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波
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思考
方霞波
隨著政府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對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雖然與發達國家對公共衛生投入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逐漸縮小。我國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不斷增加,而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卻不高,人民群眾沒有切身感受到公共衛生資源的增加,效果收益體會不深,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強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益,是目前公共衛生領域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1.公衛預算編制人才不足,預算結果不科學不完整
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領域經費的編制預算是一項重要的、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掌握非常專業的公共衛生、經濟管理知識,必須安排具有一定的公共衛生、經濟管理知識的人才,同時投入必要的經費及時間進行編制。每一項的公共衛生經費的安排都可能不同于前一年,需要進行公共衛生學、經濟學的評價,才能進行下一年度的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編制。目前政府部門由于公共衛生學、經濟學的復合型人才缺乏,在進行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實際編制時,有些公共衛生單位存在簡單召集個別相關人員,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做一些簡單的調整,就將預算編制出來。如此簡單編制出來的預算,很難體現、也很難保證其科學性,使得編制的公共衛生經費預算不能真正指導下一年度的公共衛生工作,也不能體現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會導致年終突擊花錢或者由于經費不足而影響公共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
2.財政經費撥付時間滯后,影響公衛工作有序開展
目前我國公共衛生經費收支全部由政府統一管理,工作經費、人員報酬工資全部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按照國家財政經費撥付的有關規定,一般情況下政府公共衛生領域經費需要在當年人大會議之后獲得人大批準,有時也會有部分公共衛生專項經費需要到年底才能給予以追加。這種方式容易造成財政公共衛生經費撥付時間與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時間的不一致和不協調,如果不采取工作上的變通,勢必會不利于公共衛生機構公共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及其工作進度。對于緊急、特殊的公共衛生工作項目(如急性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處置)的經費到位不能及時,將會對科學、有序、規范的開展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處置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3.經費相關部門各自為政,溝通渠道不暢通不及時
在我國目前現行的財政、公共衛生體制下,各地公共衛生的經費管理部門、經費的使用部門是不同的兩個部門。工作經費的申請程序是,工作經費使用部門提出申請使用資金,經費管理部門批復同意后獲得工作經費。目前情況下,有時存在經費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對公共衛生項目的相關信息溝通不及時、信息溝通不充分,甚至有時由于多種原因造成渠道不暢通,因此造成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與公共衛生機構公共衛生項目的及時開展及進度不協調,嚴重的甚至有的時候存在經費長期滯留在經費管理部門,產生經費的長期閑置,不能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而公共衛生機構卻因為缺乏工作經費而正常的公共衛生項目不能及時、有效的開展,不能發揮公共衛生項目應有的作用,不能及時體現公共衛生的社會效益。
4.公共衛生經費缺乏監督,直接導致使用效率不高
有一部分公共衛生單位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對公共衛生知識掌握的不足,對公共衛生經費進行管理監督存在重視程度不夠、方法簡單以及監督力度不足的現象。對于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僅僅限于簡單的會計核算、看看會計報表以及簡單地資金支付等日常事務性的工作。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對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益全過程的管理監督,甚至有時僅僅履行表面形式上監督義務,經費支出的實質性意義上的管理監督沒有做到位。有些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單位有時甚至存在此下問題,因相關工作人員缺乏有關財政、公共衛生知識而沒有能力審查公共衛生經費的申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判斷該工作開展的必要性,不能有效、及時評估經費使用的合理性、規范性。為此造成了有些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實際上存在有名無實的現象,導致有些公共衛生機構存在公共衛生經費的日常使用中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規范的現象,而公共衛生經費使用不規范問題的存在務必直接引起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率的不高,甚至發生腐敗事件。
1.管理人員的經費管理監督意識不強
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缺乏對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意識,對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敏感性、自覺性不高。目前經費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是落實項目和經費,對經費的管理監督則不夠重視,因此也就不關注對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使用效率及使用效果。
2.公共衛生經費預算執行規范和標準有待健全
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編制是公共衛生項目正常開展的基礎,當然公共衛生預算的執行才是公共衛生經費管理的落腳點。當前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是經費預算編制,而沒有將重點放在有關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執行上,日常工作中存在經費預算與執行相互脫節的現象。由于經費預算執行規范和標準不健全,使得預算的執行有時存在不規范、不合理、使用效率差的情況。
3.公共衛生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存在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經費使用部門、基層衛生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一是由于公共衛生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偏低,很難招聘到高學歷的財務專業人才;二是有關部門沒有對公共衛生領域工作的財務人員系統開展有關公共衛生知識的培訓,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的財務管理能力及作用非常有限。
