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中職衛校教師導課現狀調查及分析
李秀英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 了解我校教師導課現狀,為加強導課研究提供依據。方法 通過現場聽課、問卷調查形式,對我校教師導課現狀進行調查。結果 有97.80%的教師認為教學導課環節重要,100.00%的教師在評優課中運用導課,31.87%的教師學過與導課相關的理論知識,但在教學中經常運用導課的教師僅約1/3。結論 中職衛校教師應強化導課意識,優化導課設計,積累導課經驗,營造導課氛圍,從而提升導課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中職衛校;教師;導課
導課,又稱課堂教學導入,是指在兩個教學環節或階段之間,通過引導和激發的方法,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和最大的學習需求進入新的教學環節或教學階段的教學行為。導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用不可忽視。好的導課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其求知欲,激發其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拉近學生與知識間的距離。目前,中職衛校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如何成功實施課堂教學導入,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關注點。筆者通過現場聽課、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我校教師導課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其在導課環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1.1 調查時機
我校于2014年4月—21日開展集中聽課、評課活動。
1.2 調查對象
我校任課教師。
1.3 調查方法
(1)現場聽課,由教務科指派5名教師組成聽課小組(筆者是其中之一),采取隨機抽查方式,對65名教師進行聽課、評課。(2)問卷調查,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采用無記名方式當場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91份,收回有效問卷91份,回收率100.00%。
2.1 現場聽課結果
在65名被聽課教師中,有教學導課環節的僅18人,占27.69%。導課形式不同,有案例導入、設問導入、視聽導入(歌曲導入、電影導入、動畫導入)等。少數教師對教學導入環節進行了設計及運用,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
2.2 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教師導課情況問卷調查結果[n(%)]
3.1 缺乏導課環節,忽視常態導入
調查顯示,在教學中經常運用導課的教師僅約1/3,多數教師只重視講授教學內容,缺乏導課意識,缺少導課環節。部分教師對導課的應用還僅限于教學開始,即復習舊知識、提出新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沒有結合所教學科與教學內容對導課環節進行認真設計和深入研究。所有教師在評優課中都能夠認真準備,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以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平時教學中不重視導課環節,認為費神、費時、費力,不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3.2 缺乏設計,忽視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
現場聽課發現,有的教師課堂教學雖有導課環節,但僅停留在導課素材展示上,沒有將有效的導語與新的教學內容形成有機聯系。例如,在病理學“高血壓病”章節教學中,有的教師選擇了高血壓病例作為導課素材,讓學生說出“診斷”結果,學生則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自然而然地回答為“高血壓”。在導課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學生預備的知識與所要講的內容聯系起來,忽視了導語的設計。這種導入方式實則是為導入而導入,使導課流于形式,起不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3.3 隨意選擇導課內容,忽視導課的針對性
現場聽課發現,有的教師在導課方式選擇上過分注重趣味性,忽視了導課內容與教學內容的一致性。例如在政治課“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教學中,有的教師采用了歌曲進行課堂教學導入,但歌曲內容與講授課題不相符,盡管導課生動、精彩,卻不可取。
4.1 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強化導課意識
中職衛校教師大多從醫學院校畢業,沒有系統學習過教育理論方面的知識,對教學規律、教學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能力不足。特別是剛畢業的青年教師,既缺乏教學理論,又缺乏教學經驗。為此,需加強與導課相關的教學理論學習和培訓,使教師明確導課的重要性,熟悉導課原則和方法,強化導課意識,增強其將導課應用于教學的自覺性。
4.2 精心設計導課環節,發揮導課作用
導課設計要結合學科、教材、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只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導入,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精心設計導課環節,導課內容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要與課堂內容相關聯;導課方式要能為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導語設計要巧妙,既要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又能過渡到新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挖掘導課素材所滲透的思想價值,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獲得思想啟迪、能力培養、素質提升。
4.3 注重教學效果反饋,積累導課經驗
教學管理者在平常教學聽課、優質課、公開課或示范課等教學評價活動中,應及時反饋每名教師的教學情況,幫助教師分析導課的不足,給出好的建議,以提高教學效果。對好的導課,學校可通過公開課、示范課等形式,組織教師集體觀摩學習。教師要養成課后記錄教學體會的習慣,反思課堂教學導課環節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積累經驗,不斷提升導課水平。
4.4 互聽互評,教研結合,營造導課氛圍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等形式,在導課素材選定、導課方法選擇、導語設計等方面共同評判,相互借鑒,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導課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導課有效性的研究,樹立科研意識,通過撰寫論文、課題立項等方式,收集、整理與導課有關的資料,把握和領會與導課有關的理論知識,為提升導課水平奠定理論基礎。
針對現狀,我校成立了“強化導課設計,構建醫學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課題組,計劃以藥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兩門學科為突破口,通過強化導課環節,優化導課設計,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導入,從而提升導課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G451.1
B
1671-1246(2015)09-0121-02
2014年河南省衛生廳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強化導課設計,構建醫學教學新模式的研究”(WJLX2014164)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