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峰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西關學區金莊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2160)
新課程背景下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策略
張建峰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西關學區金莊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2160)
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人才源自知識,而知識的獲取與閱讀的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掘,以淵博的知識去適應和面對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挑戰,這是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重點問題。
課外閱讀;閱讀興趣;小學語文

新教育倡導者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新課標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彼莻€體的自讀自悟,選擇的空間很大,自由度高,極具個性化;但受個體的知識背景和興趣支配,往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難以獲得比較系統的語文知識和能力。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掘,以淵博的知識去適應和面對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挑戰,這是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重點問題。我結合自身教學的一些經驗,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此進行了一些思考。
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同時,我設立好班級圖書架,每個星期開一節讀書課,讓學生自由閱讀或者交流讀書收獲,從學生中列舉一些愛讀書的榜樣,經常予以表揚。在班級內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還針對教材實際,有時在課前,讓學生以收集資料為目的,開展課外自主閱讀;有時在課后,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書籍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從而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變苦讀為愛讀。
此外,在每個學期舉行兩次閱讀考級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并由選出的小評委給予評定,登記在期末的素質報告冊上。通過閱讀考級,有效地使學生明確了閱讀的目的,激發了其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學生的課外閱讀閱讀如果不加指導,往往會事倍功半,組織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是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開學初,我把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納入自己的教學計劃,在第一天就要求學生準備好讀書筆記本,要求學生把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喜歡的詞、句、段,摘抄下來,把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疑問記下來,把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收獲的成果和體會寫下來,通過閱讀交流課與大家分享、討論,并給予積極肯定。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講《松雞和烏龜》的故事,當我講到“烏龜們為了讓松雞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們玩耍,便在松雞的同意下把松雞的羽毛全部拔光。這樣松雞沒法飛走了,它們的目的也都達到了??墒怯幸惶煺斔鼈兺娴谜_心的時候,突然,黃鼠狼竄進洞來,撲向松雞,一口咬住松雞的脖子……”講到這我嘎然而止,學生迫切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 其次,我們還應當向學生及時地、有目的地推薦優秀課外讀物,使學生多讀,有效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學生的課外時間絕大部分都在家里,因此,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今天,在中考、高考的雙重壓力下,讓家長全力支持學生讀課外書其實是很難的,有不少學生向語文老師抱怨,課外一讀課本以外的書,家長就極力反對,說什么又在看閑書了,將來考試又不考,白浪費時間。要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裝》后,教師可介紹《安徒生童話選》;結合《將相和》《赤壁之戰》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兒童版)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梗概。這樣學生就會被自己的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燦爛文化的藝術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
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讀書的意義不在于為了什么,只是聞道罷了。讓無知變得有知起來,然后越有知,就越無知。如此反復。讀書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在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或鼓勵家長支持學生課外閱讀時,切不可過分強調課外閱讀是為了學生在考試時寫作文,否則,學生課外閱讀的可能就只是一堆各種版本的、無用的作文書了,家長也會把作文書奉為圣書。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就失去了意義。小學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 和教育需要 ,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準。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造成種種不良影響。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總之,課外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和趨勢。我們的語文教育要追趕時代,就得超越課堂,帶領學生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
[1]程姣.淺談引導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策略[J]. 新課程(小學). 2013(09).
[2]鄭自剛.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J]. 文學教育(上). 2013(03).
G623.23
:A
:1671-864X(2015)10-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