4.公共衛生財務績效考評機制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財務績效考核制度是提高公共衛生經費管理水平、經費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有些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使用經費的公共衛生機構已制定了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但是并沒有將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納入到日常公共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內容中來,有些相關公共衛生機構雖然將公共衛生經費納入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中,但是考核結果沒有與公共衛生機構相關工作人員的績效工資直接掛鉤,考核的效果有限,促進工作的作用不大。國家衛生部也開展過公共衛生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由于多種原因績效考核工作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目前績效考核工作已暫時停止。
1.加強公衛預算執行力度,杜絕執行中的違法行為
一般情況下公共衛生經費的預算分為編制和執行兩個環節。公共衛生經費的預算編制必須結合年度的公共衛生工作計劃,同時在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公共衛生工作相關的標準和規范,保障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此外,預算的編制還要分清主次,優先將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到重點的公共衛生項目中;同時要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和監督,必須嚴格執行預算。對于遇到特殊情況,需更改預算執行的,必須進行規范的審批程序后才能執行。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舞弊、挪用等情況,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堅決查處。
2.完善公衛經費管理制度,提高公衛經費使用效率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工作,對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由于我國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總體投入的公共衛生經費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一定的距離。如何將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好,不斷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更好的發揮社會效益,必須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的管理。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申請、撥付、使用的制度,使得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到使用都在陽光下運行,從制度上規范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同時應建立并實施公共衛生經費精細化管理制度,提高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的效率,取得更好的公共衛生社會效益,真正體現公共衛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同時也體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是很好的民生工程。
3.健全經費績效考評制度,同步實行績效激勵機制
衛生資源是有限的,公共衛生經費也是有限的,建立完善的考評制度是實現提高有限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要用有限的經費辦好公共衛生事業,有賴于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考評制度,以不斷提高公共衛生經費使用效率。首先是根據不同的公共衛生項目制定不同的考評指標,同時制定并實行績效激勵的機制,績效工資與考評指標緊密結合,獎罰分明;其次是將當年度的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公共衛生經費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持續改進完善預算的編制制度,不斷提高公共衛生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4.提高財務人員知識水平,加強公衛經費管理監督
公共衛生經費管理部門必須將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管理監督并重。加強公共衛生經費的管理監督,對財務工作人員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務必需要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公共衛生知識水平,使其成為復合型管理人才,才能將單純的記賬、會計核算的財務人員轉變為公共衛生財務管理的人才。在工作中財務工作人員要主動學習、掌握公共衛生知識,了解公共衛生工作開展單位情況,真正實現有關財務工作人員參與到公共衛生經費使用、管理中來,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公共衛生經費全程的管理監督。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公共衛生財務人員的財務知識、公共衛生知識的培訓,強化公共衛生財務人員的隊伍建設,為我國衛生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務保障。
5.保證公衛經費的時效性,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公共衛生經費經費管理部門對于公共衛生經費的撥付時間必須與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時間保持一致,才能為公共衛生機構開展公共衛生工作提供有效的財務、后勤保障。公共衛生使用單位才能可以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在遇到食物中毒、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及時撥付經費,可以更及時的采購有關傳染病防控物品及設備,從而及時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及時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使公共衛生事業的進步惠及人民群眾。這才是公共衛生經費的價值所在。
我市衛生行政部門與財政部門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對公共衛生基本工作的要求,結合當地公共衛生工作實際,組織財務、衛生管理、公共衛生業務人員確定日常公共衛生工作內容、公共衛生專項工作、公共應急事件能力儲備等公共衛生工作,同時將公共衛生工作分解落實到各有關衛生單位。年初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公共衛生工作責任書,明確公共衛生工作承擔單位的任務與責任,并制定明確的工作任務考核指標。根據公共衛生工作的開展需要,確定公共衛生經費總額,年初預撥付70%工作經費,年底組織財務、公共衛生業務考核工作完成,依據工作完成情況,補發公共衛生經費。同時建立應急事件經費制度,完善依據事件經費的申請、使用、考核機制。工作機制公開、透明、操作性強,方便有關公共衛生單位遇到突發事件時的經費申請、使用,有利于公共衛生單位對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的防控處置,有效提高公共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三年來,我市的公共衛生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公共衛生業務工作評估中,均取得優秀的成績。有關單位的公共衛生經費管理使用審計無違規違紀現象發現。我市建立公共衛生專項經費使用管理機制的實施,得到了浙江省財政廳、衛生和計生委領導的好評,并在全省推廣。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J].中國勞動保障,2009.
[2]馬芬,王麗,李輝.健康管理與可控的健康危險因素[J].疾病控制雜志,2007.
[3]萬泉,翟鐵民.2007年我國部分地區來源法衛生總費用分析[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9.
[4]傅書勇,孫淑軍.我國衛生總費用與GDP關系的研究——基于回歸與ARMA模型的實證分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5]陶春海,劉小瑜.中國衛生總費用核算體系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9.
[6]馬雯斕.試論如何有效地加強衛生經費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4.
(作者單位:波浙江省麗水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