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玉
基于新會計準則下的公允價值應用分析
周香玉
本文從公允價值的定義和形成入手,了解公允價值引入的必要性,進而對公允價值的具體運用做了分析,最后指出公允價值的大量運用表明了我國會計事業有了巨大發展。雖然這種新的計量模式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水平的發展,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將會在我國的會計領域得到普遍推廣。
新會計準則;公允價值;應用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要求,也為了使我國企業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2006年2月,我國財政部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新準則包含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新會計準則在2007年1月1日率先在我國上市公司中使用。其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是會計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此次新會計準則的亮點。
1.公允價值的含義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是會計領域的重要內容。我國財政部規定:“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貨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結算的金額。”
2.公允價值的形成
從公允價值的定義不難看出,公允價值的本質都指向在資產交換或者清償過程中的金額,公允價值的形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公允價值計量只能存在于公平交易中進行,在公允價值的定義中強調了熟悉當前的交易情況,交易的雙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一定要對交易的具體狀況有著清晰的認識,有了詳盡的了解之后就可以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其次,公允價值是一種動態的計量方式,而在市場經濟中,受價值規律的影響,價格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之中,與歷史成本存在的靜態時態觀不同。最后,公允價值存在于健康經營狀態的企業當中,只有在健康的經營狀態下才會存在公允價值,健康的經營狀態就排除了企業破產、清算等一系列不正常的經濟行為。
第一,我國的會計準則落后于國際會計準則的發展,然而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方面需要和國際接軌,尤其是我國的上市公司,國際間的合作及會計活動越來越頻繁,跟上國際會計規則的發展步伐具有現實必要性。動態的公允價值,更好地實現了公平交易,有利于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和企業出現,對會計制度精確性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會計披露符合國際規則。采取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能夠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更好地為企業走入國際競爭市場提供服務。
新出臺的企業會計準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更加符合我國的國情,公允價值計量的大量應用,將對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巨大影響。
1.投資性房地產應用淺析
投資性房地產是現階段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非常活躍的一部分,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規則規定:如果現有的這種計量模式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且具有可持續性,那么這種成本模式或者公允價值模式,可以在后續的計量中繼續使用。新規則也規定,企業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可以不再計提折舊或者進行攤銷。這計量方式改變了之前投資性房地產行業歷史計量方法,影響了企業的利潤,這樣一來就使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利潤受到影響,更能夠體現這些通過投資性房地產獲得的價值。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用淺析
相對于貨幣資產交換問題,非貨幣型資產的交換面臨著折舊和減值這一重要問題。在新的會計準則中明確的規定,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要求資產必須滿足兩個前提,一是要求該交易是一種商業性質;二是無論對于換入還是換出資產,都能夠有一個公平的價格,具有公允價值的屬性,能夠可靠計量。
目前我國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存在很多不科學的地方,很多時候存在補價。對于需要補價的交易,一般是收到補價的交易方來確定自己的損益。在這種交易情況下,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就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有了深層次的聯系,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發生變化,換入價值的入賬價值和損益就要做出調整,這種計量的模式不僅不科學,也給會計制表帶來很多的困難。而采用公允價值這種計量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換入資產不會因為換出資產的變化而受到影響。
3.債務重組應用淺析
發生債務重組的企業一般都是面臨破產或者兼并的企業。新的會計規則中規定,公司以現金或非現金資產等方式債務重組的,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賬面價值與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而且,如果因為債權人讓步修改債務條件,修改后的公允價值是最終入賬價值。債權人應當按照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其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債權人應當將相關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新準則實施以后,債務重組中債務人可以在重組中獲得收益,不難看出,新的準則中資產計價更加合理和科學。
首先,新的準則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定義,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該進一步出臺新準則的實施細則,詳細解釋不同行業和不同交易情況下的具體標準條件,這樣才會使會計從業人員有法可依。
其次,新的標準中引入大量概念和定義標準,對于相關會計從業人員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政府管理人員應該定期的對他們進行培訓和強化,降低操作難度,這樣新的準則才能夠順利地在日常工作中被細化和運用。
最后,為保證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企業中正確實施,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會計制度的內部和外部監管職能。要實現公允價值的公允,還必須健全管理和評估機制,降低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公允價值正確運用,發揮其積極作用。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符合國際慣例,公司在會計的政策上有了更多自主權,有利于資本保全,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公允價值的運用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公允價值的大量運用表明了我國會計事業有了一個歷史性發展,不再單一的使用歷史成本為基礎計量標準。但是,由于我國的國情現狀,作為一種新的計量模式在運用時還面臨著諸多問題,與國際上公允價值計量還有不小的距離,隨著市場體系的不斷健全,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的提高,會計操作實務的不斷規范,這一距離將會被不斷縮小,公允價值計量將會在我國會計領域得到正確運用和普遍推廣。
[1]杜娟,黃衛華.論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計量及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2008,(1).
[2]艾俊里.在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0,5.
[3]彭海燕.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的具體運用分析[J].中國外資,2011,(12).
[4]鐘駿華,李縉東.對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
(作者單位:河北省黃驊市水利鄉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