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香
淺談投資企業的稅收籌劃
趙惠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稅負作為企業的一項支出,越來越受到更多的企業關注,稅負支出的多少將直接影響企業總成本的高低,在投資企業,稅負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的稅收籌劃尤為重要。
1.營業稅。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對于投資企業來講,營業稅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投資企業一般以無形資產、不動產出資。根據稅法規定,企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使用的營業稅率為5%,企業在銷售或轉讓購置、受讓、抵債所得的土地使用權和不動產時,以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不動產的購置、受讓、抵債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企業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被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在投資后轉讓其股權的也不征收營業稅。投資企業在對投資行為進行決策時應綜合考慮稅收政策對投資行為的影響,合理判斷哪一種方式更能增加企業的效益,以作出正確的決策。
2.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是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取得增值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該稅種一般在房地產企業比較常見,對于擁有土地使用權的投資企業,土地增值稅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成本,它直接關系著投資行為的成敗。它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采用超率累進稅率的方式向轉讓土地使用權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按次征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的征收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積累經濟建設資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非房地產投資企業如果以土地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并且投資聯營的企業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稅。
3.契稅。契稅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著征收的一種稅。它和土地增值稅一樣是按次征收的,只要土地、房屋被轉讓一次就會征收該稅。
4.印花稅。印花稅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征收的一種稅。印花稅條例采用列舉的形式規定了印花稅的征收范圍。投資行為引起的合同、產權轉移屬于印花稅的范疇。
5.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稅,主要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投資企業在從其他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被確定為免征企業所得稅收入,這對投資企業來講是一大利好,而投資企業的所得稅主要產生在投資資產的轉讓所得上。
6.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是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而由國家設定的一個稅種。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是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為計稅依據,乘以稅法規定的比例,與上述三項流轉稅同時繳納的一種稅費。它的數額隨著流轉稅的高低而正向變動。
下面先介紹一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的案例,并指明稅收籌劃對投資決策的重要性。
某投資公司擁有一宗土地,面積為143畝,該土地為10年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土地時支付地價及按規定繳納的相關費用為178.77萬元,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花費的其他費用為93.37萬元,即該公司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原值為272.14萬元。公司按照20年對該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該公司管理層擬將該土地使用權向其關聯企業出資或轉讓,目前土地價款為23萬元/畝。請為管理層提供投資決策數據。
方案一:按照公允價值轉讓該土地使用權
轉讓成本為230000*143=32890000元
營業稅=(32890000–1787700)*5%=1555115元
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1555115*(7%+3%+2%)=186613.8元
(注:城市維護建設稅按7%計算,教育費附加按3%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按2%計算)
印花稅=32890000*0.05%=16445元
土地增值稅計算:
首先,土地使用權的原取得成本為2721400元
其次,土地增值稅的扣除成本=取得成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印花稅=2721400+1555115+186613.8+16445=4479573.8元
第三,土地使用權的增值額=轉讓價款–扣除成本=32890000–4479573.8=28410426.2元
第四,土地使用權的增值率=增值額/扣除成本=28410426.2/4479573.8=634.22%,因增值率大于200%,所以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適用60%的稅率
第五,土地增值稅=增值額*60%-扣除成本*35% =28410426.2*60%–4479573.8*35%=15478404.89元
企業所得稅計算:
公司對該土地使用權已攤銷額=2721400/20*10= 1360700元
截止目前該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2721400–1360700=1360700元
公司轉讓該土地使用權應確認的營業外收入= 32890000–1555115–186613.8–16445–15478404.89–1360700=14292721.31元
公司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14292721.31*25% =3573180.33元
綜上計算,公司在該轉讓行為中應向稅務局繳納的稅款合計為1555115+186613.8+16445+15478404.89+ 3573180.33=20809759.02元
投資公司從該轉讓行為中獲得的收益=14292721.31*(1–25%)=10719540.98元
方案二:以土地使用權出資
因存在稅收優惠政策,以土地使用權出資可以免交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因此只涉及印花稅和企業所得稅。
印花稅=32890000*0.05%=16445元
企業所得稅 =(32890000-16445-1360700)*25% =7878213.75元
投資公司從該出資行為中獲得的收益=(32890000-16445-1360700)*(1-25%)=23634641.25元
比較方案一和方案二可知,方案二的出資行為可以使投資企業獲得較多的收益,繳納較低的稅費;方案一的轉讓行為企業獲得的收益要少很多,而且要負擔大額的稅負,幾乎占轉讓收入的60%,公司收益只剩下了收益的三分之一,在方案一的轉讓行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稅務局,公司只有少量的現金流入企業。
稅負對于投資企業而言,在成本管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投資決策的失敗,所以投資企業應在投資決策以前充分考慮稅負的高低,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選擇投資時機,正確選擇投資方案,以實現公司財富的最大化。
結束語:企業是營利性組織,其出發點和終結點都歸結為營利。企業一旦成立,就必須要生存、發展、營利,因此企業的目的可以概括為生存、發展、營利。企業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從多種納稅方案中進行科學合理的事前選擇和規劃,利用稅法給予的對自己有利的可能選擇或優惠政策,選出合適的稅收方法,從而使本身稅負得以延緩或減輕的一種行為,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一種行為過程。其外在表現為可以使企業納稅最少、納稅最晚,為企業贏得利潤以及現金流。
(作者單位: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