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陽(永貴五鳳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 畢節 551700)
國外煤礦安全管理對國內礦難的啟示
孫雪陽
(永貴五鳳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畢節551700)
摘要:煤炭工業作為能源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目前,我國煤炭產量占據全球第一,然而,在煤礦安全管理當中,雖然采取相應措施,然而事故發生率卻遠高于歐美等其它國家,事故多發的情況仍舊難以改變,給生產及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本文在對國外煤礦安全管理加以借鑒的基礎上,結合國內礦難的特點,分析解決礦難問題的啟示。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啟示
1.1監察機制十分嚴格
(1)美國監察機制。美國安全監察機構是獨立設置的,在煤礦生產中,安全監察員與企業沒有任何隸屬關系,需具備現場工程師資格方可上崗。各地的安全監察員需每兩年進行一次輪換,每年進行一周的進修,一旦發生3人以上的事故,必須由其它調查員對事故進行勘察,勘察中,當地監察員不得干預,從而保證執法過程的嚴格進行。
(2)德國監察機制。為了能夠使煤礦生產能夠得到安全管理,德國建立起四層監督機構,從大到小分別為企業經濟能源與交通部、礦山與能源管理處、安全監察部及煤礦行業協會。這些機構層層遞進,對煤礦安全生產實施監督,從而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協調處理,從而做到對生產中出現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避免事故的發生。
1.2安全法制十分完善
(1)美國的法制。美國在對煤炭行業進行管理時,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早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這段時間內,由于技術及管理方面較為受限,因此美國煤礦在生產過程中,也造成事故頻發。為解決這一問題,1910年,美國成立了礦業局,來對安全生產方面問題進行研究。1913年成立勞工部,對安全生產進行管理。20世紀中期,美國政府采取通過法律措施,來對煤礦生產進行監督與管理。1969年,美國政府制定出美國歷史中最健全及嚴格的煤礦生產法規《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從而大大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因此在20世紀后期,美國沒有一場3人死亡以上的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2)南非的法制。上個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南非煤礦在生產中,頻繁出現事故,造成數千人死亡,在這種局面下,當時南非政府,組織大批專家,對礦難的特點、原因及性質做到了詳細的評估與分析,并在煤礦安全生產立法上進行了加強,從而做到對生產的依法管理。在南非,若是存在非法煤礦生產,警察便會對違法者進行拘留,不然就會對警察的責任進行追究。因此,從這以后,南非煤礦生產事故頻發的現狀得到了控制,因礦難死亡的人數也大大降低,從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3上崗培訓十分嚴格
對于德國來說,煤礦生產的礦工,必須有三年以上礦山培訓經驗,方可上崗,并且在工作當中,還需對礦工做到定期培訓。對于長期沒有安全記錄的礦工,政府會給予一定獎勵。同樣的,在美國,從事煤礦生產的礦工,在培訓上,也有著嚴格的規定,甚至是煤礦經營者,都需要進行上崗培訓,并在工作當中需要完成定期培訓任務。
2.1體制建設不夠完善
雖然近年來,我國對煤礦生產的觀察管理力度有所增強,監察體制也得到有效的完善,然而,在實際應用當中,仍舊存在一些漏洞問題出現,從而造成違法者有機可乘。主要存在四個方面問題,一是對于各級政府機關與煤監局來說,在綜合及專項監察中,存在例行公事現象,并沒有將監察當作一回事;二是存在部分地方監察單位,與煤礦企業之間有著一定的利益關系,因此影響執法活動的嚴格進行;三是為了能夠提升工作業績,使得一些監管單位故意掩蓋事實;四是存在一些監察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在執法當中,有著一些腐敗行為的出現,從而使得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得不到保證。
2.2生產企業責任落實不到位
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的責任意識不足,從而直接造成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其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安全投入匱乏,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在煤礦安全質量、生產管理上有所投入,建立了標準化措施,并在生產條件上做出很大的改善,然而,仍舊存在一些企業,不能依照規定來提取安全安全費用,安全欠賬問題仍舊存在,從而給煤礦安全生產造成重多問題。二是管理較為混亂,由于一些管理制定僅僅流于形式,因而造成煤礦管理機構不夠健全,從而造成安全責任得不到有效落實,給煤礦安全管理造成巨大問題。三是專業型人才缺失,由于缺乏“人才強企”意識,使得一些煤礦企業缺乏專業的煤礦安全生產專業人員,加上企業主自身的知識與能力不足,從而使得企業在煤礦生產中,其安全與管理條件都得不到保障。四是存在一些企業,在人員培訓中,僅僅是走走過場,礦工安全意識不足、素質偏低、事故的頻繁出現,都是由培訓力度不足所造成的,很大企業在培訓時,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而沒有真實意義上去學習專業知識。
3.1完善煤礦安全的法制建設
不斷加大煤炭行業安全立法,逐步建立以《安全生產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為核心的礦山安全法律子體系。在執法監察機制上要有創新,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徇私枉法等腐敗現象的發生。例如在組織執法監察時,從不同的地域抽調專業監察人員及紀檢人員,對執法隊伍及被監察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約束等。進一步加大對安全生產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及提高工傷死亡的賠償標準。
3.2提升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重視力度的加強,近年來,煤炭行業發生諸多變化,大部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有所提升,安全生產現狀得到改善,企業實現精細化關系,礦工素質有所提升。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技術與管理比較粗放,在管理時,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指揮企業生產,因此造成一些安全生產事故仍然不斷發生。因此,對于煤礦行業來說,急需全面推廣一套可操作性、適應性強的管理模式,強制企業重視并實踐先進的精細管理,逐步實現從落后、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安全型管理的轉變,提高整個煤炭行業的本質安全水平。
通過對國外煤礦安全管理經驗的分析,我們得以得出,要想對我國煤礦事故多發現狀進行改變,就需要在法制、監察機制上建設與完善,通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將安全培訓、管理等相關管理制度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我國煤炭行業的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顧靜.基于煤礦安全風險成因的國家應對體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12).
[2]齊文宇,李純財.國外煤礦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與啟示[J].中州煤炭,2010(05).
[3]劉宇.煤礦事故人為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