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燦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鄭州 450015)
專業實習是高校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積累社會工作經驗的重要舉措。因此,為了提高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建立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必不可少,同時實習基地的建立也是高校專業實習教學的有力保障。
(1)利于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通過實習基地的實習鍛煉,了解專業實際工作情況,既能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為以后踏入工作崗位做準備。
(2)可促進高校學生實習工作規范化。建立比較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制訂有關規章制度,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對實習的項目和內容進行全方面的計劃,加強對實習基地的規范管理,為學生專業實習提供了保證,可促進高校將學生實習工作步入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3)可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學生在畢業前,通過專業實習積累工作經驗,而且在實習基地的實習工作,也為學生和單位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交流的機會,有些實習單位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學生會提供應聘機會,會被實習單位直接招聘錄用。這樣既學習了專業技能,又提升了實習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可密切學校與社會實習基地的關系。實習基地建立后,學生在實習基地工作,一方面可以增進實習基地與有關院校的密切聯系,以及業務與教學的交流;另一方面實習基地工作人員與院校教師也能相互學習和交流,并且可以合作開展科研攻關,進行科技項目的協同創新。
實習基地建立有4個原則:①專業對口原則;②多樣化原則;③長期性及穩定性原則;④合作雙贏原則。
實習基地的建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高校與實習單位建立良好的溝通,然后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專業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的建立可采用如下兩種方式:①實習基地對外掛牌,可以保證實習基地的長期性、穩定性;②有些實習單位在建立學生實習基地時不宜對外掛牌,但高校可與實習單位簽訂相關的實習協議,明確實習單位與院校的合作期限、實習指導老師的選定、實習工作職責以及實習工作具體安排等,以保證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規范性、穩定性。
(1)確定實習任務、目標,組織和協調學生實習,處理學生在實習期間發生的特殊情況;安排具體實習工作,主動與實習基地聯系、溝通,落實好每一位學生的實習單位、實習項目及內容,并做好相關實習監督、考核等工作。
(2)創建實習環境和選聘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實習基地的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實習效果、實習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實習指導老師的職業素養也影響著學生的實習效果及質量;還有學校和實習基地對學生實習的具體要求,實習過程的業務指導,實習效果的客觀評價等。
(3)參加實習的學生要自覺遵守實習基地的紀律和有關規章制度;尊敬實習單位員工,服從實習指導老師的安排;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主動學習專業技能;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與實習基地指導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實習內容及工作要求;同學之間相互借鑒好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實習任務。
①制訂實習計劃,明確實習任務。學校根據年度教學計劃,安排實習任務、確定實習內容、制訂實習計劃;②在組織學生實習的過程中,院校實習老師應定期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與實習基地指導老師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學生的實習質量;③實習工作完成后,實習基地的指導老師要根據學生實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實習鑒定,評價學生的實習表現。
(1)建立健全實習規章制度。實習規章制度是提高專業實習質量的根本保證,學校應與實習基地一起探討建立健全學生實習的有關規章制度,如實習學生的管理辦法、實習指導老師的選聘辦法、實習檢查監督的辦法、實習指導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實習指導人員的獎懲制度、實習總結評價的辦法等。通過制訂和實施實習工作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專業實習工作。
(2)建立實習檢查監督機制。建立檢查監督機制是提高實習質量、規范實習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措施。在實習過程中,實習指導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實習工作進行檢查監督,每周召開一次實習工作總結交流會,實習結束后召開實習總結大會,對實習工作進行總結、評價,對實習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對實習中存在的不足予以批評指正。學校實習帶隊老師要定期來實習基地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實習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為學生順利實習、提高實習質量排憂解難。
(1)傳統專業實習模式難以維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的實習基地模式在消退,學校與實習單位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實習單位不再單方面地為學校提供實習服務。以往實習單位在接收學生實習的過程中,往往是單方面付出,積極主動性不高,有學生來實習就隨便給個工作完成了事。況且有些企業工作任務重、職工少,認為安排學生實習會影響正常工作,對學生來單位實習往往不感興趣。因此,專業實習工作較難得到實習單位的積極配合。
(2)“放羊式”實習模式效果欠佳。由于學生人數多,實習單位少,學校集中安排專業實習有困難,因此學校允許學生自主安排實習,這種“放羊式”的實習模式使實習工作沒有統一的管理。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人員分布在全國各地,實習單位五花八門,有的實習工作內容與專業不相關,有的學生是因為有比較高的報酬才去實習,不符合專業實習的要求。因此,學校對實習工作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實習效果不理想。
(3)缺乏完善的實習質量評價。大部分學校在學生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提供實習總結和指導老師的實習評價,但是對實習的效果卻沒有一個完善的評價指標。實習指導老師只是定性的、恭維式的評價,學校很難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學生的實習成果沒有得到科學的評價,實習也就是一種形式而已,這樣的實習工作對學生專業實踐經驗的鍛煉沒有實際幫助。
3.2.1 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對口實習管理模式
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對口實習形式,能夠使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更好地相結合。相關實習單位可根據本單位人員的空缺與需求,主動與學校聯系,學校把實習基地提供的不同崗位告知給學生,學生結合自己的就業意向及興趣等,確定實習單位。同時,實習學生的選拔也可以由學校的專業老師來確定,老師根據學生的專業成績和課堂表現等來,推薦優秀的學生到實習單位實習。實習單位根據崗位的不同情況合理分派學生,根據單位需求來著重培養實習學生,組織實習任務。實習結束后,實習單位根據實習學生的個人表現及工作態度等,確定符合本單位崗位需求的學生入職本單位,并簽訂三方就業協議。這樣,通過實習與招聘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需求與實際相結合的要求,能夠選拔出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畢業生,既完成了學校實習工作的任務,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增加了實習學生的就業機會,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對口實習管理模式的優勢。
3.2.2 個別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實習基地建立后,為充分發揮實習基地的作用,學生的實習管理可以采取個別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個別實習是指實習基地建立后,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課程學習情況,向學校提出到實習基地實習的申請,實習基地根據申請情況安排學生實習。對于學生的個別實習,學校與實習基地都要按照有關實習制度嚴格管理,不能流于形式;集中實習是指根據學校的實習要求,在期末進行統一的集中實習,時間一般在1~2個月。集中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基地集中管理,實習任務明確,實習時間集中,實習內容系統完整。個別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了實習基地的作用,自由安排實習時間,讓實習工作的開展更加順暢。
3.2.3 實習效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實習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其效果的測評是多方面的,僅憑一份實習報告不能得出客觀的評價,應該考慮整個實習過程的監控。因此,專業實習效果評價應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定性評價是指實習指導老師和實習單位,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實習任務完成情況,直接對學生的實習做出定性結論的評價,定性評價主要通過實習報告、實習評語的形式進行;定量評價則是對學生的實習確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并賦予相應的分值,根據實習學生的平時表現來選取評價指標不同的分值,通過對每位學生相應評價指標的分值進行統計分析,來進行定量評價。對實習效果的整體定量評價,主要體現在對實習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與實習單位的評價。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習效果做出綜合評價。
(1)對實習學生的評價可分為實習中期、實習中單個項目結束時和實習結束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學生的出勤狀況、工作態度、業務技能、紀律表現、工作完成情況等,同時給出書面的評價和建議。院校實習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通過學生的考勤、在實習基地的表現和完成的實習日志總結,以及實習基地指導老師的相關反饋來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進行同學間互評,在同一個實習單位和同一指導老師的同學間可以互相評價。評價的形式為實習座談會和填寫評價指標分值兩種方式。對實習學生的評價指標見表1。

