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伴隨著經濟穩步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個人理財已經成為居民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個人理財意識,理財觀念隨之發生重大轉變?,F在居民理財逐漸趨于理性化、多元化和差異化,與此同時,風險意識和超前消費理念也在逐步加強。
由于居民收入、資產、風險偏好、生命階段等不同,居民理財需求的動機也隨之有所不同。居民需求動機概況為:結算需要;資產保值增值需要;預防需要,即:居民需要購買一些具有保障性的理財產品來預防將來的不可預見性。
需求主體分為:高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每個群體的收入高低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追求的目標也不盡相同,需要銀行提供不同的理財產品和服務,以適應居民不同的理財需求。
目前,大部分居民投資理念依然首選儲蓄這一方式。居民將錢存入銀行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個人理財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客戶多元化的理財需求,且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準入門檻高。第二,居民缺乏理財方面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投資技能,不熟悉、不了解金融市場上的穩健性高、且收益高于儲蓄的理財替代品。
隨著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個人理財服務和產品的需求逐漸加強,但個人理財產品及服務單一,不能滿足個性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個人理財的服務流于形式。幾乎沒有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制定理財方案,不能滿足客戶的真正需求,導致客戶對理財顧問的信任度降低。第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我國的金融業實施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模式,受這種模式的限制、影響,金融機構出現理財產品種類單一,同質化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第一,擴大消費。居民大幅提高消費就必須增加收入,還需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制定相應的消費政策,建立消費環境,努力培養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理念,加大銀行對消費信貸的支持和扶持,支持合理的消費。由于收入高低不同,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會有差異,通常收入差距越大,消費理念的差別就越大。
第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資本市場,刺激直接利用資金,拓展居民投資理財渠道。針對居民理財渠道和空間狹小,理財品種的差異化不強的現狀,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拓展金融市場,挖掘新的金融理財工具??梢詽M足不斷擴大的居民理財需求,建立直接融資平臺,促進資金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成本,進而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最終實現居民的保值增值夢想。
近幾年,我國下大力氣對社會保障制度體系進行改革,黨的十八大描述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主要有以下內容:加快各個單位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優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做好養老工作,包括養老保險和養老金的推進,實踐中做到兼顧公平、公開、公正、合理。大范圍、多渠道做好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強化其資金的運行機制,最終實現社?;鸬恼_\作和保、增值。做好社會救助工作,配套相應的社會福利制度,鼓勵慈善事業的發展。到2020年全民實現社會保障,每個居民都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基本建成住房保障體系。
伴隨經濟的發展,居民進一步提高了個人理財的意識。簡言之:“理財才是硬道理”。增大居民對理財的需求,必須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學習理財知識。合理規劃理財,使其成為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理念根植于居民家庭的方方面面。從而使居民能夠靈活的運用理財工具和拓展其他投資渠道,從而不斷提升居民的風險防范意識。利于規避風險,把握行情,為居民創造更多的財富。
銀行大力拓展個人理財服務業務,需要增強產品創新能力,就必須不斷更新觀念,提高科技含量,開發和發售特色產品,提升自己的品牌效應。具體的做法如下:
第一,推出復合型理財產品。有效整合理財產品,既可節約營運成本,又可滿足客戶的多樣化的理財需求。
第二,依照客戶不同需求開發理財產品。在開發新的個人理財產品方面,要時刻把握“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對客戶進行深挖掘和交叉營銷,對挖掘潛在的優質客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又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加大其吸引力。
第三,實施人才培養戰略。對商業銀行而言,實施選拔和培養人才的戰略,才會將居民理財服務的質量提高到新的水平。(1)實行理財經理資格準入制。(2)加大專業性的系統培訓,著重對投資理財知識、客戶營銷技巧、理財方案設計等方面的培訓。(3)選拔一批熟悉金融專業知識、具有投資意識和營銷經驗的業務骨干;(4)激勵理財人員做好本職工作,可以通過獎金等形式進行激勵,選拔優秀的理財客戶經理上崗。(5)加強理財經理道德、禮儀方面的教育。
第四,完善營銷渠道和營銷手段。任何企業產品做好營銷是關鍵。我國銀行業的營銷市場和營銷水平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1)直營銷和復營銷可以互動營銷,通過信件、郵件直銷、直接定購及電話、電視、網絡直銷等等??梢院艽蟪潭鹊慕档统杀?,增加理財居民數量,利于拓展理財客戶。(2)設計方案,提高影響力。具體包括:①通過推介會等形式邀請知名業界做嘉賓,同時一定利用好電視、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宣傳,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社會認知度;②理財產品進社區、服務進社區。社區的消費群體對理財也具有相當的熱衷,或者通過他們的傳遞可以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③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理財講座或理財服務沙龍,邀請業界優秀人才做講座,在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解,加大社會影響力,更能找準服務方向和服務定位。(3)廣泛拓展個人理財服務新渠道。包括:①增加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服務范圍;②充分利用網上銀行。對銀行而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營運成本,不僅拓寬了服務時空范圍,更有助于銀行拓展金融服務領域,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1]姚紅娥.淺析個人投資理財方式.現代商業,2012.
[2]彭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問題及對策.生產力研究,2010.
[3]王瑞春.呼和浩特市居民投資理財需求分析.中國知網,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