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紅 王繼仁
涉農專項資金財務審計問題研究
王繼紅王繼仁
我國是世界上農業大國,農業在國內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及保障,為了能夠更好的加強和完善農業基礎,為農民創造良好的農業生產環境,國內政府每年都在逐步加大對農業產業的支持,其中涉農專項資金在各地區專項資金總額中占有較大份額。圍繞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問題,各界先后進行過有益探討,本文提出在強化國家各級的審計機關對涉農專項資金審計的基礎上,引入農村審計這一基層審計力量,力爭彌補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力量的不足,并對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出建議。
農業專項資金;財務審計;研究
涉農專項資金是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為了促進農業發展,改善農村基本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生產能力,重點投入專項資金農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體包括: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財政專項資金,設計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土地治理等項目。涉農專項資金的范圍應符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機構的規定,依照農業綜合開發的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切實的貫徹落實專款專用的政策。近年來,各級審計機關在審計工作中發現多起涉農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問題,個別地方涉農資金的使用還出現違法違紀現象。因此,需要通過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工作提高農業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真正實現黨和政府農業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一)涉農專項資金審計目標不易實現
農業涉及到的項目成千上萬,包括由村到戶,必須深入到各家各戶中去,任務相當繁重,涉及到的范圍也相當廣。單純依靠各級政府審計部門的人力,時間是顯然不夠的,因此把每個項目都逐一的進行審計檢查無疑是不現實的,只能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而抽查時要根據專項資金投入量大小的比率分配,這些不能代表整個項目的情況,對項目的成果和效益就更難反應其真實的情況了,尤其是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明細的可靠性不能合理保證。此外,部分涉農項目是由個體完成的,在執行主體經濟核算是不全面的,不系統的現實情況下,涉農專項資金的真正使用情況難以保證,這使得檢查和監督工作很難進行,因此導致審計目標不易實現。
(二)涉農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不規范
首先,涉農專項資金對應項目涉及到的范圍廣,關系到的方面也很多,這導致涉農專項資金被嚴重分散。在使用和管理農業專項資金的過程中,使用和管理受到了多個部門的分割和管理,涉農項目承接地很難高效地整合全部涉農資金,致使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次,涉農專項資金是無償性的資金,有些政府部門,主管部門和個體企業可能不顧涉農專項資金的嚴肅性和法律的威嚴,僅在意個人利益或某小部分人的利益,妄自制定涉農資金的管理方法和分配政策,這使得部分涉農資金不能有效地理由,分配也不到位,影響了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另外,還有部分涉農專項資金沒能按照計劃進行日常管理,項目的進展和資金的調配跟不上項目的進展。
(三)審計對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整改及懲處缺乏力度
涉農專項資金的劃撥單位是各級財政部門,項目落實地區對資金使用、管理的薄弱理應負有相關責任,但對于涉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規違紀問題,審計處理多針對各部門的財務管理弱點提出對管理層者建議和意見,較少落實到具體責任人,這種處理方式的做法直接導致涉農專項資金使用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屢禁不絕。
(一)改變和完善財務審計方法
改變現有的財務審計方法,針對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與使用中能夠產生上下影響的部門和行業開展交叉審計,在審計過程中要把握好上級審計機關與下級審計機關信息的溝通與共享,在同一流向的涉農資金審計工作中實施公開透明的統一政策,共同計劃和組織,然后分類處理的方法。上級審計部門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把控,引導和監督,隨時隨機抽樣檢查,即便于及時發現和糾正在項目實際情況和審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改變以往對涉農專項資金在完成后進行的一次最終審計方法,要推行按照實施階段和年度對資金分配情況的各個環節的監督和審計。力爭實現重點農業開發項目和農業專項資金的事中審計和事前審計,保證提前介入和追蹤全過程的審計,通過規范資金使用和規范資金管理制度,及時地發現和解決資金使用和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
(二)試行審計項目負責人委派制
