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科文
研發制造型企業的全流程成本管理研究
黃科文
本文通過對研發制造型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壓力下所面臨的成本困境進行研究分析,從研發制造型企業的特點出發,結合全流程成本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研發;全流程;成本管理
隨著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更加復雜,市場風險不斷加大,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使得成本的地位日益凸顯。近年來各項資源及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導致很多制造型企出現利潤率不斷下降的狀況,這表明我國制造型企業已經進入了高成本的微利時代。可以說研發制造型企業已經進入了全流程成本管理時代。所謂全流程成本管理,就是從企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階段開始對產品成本進行策劃,結合產品材料采購降本,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進而使企業產品成本最優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過程。
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許多企業管理層對成本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更沒有實質性的行動,成本管理往往僅停留在財務管理層面,沒有上升到企業管理層。從大部分國有企業來看,往往以提高產值為核心,企業領導人只關心如何多出產值,擴大銷售;而對于產品成本的降低、費用的節約則考慮不多。企業經營戰略上注重如何把規模做大,關心銷售的增長,擴大市場份額,而成本管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些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粗放,核算不精細,也不提倡全員參與成本控制;沒有系統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控制手段,即使有,也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2.尚未有全員成本控制意識
當前很多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僅停留在成本費用預算和核算,沒有上升為企業全員參與及全流程的成本控制。企業員工成本控制意識淡漠,大部分的員工認為成本是財會人員的事,與自己沒什么關系。事實上,成本管理能否取得成效與企業員工的參與度相關。參與度高,成本控制力度大,效果好,反之亦然。縱觀一些企業的成本管理,往往存在就成本而控制成本,沒有從全局的角度來看問題,忽視了最主要的人的主觀因素和其他較為隱蔽的因素,往往使得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3.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數年企業仍以傳統的完全成本核算方法來計算成本。無論產品加工難易程度、制造環境要求的高低,都按一個費率標準來分攤制造費用,這必然造成成本信息的扭曲。最終導致費用分攤不合理,成本核算數據不準確,也由此導致間接費用責任不清。尤其是當前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支出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使得很多不可控的間接費用無法找到相關責任并施加必要的成本控制。所以產品成本數據的相關性、真實準確性得不到保障,也就不能使企業的成本控制做到有的放矢,更談不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正確合理信息基礎。
4.成本控制未深入研發設計領域
傳統的成本控制往往僅限于制造成本的控制,很少將成本控制的領域推廣到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在研發設計階段對成本進行控制具有先天優勢,因此產品設計應該是研發企業的主要成本控制手段。因為通過優化設計,可以使產品用料更少,體積更小,重量理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利用材料替代,可以使產品成本更低;通過優化工藝,可以使工時更少,費用更低。因此,研發制造型企業成本控制需從生產整體流程入手,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分析,而目前企業在這方面的關注還不夠。
1.重視成本管理,樹立現代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是企業提高經營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企業能夠發展壯大的基礎。加強成本管理,練好內功,才能從容應對復雜的外部市場環境。首當其沖的是樹立較為系統的成本管理理念,必須將成本管理作為一項關系全局的系統工程來推,系統地研究分析成本對象、降本目標和實施方案。當然企業管理層的決心和意志至關重要,管理層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成本理念的樹立決定了企業成本管理的成敗。企業管理層必須積極倡導和大力推行,把成本管理提升到與業務發展同樣的地位,建立起先進的成本管理文化,在公司內部建立面向全員的全流程的成本管理理念,并使之落到實處才能取得成本控制的實效。
2.倡導全員參與,推進全員降本
要想成本管理能夠取得實效,僅僅只是重視還不夠。由于成本管理涉及范圍廣,必須動員全體職工,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全員參與成本管理。通過成本意識及成本壓力現狀的宣貫,將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傳遞到每個員工身上,使員工在感覺到成本壓力的同時,化壓力為動力,主動采取措施,想辦法、獻智獻策,為企業降低每一分每一厘的成本,努力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如果能夠充分發動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和一線職工,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成本管理,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成本控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企業需要將成本指標列入職工薪酬計算考核的標準,使員工薪酬與企業的全面發展、效益提高相結合。
