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率先研究出了一種財務分析體系,這一體系覆蓋了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兩大報表,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指標,通過分析這一核心指標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從而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的一種綜合財務分析體系。由于這種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國杜邦公司提出,故稱之為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通過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可以了解公司財務狀況的全貌以及各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影響財務狀況變動的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經營者提供解決財務問題的思路,因此這一分析體系問世以來,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主體的多元化,傳統的杜邦財務體系已不能滿足財務信息使用者得需求,論文將對杜邦財務體系的缺陷及其改進進行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財務分析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于是紛紛引入杜邦分析體系來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籌資能力并預警公司存在的財務風險;然而隨著經濟活動的多元化與復雜化,這一體系越來越難以滿足管理層及其利益相關者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業績評價的需要。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是以企業的盈利能力為核心,一方面分析企業的營運能力與盈利能力之間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財務結構、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以及其內在關系,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產生相應的變動。由此可見,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圍繞企業的盈利能力展開分析的,而對現代投資者極為關注的企業盈利質量卻完全沒有涉及。眾所周知,企業會計利潤是采用權責發生制計算出來的,有相當一部分會計利潤只是賬面的一個數字,企業是無法使用這部分利潤的,通常這部分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越大,企業盈利的質量也越差;反之,這部分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越小,企業會計盈利的質量也越好。但這也是與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產生的背景所決定的,二十世紀初期,商品供不應求,賣方處于主導地位,商品只要生產出來即可,通常無需考慮銷售問題,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賣方的主導地位漸漸失去,買方處于主導地位,產品生產出來以后,賣方要通過種種方式促銷,信用銷售應運而生,一方面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額,提高了企業利潤,另一方面企業通過銷售直接收到的現金減少,企業盈利的質量下降,而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卻無法分析企業盈利質量的好壞。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產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該體系所涉及的財務指標與當時的國際經濟環境是密切相關的,即使是近一百年后的今天,杜邦體系也還是一種運用極為廣泛的綜合評價體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隨著“現金至上”理念的不斷受到推崇,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成為并列的企業三大會計報表,現金流量信息由于其自身的人為控制性低、可信度高以及收付實現原則,也越來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視。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由于其產生的歷史時期,缺乏對現金流量信息的反映。
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導致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比如,由于科技進步引起的產品銷售下降或價格下降,使得企業收益產生不確定性;再如由于購買企業產品的廠商長期拖欠貨款,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無法收回,而同時企業一筆大額債務即將到期,從而引發企業的信用危機等。類似事件在企業經營中時有發生,因此,對風險的分析及其預警是企業日益重視的領域。傳統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風險的指標是權益乘數。權益乘數是資產總額與所有者權益之比,權益乘數越大,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就越高,一方面企業有越大的財務杠桿收益,另一方面企業面臨越大的償債風險。權益乘數在杜邦財務體系產生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經濟條件下可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在近一百年后的現在,單純地反映負債程度,不能直接體現由此產生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現金流量是客觀存在于企業中的,能動態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并對其起保障與控制作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與流出的總和,現金流量從產生途徑上講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部分。現金流量是在收付實現制下,以現收現付為標準來確認當期收入與費用的,凡是當期收到的現金無論是否當期產生均計入當期收入,同樣凡是當期付出的現金無論是否當期引起均計入當期費用。因此現金流量基本不涉及主觀判斷問題,具有客觀性,減少了人為操縱。另外,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清晰,每一筆現金收入、支出均有對應的經濟活動,且有另一方的現金流量與之對應,具有可驗性。
1.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盈利的真實信息,體現企業未來發展能力。如前所述,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是以企業的盈利能力為核心的,而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來源于利潤表。利潤表是根據權責發生制編制的。權責發生制的使用使得會計人員在收入和費用的確認上存在著較大的主觀性,可能導致不同的會計人員對同一個會計問題的處理得出不同的結論,或者同一會計人員對同一個會計問題采用不同方法處理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為管理者進行利潤操縱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引入采用收付實現制的現金流量后,可以彌補權責發生制在確定會計利潤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傳統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中引入現金流量指標,能夠考察企業的盈余質量水平,判斷企業的真正“含金量”,洞察企業的盈余操縱和報表粉飾。另外由于企業發展能力首先取決于企業自我積累能力。自我積累能力的高低,集中體現在經營過程現金流量的大小。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越大,企業未來培植競爭優勢的能力就越強,企業未來的發展能力也越強。
2.更好地體現企業的流動性,客觀反映企業風險。由于現金流量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前提的,克服了權責發生制下的主觀估計、主觀判斷和會計政策選擇所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更能體現企業的流動性。一個擁有充足現金的企業,可以較好履行企業正常的支付活動,具有較好的的流動性,面臨的財務風險較小;反之,企業的流動性較差,企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
[1]楊雄勝.高級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孟揚,柳蘭.引入現金流量表的杜邦分析體系研究.企業技術開發,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