導患者在術前進行一些呼吸功能鍛煉,例如練習腹式呼吸法,多做深呼吸運動,加強肺擴張。還可以讓患者練習吹氣球,5次/d左右。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正確地咳嗽,用上腹部內收加壓,深吸氣后需要屏氣數秒,再用力咳嗽[3,4]。
1.2.2 術前準備 在患者手術前1周左右,給心電圖有異常的患者服用改善和保護心肌類藥物[5]。給高血壓患者服用降血壓藥物,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阻塞性肺炎患者或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則給予抗炎治療,再給予祛痰止咳藥物,給患者實施間斷吸氧以及霧化吸入治療法,加強患者心肺功能。貧血患者術前補充血紅蛋白,并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血糖值較高則使用胰島素。所有患者在術前都需要補充營養,加強患者的抵抗力,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6]。
1.2.3 術中加強技能 外科手術醫生要加強理論基礎知識以及手術操作經驗,提高手術的操練熟悉度。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降低患者術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2.4 術后管理 患者手術結束后要加強對患者呼吸道的管理,例如指導患者咳嗽、幫助患者拍背等,還需要給予患者引流措施。再采用超聲霧化吸入的方式給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老年患者一般沒有力氣咳嗽,所以需要借助纖維支氣管鏡幫助患者吸痰,對于部分呼吸衰竭患者則要應用呼吸機輔助患者呼吸[7]。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實驗組手術成功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0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n(%)]
高齡肺癌疾病的發生率在逐漸增長,一般外科手術治療法是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老年患者各個臟器功能正在退化,容易影響手術的成功率,并且會提高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要加強對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手術成功49例,占98.00%,對照組手術成功40例,占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發生術后并發癥1例,對照組8例,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給予綜合處理臨床效果良好,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趙光強,黃云超,陳小波,等. 75歲以上老年肺癌病人34例圍手術期治療分析.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1):65-68.
[2]成德生. 50例肺癌根治切除術無死亡的圍手術期處理思路研究.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3):1989-1990.
[3]林林.肺癌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中外醫學研究,2010,8(2): 93-94.
[4]談進,李士亭,邱明玲,等.高危高齡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療及圍手術期處理.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6):928-929.
[5]肖方杰,韓鴻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處理.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26(5):433-434.
[6]臧林,陳山,金杰,等.全胸腔鏡下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手術的經驗.安徽醫學,2011,32(8):1123-1125.
[7]陳新,倪一鳴.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同期行肺癌根治術經驗總結.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9):1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131
2015-08-27]
241000 安徽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