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經濟學校 宋永智
由于電子商務具有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成本低廉并可增進與客戶間的互動等優點,所以被視為是產業發展的趨勢。電子商務可以大概分成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企業對客戶(B2C)與企業對企業(B2B)三種。企業內部網絡以通訊和管理為主,例如部門間交換電子文件、銷售與訂購等信息的傳遞、電子會議與工作流程管理等。企業對客戶(B2C)則是透過網絡銷售產品、提供服務或數據給網絡使用者。企業對企業(B2B)則是以企業間的策略聯盟以及上、下游廠商間的聯系與交易為主。
因特網提供給企業一個全新的經營環境,企業基于擴大網站的知名度、提高客戶或會員的忠誠度以及增加公司收入等目的,無不積極發展新的經營模式。另外,因特網不但吸引許多企業加入電子商務的經營,也引起了投資人的注意。電子商務提供在因特網買賣商品與信息的功能,通過科技完成企業交易與流程自動化,讓企業可透過通訊媒介傳遞信息、產品、服務并付款,進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速服務。
對顧客而言,在網絡上購物最大的疑慮是網絡交易的安全性以及信息不足的問題。越是復雜的商品或服務,就越難在網絡上販賣,顧客也許會先在網絡上搜尋相關的信息,但是究竟是否購買,還是會等到看過商品以后才做決定[2]。因此電子商務企業在網站的內容上必須盡可能提供足夠的信息并且加強網絡購物的真實性與安全性。電子商務免除了傳統交易所需的面對面溝通與授權,但為了避免處理錯誤交易的機率增加,所以才衍生了數字簽章或加密技術的需求,但是加密技術必須信賴公證人個人或系統,這種信賴的關系可能會遭到濫用,或是經認證后的身份遭到濫用。由于這類電子商務企業定位清楚,且消費者的同構型高,所以有些企業也會利用社群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在經營一段時間后,為了增加收入,這類電子商務企業往往會逐漸增加產品種類并采取第二種經營型態。垂直在線是處于商品或服務復雜度高的產業,例如生化科技業、塑化業、鋼鐵業等,所以中介者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并能正確提供客戶所需的信息,其成功的要素為:(1)選擇交易較無效率的產業,意即有很多供貨商存在且價格不穩定的產業,因為這類產業對于中介的需求較為迫切;(2)具備專業知識、能力并能提供產業信息;(3)保持中立及市場信息透明化;(4)經營良好的產業關系,吸引更多的供貨商與買方加入;(5)善用客戶數據、提高服務的附加價值以提高客戶忠誠度。
電子商務帶來了自動化、無紙化、數字化的社會經濟環境,數字簽名代替了紙面簽名,這必然對傳統的適用于紙面交易的現行商業法規(包括會計法規)造成沖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1)交易雙方身份認證辦法在會計上的確認;(2)電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會計上的確認;(3)電子支付管理。
網絡是電子商務會計的載體,而財會軟件則是財會人員進行賬務處理的工具。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各種財會軟件,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與電子商務會計發展的客觀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電子商務是人和電子工具結合的有機系統,人是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目前,在我國財會領域,既懂電子商務知識,又精通財會理論,而且還熟悉電子商務財會軟件的開發、設計、維護、保養的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電子商務會計發展的客觀需求。
網絡形成新的銷售通路,可用來銷售有形或無形的資產與服務,某些電子商務企業甚至利用網絡銷售其他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形成收入應以總額或凈額表達的問題。有時電子商務企業還會在產品售價外加收運費或手續費,某些公司會將向客戶所收取的總額認列為收入,并將成本認列為銷售費用,但也有其他公司是以收入與成本的凈額表達。另外,電子商務企業在初期或是促銷期間常提供免費或折扣很高的產品或服務,電子商務企業會將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以總額表達收入,折扣的部分則認列銷售費用。電子商務企業彼此間也常有廣告交換交易,也就是彼此交換在對方網站上廣告的權利[4]。SEC認為,將正常銷售價格與拍賣期間價格的差額借記廣告費用的做法,對財務報表來說是不可被接受的,還有,如果要將廣告交換交易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先決條件是,公司能可靠地衡量這項交易的價值,同時公司也應清楚地揭露,使投資人能了解其會計處理方法[5]。
電子商務企業經常為了獲得顧客或會員、獲得廣告空間、商品配銷通路以及供應契約等,而產生預付款項。電子商務企業為了取得長期契約權利所支付的代價,雖然該契約權利符合資產的定義,但是要衡量其可能的經濟效益并不容易,而且有些公司聲稱這項權利只能在網絡上使用,公司對于其未來現金流量的最佳估計顯示這項資產將無法回收,其價值在取得之時就已減損了。但SEC認為,除非在執行契約后發現情況改變,才可以認列永久損害損失。然而,要評估這類資產的永久性損害是很困難的,因為在不同契約,各項權利所適用的會計原則也不同[6]。在前面也提到,電子商務企業經常把大筆的經費投資在建立顧客或會員關系上,例如給予在網站開戶或注冊的客戶點券、產品、折扣、服務等,或是藉助其他的企業伙伴引介新的顧客或會員并支付代價給公司的事業伙伴,或是對于在公司網絡上花費一定時間并接受廣告信息的客戶,贈送其免費的服務。上述獲得顧客所支出的成本或建立顧客名單的成本,大多數的公司將其認列為費用,所以實務上分歧的現象并不嚴重,但是仍應建立一致的會計處理原則。因特網提供公司許多新的方法發送折價券,例如賣方將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折價券長時間列示在網站上,或是以網絡的方式邀請收信人購買某項商品并獲得折扣。折價券、退款與折扣的會計問題越來越多,而且并不僅限于電子商務企業,所以針對這類交易制定出一致的會計準則對報表使用者將會很有幫助。
總之,電子商務會計是為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建立在網絡環境基礎上的會計信息系統,它具有及時性、全面性、集中性、自動性和多樣化的特點。然而,電子商務會計發展也面臨諸如:配套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財會軟件尚不成熟,安全保密措施不完善的問題。可采取加強電子商務立法工作,培養復合型電子商務會計人才,加大軟件的開發力度,提高財會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積極培育、發展電子商務會計市場等措施。
[1] 張濱,劉小軍,陶章.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及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5(01).
[2] 狄文法.試析電子商務對會計影響的現狀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5(03).
[3] 池慧婷.電子商務環境下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05).
[4] 吳松梅.論電子商務與傳統會計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5(18).
[5] 潘潔,王莉.電子商務環境下逆向物流運作模式選擇及其信息支持系統研究[J].物流技術,2014(03).
[6] 朱樂源.中小企業電子商務運作路徑與模式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