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幾點思考
何 芳 (江西省上饒縣教育體育局 334100)
“多讀書”是做好“主題閱讀”的必要前提。主題閱讀是一種針對同一主題,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大量書籍的方法。由于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讀相關內容可以有效加深記憶,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主題思想,所以,閱讀量的大量增加可以為開拓學生的視野提供有效的幫助。“讀好書”是做好“主題閱讀”的有效保障。“多讀書”固然重要,然而真正發揮書籍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讀好書”就是“定海神針”了!在如今這個高科技信息時代,各種主題書籍、文章的獲取途徑已經打破了傳統規律,網絡、報刊、雜志、出版物等,其文化底蘊能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也值得商榷。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引導學生“讀好書”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如何真正發揮“主題閱讀”的作用,有效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提高閱讀效率,積累知識,拓寬視野呢?對此,我對“主題閱讀”做到如下思考。
主題閱讀 有效性 思考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會讀書”——在有幸聆聽了陸恕老師做的有關“主題閱讀”的專題講座后,我對“主題閱讀”有了全新的認識與思考。
首先,主題的提煉與確立。主題可以是一種思想,也可以是一種情感。主題是一面旗幟,是兒童眼里的一個世界。有主題的閱讀,與隨意讀,泛泛而讀,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它保證了閱讀內容的高品質。教師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主題,往往能夠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相反,違背意愿的閱讀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厭煩心理。
對于主題的確立,我認為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要以“激揚向上,自信人生”為基調,或充滿哲理,或充滿愛意,或充滿遐想,或謳歌生命、和平等,因為充滿正能量的主題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讓學生在陽光大道上茁壯成長。二是以“真”為第一要義。真者善也、美也,真的文章、真的文字一定能撥動兒童的心弦,同兒童情感、心靈對接。
而主題的構成既要體現傳統文化又要兼顧時代氣息,因此,主題的確定范圍很廣闊。一是歷史的經典。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教師可以通過這類閱讀讓學生了解、熟悉、正視祖國的歷史,對國家產生自豪、保衛、建設、愛護的情感。二是時代的熱點。如有關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新興科技等的話題,其會讓學生更加接“地氣”而不是脫離社會、生活在自我中。三是社會的焦點。如有關戰爭與和平、人際交往等的話題,其讓學生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到自己作為新一代接班人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為主題的確定還應該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盡量選擇相對熟悉的主題來做專題閱讀;二是盡力選擇相對較小的主題,不要太過于空泛。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確保主題閱讀的有效性。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鄰家有孩初長成,父母經常讓他閱讀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書籍,一日,母親駕車時和乘車人不停交談,孩子立即提出:“請開車時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保證行車安全!”雖此小事,從中我們可見接“地氣”的閱讀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陸恕老師曾經把“主題和課文”比喻成“藤和瓜”的關系。他認為: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一篇篇課文好比藤上的瓜。“藤”是所有“瓜”的根。一個單元只有一根“藤”,但是,“藤”上的“瓜”卻很多,而且各具特色。教學時,教師要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整體施教。教師要以單元主題為核心,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閱讀教學。這也對我們教師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把主題閱讀和課文教學等有機結合起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陸恕老師列舉的一些凸顯主題閱讀成效的新型教學法(課型)也讓我覺得茅塞頓開,如“以文代文課型、展示分享課型、一讀解千愁教學法等。教師首先自己必須飽讀詩書,才能在和學生的相處中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人格魅力。
教師如何根據不同的閱讀主題、不同的課文類型、不同的學生對象選擇或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呢?這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徑是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那么,如何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這也正是每位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朗讀是語文教學當中最簡單、最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然而,如何有效利用這一手段來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卻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探討。朗讀方法林林總總,教師要結合每篇課文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最有效、最容易被學生喜愛和接受的朗讀方法。近日,我聆聽了一位語文教師關于《再見了,親人》的課堂教學,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朗讀方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播放志愿軍進行曲錄音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雄赳赳,氣昂昂”的樂曲聲中感受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教師在朗讀設計中讓學生首先默讀每一個自然段,讓學生默默進入文章的情感世界中,緊接著指導學生齊讀、分組讀、分角色讀、接力讀等。學生在各種朗讀中層層遞進,深刻體會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誼。
總之,在主題閱讀的實踐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幫助他們尋找閱讀的樂趣,讓學生逐漸完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轉變,讓有效的主題閱讀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豐富、均衡的營養,為學生的未來鋪墊精神基石。
(責編 喬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