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華
小學教育的新課程標準出臺,要求注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基本責任。在注重教書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教學內容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德育教學是重點教育內容,關乎到小學生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實施細節德育教育,不僅能夠突出德育特色,還有助于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發揮時效性。
小學德育教育中,要實施細節教育,就要對德育教育的細節進行分析。
小學教育都是按照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內容而展開的。德育教育目標可以根據該內容加以確定,并從德育教育的角度將教育目標進一步細化,作為課堂教學內容[1]。比如,要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習慣,具體的內容包括;學習、品行、健身、勞動、知識的探索等等幾個方面。學??梢栽诖嘶A上編制小學生德育教育基本內容,并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將各項內容落實。以做到理論教育與實際教育的有效結合。
德育教育的主體是小學生,所以,對德育細節的確定,要參考小學生的意見。教師要與小學生充分溝通,包括小學生的生活習慣,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認識等等。德育教師將溝通內容進行總結,將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內容提煉出來,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就會在討論中有所明確。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做出評價,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被人所認同的,引導學生再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2]。
要使德育教育常態化,就要將教育內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校園中樹立小主人品牌,讓小學生做校園的小主人、班級的小主人、家庭的小主人、自己的小主人,每一個小主人都有自己應該履行的職責。小學生只有通過踐行這些職責,且符合所制定的標準,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小主人[3]。比如,發現班級值日效果不好,值日生并沒有按照班級規定在上課之前完成值日工作。教師就可以圍繞著班級衛生問題開展小主人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將值日生職責寫在黑板上,問小學生:“請同學們看一看,哪些是自己已經做到的,哪些是自己沒有做到的?”小學生普遍喜歡忘事,對值日生需要做哪些事情總是會忘掉一些。當教師發問時,就會重視自己所沒有做到的。比如,早晨清掃的垃圾沒有傾倒,當天值日生就會恍然大悟,下課之后會主動地將垃圾倒掉。另外,教師還要強調,班級的衛生人人有責,要求每一名小學生都要注重衛生。只有處于清潔的環境,才能夠健康成長,有助于培養小學生養成注意衛生的習慣。
開展班級明星評選活動要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緊緊抓住小學生的興趣、個性以及日常生活習慣。評選的模式要以活動為中心展開,活動形式要呈多元化,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吸引小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使得明星評選活動不僅能夠擴大教育力度,而且還發揮輻射效果[4]。
比如,教師組織開展班級明星評選活動,評選標準要圍繞著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確定,包括:端正學習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端正、待人有禮貌等等。每一項標準都是10分制。學生可以自我推薦,也可以同學推薦,然后根據學生評價為這名學生打分。對分數居于前10名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并將他們的典型事例寫在板報上。隨著學生將德育教育評價作為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就會積極努力地完善自己,相應地自我糾正不當行為。班級因此就會形成良性的教育環境,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效應。
班級明星評選活動不僅能夠對小學生進行評價,也是對教師的評價。小學教師只有做到為人師表,才能夠對小學生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利用班級明星評選,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也會體現出來,教師因此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教育工作效果,并激勵自己繼續努力完善細節教育。
綜上所述,小學生德育教育看似平淡,卻關乎到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教師要注意觀察小學生的每一個細節,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待人接物等等,以作為德育教育的參考。一點細節,就是一點資源,要能夠將挖掘出來的細節融入到德育教育內容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教育活動,將學生的這些細節融入到活動中,讓學生自主地確定自己正確與否,然后自覺地糾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1]王曉婧.關注細節,促進校本德育特色創建與反展[J].教育科研論壇,2012(06):68-69.
[2]鄧涵健.細節決定成敗——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細節教育[J].小學教學參考,2013(03):90-90.
[3]蔣玲紅.細節·體驗·快樂:“快樂德育”的校本踐行[J].教師,2011(24):16-16.
[4]王小芳.小學細節德育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78-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