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孔 麗
基于會計信息化的企業內部控制探討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孔 麗
我國社會信息化程度在不斷加深,IT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企業會計為順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需要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同時這也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將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做好,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從會計信息化與企業內部控制的關系著手,分析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繼而提出完善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議。
會計信息化 企業 內部控制 建議
近年來,世界經濟在IT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帶動下,生產和經營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會計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并且適應時代的潮流,逐步完善其形式和內容。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其中會計信息是管理信息的資源,企業會計通過運用網絡通信、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對其相關財務信息進行加工、應用、傳輸等處理,為企業經濟運行、控制決策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實時、充足的信息。會計信息化既是適應信息社會的產物,同時也是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會計信息化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先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會計工作融合,它還包含會計實務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會計基本理論信息化等更深層次的內容。會計信息化具有開放性、多元性、智能性以及全面性等特征。
1.1 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的實施,對企業內部控制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首先,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有所增加。企業實施會計信息化后,會計工作增設了銷售、庫存、采購、人力資源管理等環節,這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增加了。另外,原有崗位也會做調整,增加系統管理員等崗位,這些變動也會增加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其次,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形式有所轉變。實施會計信息化后,傳統會計中一些內部控制的方式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比如核對賬證工作。在會計信息化的環境下,由計算機登記憑證數據,一般只要計算機程序沒有問題,登記過程便不會出錯。另外,還有一些內部控制手段由計算機強制執行。實施會計信息化后,計算機程序將逐步代替傳統的內部控制手段。內部控制形式轉變為雙重控制,即程序控制為主,制度控制為輔的控制形式。再次,企業內部控制對象有所改變。傳統會計制度下,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僅僅限定在企業工作環境下。實施會計信息化后,會計核算的必備設備就是計算機,這使得內部控制的范圍不僅僅限定在企業工作環境下,員工在離開單位后,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也可以獲取相關資料,這就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變得復雜了許多。最后,企業內部控制的對象有所改變。傳統企業內部控制的對象為財務工作人員,實施會計信息化后,企業內部控制的對象增加了計算機系統。
1.2 企業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化的影響
首先,企業內部控制影響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企業的領導層決定該企業是否實行信息化以及實施信息化后該怎樣進一步健全企業內部控制。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領導層對信息化的認識以及制定的信息化相關戰略。其次,企業內部控制影響企業信息化的效率。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是指工作人員在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對企業信息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獲取、處理、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企業信息化的效率主要是由企業內部控制的好壞決定的。最后,企業內部控制影響企業信息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影響企業能否健康地向前發展。故此,只有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才能使得信息系統更加安全和有效,最終發揮信息化的優勢,推動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2.1 原有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未能適應新時期的會計信息化需求
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重要環節就是企業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企業內部控制產生了重大影響,傳統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已經遠遠落后于信息時代的新要求。會計信息化是整個企業信息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板塊需要與企業內部其他信息化板塊進行對接,這樣一來,需要重新調整企業內部許多崗位權責,這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設和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會計信息化下數據的存儲存在安全隱患
傳統會計形式采用紙質形式記錄各種賬簿,如果記錄出現差錯,只許可相關責任人員通過正常的錯賬更正方式進行修改,并且相關責任人員和經手人還要簽名或者蓋章,這種情況下容易控制。但是在會計實現信息化后,相關的會計數據都
存儲于計算機中,這樣一來,如果有人對會計信息進行更改、增減、拷貝是不容易被發覺的,很容易導致會計信息泄露。
2.3 會計信息化崗位之間難以牽制
傳統會計形式下,會計相關工作人員對自己經手的賬簿采取簽字或者蓋章的形式來分清相互之間的責任。實施會計信息化后,原來的大量復雜的手工工作都由計算機自動來完成,效率和準確率都有所提高。這種形式的轉變,如果沒有相對完善的崗位之間的制約、監督機制的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將會有很大的風險。
2.4 網絡環境下風險程度加深
實施會計信息化后,大量的工作都由計算機來完成,傳輸速度和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但是使用網絡傳輸,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企業網絡數據一旦遭受到黑客的攻擊,企業的商業機密就會泄露,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另外,計算機病毒也是對計算機系統安全造成威脅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內控方法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增加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的難度。
3.1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調整組織結構。企業應當對原有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建立恰當的組織機構進行合理的職責分工,并且通過崗位職責的制定、部門的設置、人員的分工、權限的劃分等形式進行控制,從而達到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目的。根據會計數據的不同形態,企業可以分為系統安全組、數據收集輸入組、會計信息分析組等。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必須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其次,培養企業管理者內部控制和信息化觀念。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管理層工作人員必須要更新觀念,注重對企業進行實效管理。最后,加大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關鍵。想要實現企業內部有效的控制制度,應當注重培養會計信息化方面的專業人才。
3.2 正確進行風險評估和分析
實施會計信息化后,由于會計信息系統自身的特點,使得企業會計工作增加了許多風險。主要包括設計研發、實踐操作不規范、不可控制等方面的風險。管理者應當正確地分析和評估這些風險,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首先,系統操作控制。系統操作控制需要明確規定各個用戶的安全等級和身份標志,并且定義具體訪問的對象。工作人員必須根據自己的權限進行系統操作。其次,系統維護控制。定期對工作系統的軟硬件進行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定期對軟硬件系統的程序進行升級,確保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最后,檔案管理的控制。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檔案大部分以磁盤形式保留,應當定期對會計檔案進行備份和檢查,并且要保證磁盤的存放環境安全可靠。
3.3 加強內部審計
企業內部增設審計部門,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對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進行審計。內部審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定期審計會計資料,查看系統賬務的處理是否得當。第二,審查書面資料是否與計算機內部數據一致。第三,監督數據保存方式是否合法、安全。第四,審查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免存在漏洞。
[1] 周麗滔.中央企業信息化與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關系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
[2] 閆文琰.會計信息化及其對企業內部控制影響的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3(34).
[3] 苗壯.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的要求[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F208
A
2096-0298(2015)04(a)-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