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四寶 耿永志
學者對帶薪休假的研究,不管是對現狀還是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都很少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障礙。本文以勞動市場理論為依據,利用明瑟爾的“兩部門”模型闡釋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在我國面臨的障礙,得出帶薪休假制度在我國當前社會還無法全面展開的結論,并根據具體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一、“兩部門”模型的主要內容
“兩部門”模型最早是由Mincer(明瑟爾)提出來的,該模型最初主要應用于分析最低工資對失業的影響問題,他把經濟部門劃分為最低工資的被覆蓋部門和未覆蓋部門,并運用這一模型分析得出:因最低工資的存在使得被覆蓋部門部分勞動者選擇退出勞動力市場,或者進入未覆蓋部門尋找就業機會,不完全覆蓋會引起就業在不同部門之間的轉移,從而使得在被覆蓋部門產生的就業損失同樣出現在未覆蓋部門,而且無論未被覆蓋部門的規模大小如何,未覆蓋部門導致的總體就業損失小于被覆蓋部門所產生的就業損失。
本文所提到的“兩部門”是指把經濟部門劃分為帶薪休假制度的被覆蓋部門和未覆蓋部門,在這兩個部門之間分析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所受到的來自個人、企業、社會等三方面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相關對策建議。
二、利用“兩部門”模型對我國帶薪休假制度的分析
在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帶薪休假制度已經開始實行,但實行情況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在經濟部門中,帶薪休假制度在一些規模較大、壟斷性較強的企業實行得較好,但一些競爭能力弱、利潤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卻沒有能力實行帶薪休假。“兩部門”模型正是根據這種分化情況,具體分析這兩類部門實行帶薪休假的障礙,達到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以下為利用“兩部門”模型分析帶薪休假制度實施面臨的企業、個人、社會三層面的困難:
(一)帶薪年休假制度帶來的企業效率損失
帶薪休假制度會增加企業成本,這是過去研究已經得出的結論。然而,在存在兩部門的情形下,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效率損失會更嚴重。在被覆蓋部門,由于勞動者帶薪休假,短期內使得企業用工成本增大。在其他條件一定時,企業要維持正常利潤,必然要提高產品價格,從而使得產品需求量減少。需求量的減少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規模,使得企業減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進而減少勞動力的雇用數量。產品和服務的減少意味著一定時期內工作量的減少,勞動力數量雖減少,但由于剩下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不變,根據 “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可知,工作效率會下降。在未覆蓋部門,因不存在工作量和工作時間的變化,基本上也不存在因此產生的效率損失。總之,只要存在“兩部門”分化情況,被覆蓋部門就會產生一定的效率損失,這一阻力也是在實施帶薪休假制度中需要解決的。
(二)帶薪年休假制度帶來的勞動者福利損失
通常認為帶薪休假制度會為勞動者帶來福利,但是在兩部門模型下,考慮到制度和政策實施的覆蓋差異,從整體上來看,帶薪休假制度可能會給勞動者帶來各方面的福利損失。在被覆蓋部門,當其他員工生產效率和產品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帶薪休假會帶來企業產品成本的提高。這部分成本除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另一種方式則是轉移到生產產品的勞動者身上。生產者以利潤最大化為追求目標,在沒有國家法律約束的前提下,生產者會選擇降低整體受雇者的工資或其所享受的福利來保證企業總支出與總收入的平衡,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此時勞動者休假時享受的帶薪福利一般無法彌補工資降低的損失。而在未覆蓋部門勞動者面臨的福利損失則是受到被覆蓋部門的影響。產品成本的提高還會影響被覆蓋部門的生產規模,縮小生產規模部分勞動者轉移到未覆蓋部門,進而使得整體勞動者工資降低,即未覆蓋部門勞動者所承受的福利損失是由被覆蓋部門影響造成的。綜上所述,“兩部門”都會使得勞動者面臨一定的工資和福利損失。
(三)帶薪年休假制度帶來的社會整體失業風險
帶薪休假所帶來的這種失業危險是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的。在被覆蓋部門,帶薪休假使得勞動者工作時間減少,生產量相對減少,但是其工資卻沒變,這意味著企業的生產成本會上升。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企業會縮小生產規模,生產規模的縮小會減少勞動力需求,而被解雇的勞動者則只能再次回到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即部分剩余勞動力會進入未覆蓋部門進行就業。這部分勞動者會增加未覆蓋部門的勞動量,導致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會使得未覆蓋部門勞動力價格下降,即導致工資率下降,從而使得就業量有所增加。雖然未覆蓋部門增加了就業量,但是也要考慮到現實情況。離開被覆蓋部門的勞動者在未覆蓋部門就業的幾率取決于未覆蓋部門的規模,實際在現實生活中,未覆蓋部門的企業通常都是一些規模小且管理不健全的企業,所以那些等待重新分配的勞動者基本無法實現就業,或者即使就業也會造成其他勞動者的失業,這也就是經濟學中常說的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業。帶薪休假帶來的這種失業是一種長期、整體的影響,帶薪休假所引起的失業是以一種長期目光審視問題的,無論是在工資角度還是在有效需求方面,它都影響著我國失業情況,這也是需要進一步考慮的一個方面。
三、相關政策建議
可見,基于經濟學角度的分析,帶薪休假制度的全面展開可能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是要求帶薪休假制度實現社會全覆蓋,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勞動者獲得相應的休息休假權。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盡快實施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全面覆蓋。這是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其它幾個方面政策得以實施的基礎和保證。要堅決杜絕部分部門嚴格執法、部門不完全落實的現象,杜絕兩部門的產生以及所帶來的相關問題。目前我國著力建設依法治國,對法律法規重視提高,而且這一環節也是保證帶薪休假制度順利實施的后盾,既可產生威懾作用,又可對某些非規定行為進行懲罰,所以這項措施也需要做得充分。
其次,對不同行業和產業之間的具體要求可以有所不同,即可按照社會發展程度分階段劃分,可先短后長,具體到行業和產業時則是具體分析企業狀況實施不同長度的帶薪休假制度。待到帶薪休假制度在全社會獲得很好的發展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國家對行業和產業的做法。
最后,要處理好全面覆蓋與靈活實施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不同行業和產業對帶薪休假制度的要求不同,制度實施要分階段進行。另一方面,要保證所有部門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應該覆蓋在帶薪休假制度之內,不允許出現未覆蓋部門。更為重要的是,在不同行業和不同發展階段,該項制度的實施深度和內容會有所不同,基本的要點是保證制度實施所帶來各方面影響與該部門和當前階段的發展狀況相適應。
總之,由于勞動市場現實需要,國際潮流影響和環境惡化等因素,帶薪休假制度在我國愈發受歡迎,但其全面實施也要立足國內發展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認真思考:帶薪休假制度在我國是否已經到了全面實施的階段,以及在推進此項工作時要考慮的各方面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國經濟實際發展環境下,使得國家、企業、勞動者三方面關系得到協調,企業得到發展,勞動者權益得到保障。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