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
淺論高校高層次人才黨員發展策略
李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學院,江蘇 南京210016)
近年來,高校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這些高層次人才為學校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作用。對高校的黨組織部門來說,要積極做好高層次人才的黨員發展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典范作用,影響和凝聚更多的先進力量團聚在黨組織周圍,使每一個黨員都能夠站立于時代發展的前列,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黨員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為如何推進高校黨的組織建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增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又指出了“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萬萬高素質黨員來體現”。高校作為高水平人才集聚數量相對較多的部門,近年來隨著國際化辦學程度逐步提高,在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方面走在了前列。高層次人才是指學術水平較高,科學研究成果突出,具有創新構想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發展成為國內外一流大學的關鍵因素和核心力量[1]。對高校來說,這些來自海外的高層次人才將會逐步成為學校教學、科研的一支生力軍。如何做好這些歸國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黨員發展工作,既是高校黨組織承擔的光榮使命,又是新時期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人才引進方面,控制學科一直積極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充分利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千人計劃”及其他國家級、省部級人才計劃吸引海外高端科技人才來南航工作,優化了團隊的人才結構,增強了團隊的科研創新能力,促進了控制團隊的國際化發展,擴大了我校控制學科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
如2006年,通過南航“錢偉長講座教授”計劃引進了英國格拉摩根大學的教授;2009年通過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引進了國際著名無損檢測的專家;2008年和2010年分別通過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和中組部“千人計劃”引進了兩位教授;并先后從香港、英國、加拿大、美國引進了多位優秀海外青年人才。這些海外的新鮮血液輸入到控制學科,將我校控制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際的最新研究動向緊密結合,讓整個學科的實力明顯提升,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各方面工作不斷發展,海外老師來南航工作后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或青年基金項目,為學科的科研項目申報和學術研究作出了積極貢獻。
2.人才培養方面,控制學科非常注重“本土”教師的培養,如本校畢業留校的年輕教師,他們雖是本校留校生,但在讀博期間曾是中國和法國聯合培養的博士,個別突出年輕教師還獲得國家優博的提名;這些青年老師都有著豐富的海外留學經歷,為控制學科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為進一步優化學院師資隊伍,促進學院師資建設工作,吸引更多已在相關領域嶄露頭角并具學術潛質的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培育其成長為未來的學術領軍人物,提升人才隊伍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學校制定了若干人才引進政策文件,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層次人才引聘暫行辦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資補充暫行辦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拔尖人才選聘暫行辦法》。在此基礎上,自動化學院根據學科發展實際情況,也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如《高端人才和海外人才引進暫行辦法》等。
通過一系列的人才培養、人才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教師的素質,提升了學科的實力,一支思想好、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逐步形成。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高校中排名17,充分證實了學科的實力。控制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的成果已直接轉化為教育生產力,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辦學質量逐年提高。
自動化學院在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在教學科研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引進人才發展成為黨員,充分利用他們的典范作用和“言傳身教”的作用,影響和凝聚更多的先進力量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使每個黨員都能夠站立于時代發展的前列,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們黨組織在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1.黨員人數少、比例低。目前,就高校而言,在已經歸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這支隊伍中,黨員人數偏少,且所占比例偏低。以自動化學院為例,學院目前在職在崗教職工189人,專任教師149人,其中自2010年以來共引進的海外人才為6人,其中僅有1人為黨員,另外1人在學校期間剛剛發展為黨員。鑒于此,學院在人才引進過程中,重視對人才的思想素質考察,如2014年1月至5月,學院有意向聘請海外人才4人,其中黨員為3人。
2.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高層次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學術骨干,對高校黨的工作缺乏全面認識和了解。究其原因,除了這些教師把科研業務發展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外,黨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力,黨組織的工作方式方法比較傳統、對高層次人才黨員發展工作不夠重視及缺乏創新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響。
針對高層次教師群體呈現出的健康、積極、理性、務實的政治心理特征,學院黨委在思想教育和組織培養等環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斷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1.加強與高層次人才的密切聯系,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引導他們加入黨組織。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人才的貢獻。因此,要深刻認識到做好在“三高”人才中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立“三高”人才個人檔案,由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等與高層次人才聯系,親自做優秀人才的組織發展工作聯絡人,對那些已經表現出一定入黨傾向的高層次人才要積極給予鼓勵、受護、引導;對還沒有提出入黨申請,但思想素質好、工作表現突出的人,要主動出擊,加大教育引導力度,主動與他們談思想、談工作、談生活,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進他們對黨的理想和信念的認同感,啟發大家的入黨愿望,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2]。
2.轉換黨員的教育方式,增強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比如利用老教授、有權威專家的優勢,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發揮一些老黨員專家、學者的影響力,發揚以老帶新的光榮傳統,鼓勵他們在對學術帶頭人進行業務指導的同時,注意引導和幫助他們提高政治素質,促進他們業務與政治同步發展。
3.堅持從學院教學科研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這些學術帶頭人的業務工作特點。如:科研業務忙、工作負荷重,在積極分子培養期間,不拘泥于思想匯報的形式,采取靈活措施,多渠道地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在黨的基本知識學習問題上,充分利用他們的業余時間,保證教育學時的同時,靈活學習方式,保證學習效果。
4.以人為本,關心受護,把人才培養與組織發展結合起來。做好高層次人才的黨員發展工作,不僅要關心他們的政治思想動態,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與事業發展。比如所在基層的黨支部書記應及時溝通和了解這些高層次人才,特別是留學回國人員在各方面的需求,主動幫助協調、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如:科研實驗用房、家庭困難等,努力為他們排除后顧之憂,盡快使他們投入工作,增強黨組織在廣大學術帶頭人中的凝聚力,使他們在學術和科研業務成長過程中不斷堅定加入黨組織的信心。
基層黨組織做高層次人才的引培工作時,不僅要注重“引”,更重要的是“培”,通過認真抓好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入黨工作,起到“以點帶面”的培養示范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和帶動本科生、研究生及其年輕教師的入黨積極性,將這些優秀師生匯聚成學校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使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得到充分體現,鞏固學院和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和諧的大局,促進學校實現新的進步、新的跨越。
[1]曹福亮.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核心戰略[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2): 2-5.
[2]丁東鋒.對高校歸國海外人才發展黨員工作的探索.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2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