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戴 娟,楊振華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32)
新學習方式下循證醫學在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
李永明,戴 娟,楊振華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32)
基于新學習方式及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點,探討循證醫學在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對培養具有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合格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促進口腔正畸學及口腔正畸臨床專業人才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口腔正畸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循證醫學
隨著國家研究生培養體制改革及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視,近年來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以“突出臨床訓練,拓寬專業知識,注重創新,提高綜合能力”為原則[1,2],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確保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成為當前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面臨的重要課題。基于新學習方式理念及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點,必須轉變培養模式,積極探索以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為重點的問題式、探究式、案例式培養模式。循證醫學注重研究生創新能力及終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新學習方式倡導的理念相一致,因此,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已成為當今醫學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
新學習方式是指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新學習方式提倡自主與探索,發揮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是目前實施課程教學最為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開發學生潛能、加強學習自覺性培養,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特色發展,促進學生終身學習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1.1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征:對正在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性;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學習有內在動力支持;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做出相應調適;每個學習主題完成后有一個清楚、直接的反饋[3]。因此,要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改變單純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師生互動為特征的教學模式。
1.2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有以下幾方面要素: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過程中個人的責任;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4]。合作學習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集體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1.3 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搜集處理信息或通過實驗、操作、調查、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及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5]。探究學習具有很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是實現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過程及標志性結果。
循證醫學是以問題為基礎的醫學教育模式,與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相比,循證醫學更注重創新能力及終生自我學習能力培養,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一整套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現有的最好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所得證據及應用結果,從而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的理論和方法[6]。作為循證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循證口腔正畸學旨在將循證醫學的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口腔正畸學領域,指導口腔正畸醫師臨床實踐,既強調臨床經驗,又強調采用最佳研究依據,只有將經驗與證據完美結合,才能不斷為錯畸形患者提供更為有效和安全的矯治方法[7]。比如,正畸治療中拔牙和非拔牙矯治如何選擇?青少年生長發育期骨性II類錯合的治療是選擇生長改良、固定矯治還是成年后手術治療?正畸治療與顳下頜關節病、牙周病的關系如何?這些是正畸醫生每天要面對的臨床問題。治療計劃的選擇一方面依賴于對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如模型和頭影測量分析等;另一方面要結合患者的主觀意愿和醫師的臨床經驗。但這些因素都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偏差,缺乏科學驗證。只有在可行條件下進行隨機臨床對照實驗,進而做出系統評價,這樣得出的結論、制訂的矯治計劃才是相對較科學、有效的。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尋找最有價值的證據、判斷證據的真實性和質量并據此來為患者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是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獨立思考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必經之路,而循證口腔正畸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臨床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指導學生解決臨床問題,以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新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自主學習是基礎,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也一定是自主學習。循證醫學的思維方式可以概括為[8]:(1)針對患者病史、體征、各種輔助檢查提出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等多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2)按照解決問題需要檢索現有的相關證據;(3)根據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評價文獻的原則,嚴格評價研究證據的真實性和臨床價值;(4)運用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專業知識及患者的選擇指導醫療決策;(5)對以上措施進行綜合評價。循證醫學思維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主角和主人,從被動接受中脫離出來,主動并邏輯性地思考問題。對于口腔正畸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講,在新學習方式下,循證口腔正畸學教育模式可遵循以下步驟。
4.1 提出臨床問題
導師根據臨床病例提出明確的問題,比如,功能性矯治是否會造成顳下頜關節的損害,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就循證實踐過程而言,提出正確的問題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個好的問題通常遵循PICO原則[8]。P(Patient)是指患者,我們要明確所要研究的特定的患者群體;I(Intervention)是指臨床干預,我們采取何種診療措施;C(Comparison)是指臨床對照,我們與哪種對照相比較評價所實施的干預的療效;O(Outcome)是指結果選擇,我們采用哪些臨床或者實驗室指標來評價干預的療效。通過PICO原則提出的問題非常明確,有利于我們在特定的范圍內搜索所有的臨床實驗,進而得出針對特定問題的答案,應用于特定條件的患者。
4.2 檢索相關證據
指導研究生系統檢索有關文獻。使用幾個關鍵詞,如“Functional Appliances”“Orthodontic”“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利用Pubmed、MEDLINE或Cochrane數據庫以及中文全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并建立相應教學資源網站。
4.3 對證據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對所得文獻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及實用性進行評價。通常,根據RCT原則設計的臨床研究,質量高且可靠。比如,針對“功能矯治是否是引起TMD的危險因素”這一主題,通過回顧有關文獻,對其進行臨床證據水平分級,并做系統評價,從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和資料,通過分析不同TMD診斷標準的優缺點以及功能性矯治器對TMJ造成影響的原因,判斷功能性矯治器是否會成為TMD的危險因素。
4.4 制定矯治策略
指導學生重新整合所獲取的信息,評估當前狀況,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最終形成有價值的書面總結,可以是關于某一專題的綜述。
4.5 指導臨床實踐
用歸納總結納的成果指導臨床實踐,是循證醫學實踐中最重要的一步。其原則是在考察證據科學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基礎上,結合個人經驗和患者治療需求制定最佳臨床決策,這有利于學生拓寬臨床和科研思路。
總之,新學習方式下,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導師的權威地位,改變了以往簡單的“授—受”教學模式,教會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導師在病例準備、問題設計、參與討論、回答問題等活動中,促使自己不斷學習,查閱文獻,更新知識,并能在與學生的討論中受到有益的啟發,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1]侯英,陳靜靜,潘琳,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2):353-356.
[2]蔡晶,楊菁.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32(11):59-60.
[3]歐益宏,易蘭,齊勝,等.基于自主學習的研究生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策略探索[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14(1):118-121.
[4]李紅梅.合作學習理論在研究生醫學信息檢索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1,20(11):59-62.
[5]王春蕾,吳衛星.基于網絡的協作探究學習應用于研究生教學的案例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49-52.
[6]李琰,李幼平,蘭禮吉,等.循證醫學的認識論探究[J].醫學與哲學,2014,35(4):1-4.
[7]Collett T.Evidence,judgmentand the clinical decision:An argument for evidence-based orthodontic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 (133):190-194.
[8]張新媛.以PICOT原則凝練臨床問題的能力培養與現代醫學研究生教育[J].眼科,2013,22(5):348-350.
G643.2
A
1671-1246(2015)09-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