3.引進先進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首要任務是核算產品成本,提供較為準確的成本信息。作業成本法是結合了現代生產管理,符合產品成本構成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正了過去成本核算由于產量高低、制造工藝復雜程度等因素而造成的成本數據不實現象。作業成本法計算出來的產品成本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產品成本與其所耗費的資源之間的內在關系。作業成本法以作業作為成本核算的最基本單位,在制造費用等間接成本的歸集和分配上較為科學,其結果也更能夠反映產品的實際成本。
引進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將成本數據與企業的供、產、銷以及科研緊密的聯系起來,形成聯動,以成本數據來指導生產、采購、銷售和科研,改變以往各部門不關心成本、不參與成本控制的狀況,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提供精確的成本數據,有的放矢的開展成本控制,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4.推行產品成本策劃
據相關研究統計數據,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已經確定的了產品80%左右的成本,這也說明在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越是在其業務流程的上游進行成本控制,其效果越明顯。針對這一理論,在現實的產品研發中,可以采取產品可行性分析、目標成本管理等措施。通過對產品的可行性分析,降低企業經營風險。通過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進行盈虧平衡分析,控制經營風險,確保企業盈利目標。
使用成本策劃必須在設計階段明確設計成本并對設計成本進行分解、落實。研發企業推行成本策劃可以使用目標成本法,即利用“產品的設計成本=目標市場售價-企業目標盈利”這一公式來確定其設計成本。在明確產品的設計成本后,就需要企業綜合考慮相關影響因素來分解和實現,包括產品的功能多少、質量水平的高低,以及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等。通過將設計成本逐一分解落實到各個采購、生產環節,最終達成設計成本。在研發產品的工程化過程中,可以利用價值工程、模塊化設計等方法,對產品制造成本進行控制,確保設計成本的如期實現。
5.建立采購全流程成本控制
企業在采購降本方面一般較為重視,但是筆者認為還應該建立采購全流程成本控制的理念。通常的采購降本只對采購的單一貨物或服務的價格進行降價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但是像可靠的產品質量、隨時可以供貨的響應速度以及優質的售后服務等也為我們降低了隱性成本。所以,我們在關注采購降本的同時,更要重視整個采購流程中的成本總額的降低。采購全流程成本控制不僅包括降低采購物料價格這一成本,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利益。僅僅降低某項成本而不顧及其他方面的反應,有可能引起其他方面成本的提高,從而導致成本總額的提高。所以,要從采購全流程的角度來權衡成本的降低,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
6.生產制造階段成本控制
生產制造是產品價值形成的主要階段,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也就是產品設計功能的實現過程。技術工人通過生產加工可以為技術部門的設計優化提供支持,通過技術工藝的改良消除不增值的作業,也就為企業降低了成本。這一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制造目標成本的設定,包括材料定額、工時定額等;產品作業成本核算則為成本控制和改善提供詳細數據;精益生產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耗費。制造目標成本定額是根據設計成本和制造水平確定的,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進行控制。同時,根據作業成本核算數據,進行作業動因分析,通過作業優化和改善,不斷降低成本。由于研發制造型企業研發生產周期較長,所以庫存備料較大,存貨金額較高,占用了大量資金;同時,產品技術升級、更新淘汰較快,較大的庫存極易產生跌價風險,同時也直接影響后續產品設計的優化。所以,企業必須建立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降低庫存,加快存貨周轉;同時注重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降低質量損失,有效控制產品成本。
綜上所述,現代研發制造型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研發技術和能力的競爭,同時也是產品成本的競爭。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新技術的重視和研發的投入,意圖利用某一種技術優勢獲得長期超額利潤的情況會越來越少。因此,對于研發制造型企業來說,基于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入庫的全流程成本管理勢在必行。
[1]胡敏,周雅美.基于企業價值鏈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會計之友,2012(25).
[2]李莉.目標作業成本管理模式的運用探析[J].會計之友. 2012(5).
[3]吳君民.企業不同競爭戰略下的成本管理設計[J].財會通訊,2012(2).
(作者單位: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