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圭
論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成本的影響因素
何圭
本文在結合財務困境成本的定義、構成以及自身實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簡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成本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以便為相關人士參考。
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成本;影響因素
上市公司指的是所發行的股票已獲得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并符合相關規定而得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部分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不平衡,管理者投資決策失誤等,均給上市公司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從而使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嚴重時,甚至導致上市公司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受到特別處理。
1.上市公司特征因素
首先,資產流動性。為了恢復資產的正常流動,緩解、解除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而出售當前資產是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后普遍采取的應對措施,而上市公司資產流動性又是決定上市公司在陷入財務困境時所出售資產所得報價高低的關鍵因素,與財務困境成本呈負相關關系。其次,資產專用性。資產專業性指的是為了支持或達成某項特定交易而將某一具有耐久性的投資資產以低于其內在價值的變現價值作為其他用途,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資產專用性與其變現價值呈正相關關系,因此,當上市公司所生產的產品急需專業化與專門化服務時,其清算成本將較高。最后,上市公司規模。安德雷德和卡普蘭為有效探究上市公司規模與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成本間的關系,曾以多家高杠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經研究發現,在不考慮稀釋效應的基礎上,上市公司規模與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成本呈負相關關系,即:上市公司規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在陷入財務困境時,其更易高效地完成債務重組方案,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成本。
2.債務特征因素
首先,債務融資能力方面。債務融資能力即為上市公司在面臨資金周轉問題時能夠及時收回債務資金的能力,具有直接的可觀測性,且主要隱藏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中。一般情況下,債務融資能力主要體現在尚未動用的信貸、良好的銀企關系以及舉債水平是否低于警戒水平方面。其次,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產品特征方面。上市公司結構的復雜性使其在陷入財務困境時,很難將上市公司、相關債權人以及有關利益人的意見或債務契約重組方案進行統一,這在極大程度上延長了財務困境時間,最終導致困境成本增大。此外,就上市公司而言,其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越具獨特性,其清算成本也就越高,主要體現在與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利益關系的顧客、供應商以及雇員等人員的價值關系中,因此,產品特征亦是導致上市公司出現財務困境成本的影響因素之一。最后,債務期限結構與債務優先結構方面。由債務期限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價值,即通過直接影響企業內的投資行為、債務成本以及債務償還計劃等間接影響整個企業的價值,因此,企業在對相關債務進行選擇時,必須慎重;而就已頻臨破產的上市公司而言,事先采用不同的債務優先結構均可直接影響到企業破產時的求償權、控制權以及稅收等,例如,公司宣布破產后,其資產將會被相關部門按照求償權的優先順序給予一定賠償。
3.上市公司治理因素
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后,其降低困境成本的最佳途徑即為有效加強并提高重組效率,但是,在實際重組過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為重組工作中的主要操控者(上市公司主要管理者)在進行重組策略選擇上的隨意性提供了一種代理機制,從而有效分散了代理沖突。此外,董事會作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頂級管理層,其存在與得以正常運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1)最大限度規避或降低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幾率;(2)當上市公司不幸陷入財務困境后,可快速并及時地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重組方案,以此緩解或解除財務狀況。
1.上市公司自身方面
首先,不斷提高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主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重視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主導產品的同時,還應著重加大對其的投資力度,主要包括:資金投資力度、技術研發力度以及市場宣傳力度等,并根據市場的動態變化與需求,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與產品質量,并制定相應的產品結構,以此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其次,加強對成本與經營費用的管理。公司除了可以通過市場變化趨勢,正確預測主要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動,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外,還可以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來降低人工成本,或編制行之有效的費用預算對實際成本費用進行實時監控等。最后,降低行業經濟狀況對上市公司產生的方面影響,即上市公司必須立足當下,對市場變化趨勢、同行業產品生產技術以及同類產品的競爭狀況進行有效預測與判斷,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以此應對外部環境因素對自身上市公司的影響。
2.相關利益者方面
(1)股東方面。對于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可酌情向其投入一定資源,可有效改善該財務困境上市公司資金短缺現狀,有利于其恢復經營與盈利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該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其生產效率,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經濟收入;此外,上市公司股東亦可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直接幫助財務困境上市公司提高資產質量,從而脫離財務困境危機,即以優質資產置換劣質資產。
(2)債權人方面。當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時,相關債權人一方面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該上市公司的債務進行一定重組,例如,延長還款期限、減免債務以及進行債權轉股權交易等,另一方面可通過資抵債的方式獲取自身所需資產,以此減輕該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債務壓力與償債壓力。
3.上市公司管理者方面
上市公司管理者在制定相關的財務決策或重大經營決策時,一旦脫離市場實際情況,導致決策失誤,即可導致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因此,上市公司管理者必須在立足于當前市場及上市公司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制定。當上市公司不幸陷入財務困境局面時,必須對上市公司管理模式進行及時調整,即:進行人員重組、提高相關管理層的管理能力與管理執行力,并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管理方式等,以此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并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點且十分符合自身上市公司發展的管理模式,從而使上市公司能夠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
導致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并使其財務困境成本增加是由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當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后,其經營狀況與資產結構將發生重大改變,因此,上市公司自身及相關利益關系人均應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重視行業市場變化與上市公司自身的財務周轉狀況,以此規避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或降低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幾率。
[1]王翔,楊慧.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成本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財金研究,2011(22):52-54.
[2]張宏凱.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成本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經貿,2014(11):204.
(作者單位:岳陽興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