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涉及范圍廣,需要審計人員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專業判斷能力,在現實情況下不可能實現審計全員的業務全面化。因此,可以試行由上級委派責任心強、具有豐富審計經驗的人員作為具體涉農資金審計項目的負責人,通過專業的負責人團隊保障對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工作的高質量。在具體審計工作實施過程中,專業的負責人能及時實現工作指令的上傳下達,問題的“下報上知”,及時調整審計策略,在全面掌控涉農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的制度規范基礎上,審計小組成員可以投身于報告專項資金對農業的影響和在其中發現的問題,審計部門專注于更高級別的總結和完善,從制度和政策的審計方法創新,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審計。
(三)整合農村審計隊伍,組建合理的審計專業團隊
專業的審計團隊是保證涉農專項資金審計目標實現的基礎,現有的審計模式基本都是以各級政府審計機關派出的審計工作組開展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工作。這種模式對于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各級政府審計工作人員受編制限制這一現實,導致各級審計機關不可能增加更多的人手投入到全面的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工作中。相對涉農專項資金需要的審計工作而言,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因此,筆者建議,在開展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工作中,各級審計機關要學會借“巧力”,即整合農業系統中的各級農村審計隊伍,開展具體而詳盡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因為基層農村審計隊伍的工作人員來自農村基層,熟悉農村集體情況,了解項目所在地建設的實際,借助基礎農村審計人員,不僅可以完成涉農專項資金使用合法性審計調查,同時也可以實現對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的基礎評估工作。
在整合利用基層農村審計隊伍協助工作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審計機關派出的人員要規范審計程序,做好事前的審前檢查,事中的監督督導,完成階段的總結與評估等工作。利用基礎農村審計隊伍工作及其工作成果,不僅可以解決各級審計機關派出的工作組的審計工作不全面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基層農村審計隊伍的業務素質,為保證涉農專項資金的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和效益的評估奠定基礎。
(四)落實審計對象的主體責任,切實保障審計實施效果
針對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審計部門要加強督促整改和處罰。在整改過程中,要落實審計對象的主體責任,以免出現“無人擔責”的尷尬局面。強化后續審計工作,針對整改意見的落實要開展延伸審計,切實保障審計實施效果。在此過程中,分清違規事實的現象與本質,提出切合實際的有針對性的審計整改意見或建議,并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跟蹤落實審計整改意見。
(五)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
單純依靠審計一個部門實行涉農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化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結合各地區具體情況,建立健全適合自身需求的監督檢查機制。在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方面可以考慮建立多層次財務管理框架結構體系和多渠道的預算審查機制。在監督方面可以考慮建立主體層面的監督和具體業務操作層面的監督,科學合理的監控體系一方面有利于涉農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涉農專項資金效益的發揮。
(六)樹立涉農專項資金財務審計是效益審計的基礎理念
涉農專項資金使用的規范化僅是財經紀律執行的問題,涉農專項資金使用的效益是否發揮出來,才是其使用的最終目的,但在涉農資金的財務審計過程中不要出現強調涉農專項資金使用發揮效應大,而忽視涉農專項資金使用的規范這一基本問題。在全面推進效益審計的進程中,我們需要清醒第認識到資金效益的發揮是建立在資金使用財務規范化基礎之上,也可以說財務規范化審計是效益審計的基礎。
涉農專項資金用于農業合規的財務審計中,管理和監管資本要遵循一定的標準體系,使用需要關注相關的金融信息和項目審批和實施,資金撥付真實性和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通過資金使用形成的各種記錄形式存在于審計客體之中,合規審計需要審查項目中的管理計劃,審批程序,到賬資金,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支出過程中資金的使用等諸多方面,審計部門只有在確保在其財務信息真實性的前提下,才能判斷出專項資金審計的有效性,從而做出投資于農業項目的綜合評價,分析農業專項資金和項目的影響,項目的利弊和利弊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農業專項資金處理的有效方法,措施和途徑。
課題名稱:
本文系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B225。
[1]張勤喜.如何加強農業專項資金監管[J].審計月刊.2012 (05).
[2]魏平英.農業專項資金效益審計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中國農業會計.2013(08).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吉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吉林市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