表1 對實習學生的評價指標
(2)對院校實習帶隊老師的評價,主要包括實習活動組織的積極性、實習工作的計劃性及系統性、實習項目與專業的對應性、付出的時間與精力等。主要通過實習基地和學生對學校實習帶隊老師進行評價,需要寫出書面的評價及總結。評價結果可以作為以后選派實習帶隊老師的依據,也可作為實習帶隊老師評先、評獎的依據。對學校實習帶隊老師的評價指標見表2。

表2 對學校實習帶隊老師的評價指標
(3)對實習基地的評價,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與學校專業實習的對應性、組織管理能力、實習指導老師的分配合理性、實習環境、實習環境軟硬件建設等,對實習基地的評價還包括對實習基地指導老師的評價。學生對實習基地的評價提交給學校,學校可以將有關評價意見反饋給實習基地,為進一步改進實習環境及管理提供參考。對實習基地及實習指導老師的評價指標見表3。

表3 對實習基地及實習指導老師的評價指標
總之,高校專業實習是專業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專業教學的質量,對高素質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不斷改進專業實習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性實踐,將有利于提高高校專業實習的質量,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1] 關虹.簡論省級檔案館建立檔案教學實習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檔案學研究,2000(3):36-37.
[2] 孫軍.樹立學生導向的專業實習理念——美國高校檔案學專業實習規劃的啟示[J].檔案與建設,2013(1):19-22.
[3] 易美.高校檔案學專業實習問題探究[J].蘭臺世界,2010(14):33-34.
[4] 郝林毅,覃峰,何壯彬.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實習基地運作及管理模式探討[J].廣西教育,2012(3):164-165.
[5] 隆平,陳志雄,夏豐.高職生實習實訓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6,27(2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