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崔春紅,程輝,趙恒珂
(齊魯醫藥學院,山東淄博255213)
民辦高校組織學與胚胎學考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反思
李偉,崔春紅,程輝,趙恒珂
(齊魯醫藥學院,山東淄博255213)
考試方法;民辦高校;組織學與胚胎學
現在的高職高專教育大多存在“輕素質、重理論,輕能力、重知識,輕過程、重結果”現象[1],長期以來,以期末閉卷筆試為主的考試方法嚴重背離了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考試的方式和內容仍停留在舊的教育測試階段,以理論知識考試代替學生能力考試,在考試后的再評價上,仍習慣進行主觀經驗判斷,缺乏科學指導[2-3],導致考試日趨沉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4],制約了考試功能的發揮和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化。我校于2011年啟動了3項教學改革,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的配套改革,本文總結了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反思。
1.1民辦院校的生源質量因素
民辦高校招收的專科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薄弱,在學習過程中自律性差,聽不懂就干脆不聽,指望考前教師輔導通過考試的現象嚴重。作為一所國有民辦高校,為了能使學生回歸課堂、履行其學習的職責,我校領導審時度勢,于2011年啟動了3項教學改革,要求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3個方面進行了改革,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成為能適應基層醫療單位的實用型人才。
1.2課程性質因素
組織學與胚胎學是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校首先接觸的基礎醫學課程之一,是護理、臨床等專業學生學好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和婦產科學等后續學科的基礎。它屬于微觀形態學,較人體解剖學內容抽象,學習中需要借助顯微鏡等儀器,還存在平面圖形與立體結構的相互轉換問題,學生在學習中往往覺得知識點多而零散,內容枯燥、抽象,難以掌握,期末考試常出現不及格率過高的現象。
1.3傳統教育的弊端
考試在我國作為選拔、檢驗人才的手段歷史悠久,但是傳統的考試方式往往是“一考定輸贏”、“以最終分數說話”,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甚至某些記憶力比較好的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搞突擊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個性的發展,也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投機心理[5]。
組織學與胚胎學作為我校首批啟動的教改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已落實于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試方法改革必須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相配套,共同促進學生學會知識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運用綜合性全程考核方式對組織學與胚胎學的考試方法進行了改革探索,以便使考試更好地發揮其評定、檢測、診斷、反饋和激勵五大功能[6]。綜合性全程考核模式起源于美國,它是通過全面而豐富的考試內容、多形式且貫穿學習全程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能力的綜合考查,達到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教師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的一種考試方法[7]。
2.1改革的方法
組織學與胚胎學考試方法改革以我校2012級和2013級護理專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時,分別選取2012級和2013級入學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完全一致的班級作為考試改革的對照組(運用傳統考核方式)和實驗組(運用全程性考核方式)。其中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包括:適當降低考試試題難度,注重對基礎性和全面性知識的考核,根據文理班學生具體學習情況設計期末考試試卷等;對考試形式和成績評價方式的改革包括:引入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并在最終成績中占一定比例,如平時成績可以由課堂提問成績、開放性課后作業(允許學生在課后通過討論、查閱資料和網上檢索等手段完成作業,教師對作業給予一定的成績)成績和出勤成績等共同組成,平時成績可占最終成績的20%。
2.2改革的結果
課程結束后,按照改革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評定,以“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考試方法評價表”為調查工具,組織對照組和實驗組班級的學生進行匿名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對課程考試方法的滿意度、對自己主動學習的評價、對課程的學習興趣等。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2012級對照組和實驗組以及2013級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及格率和良好率)與其對考試方法的滿意度等來評價考試改革的效果。通過比較發現:2012級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和成績良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及格率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2013級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成績及格率和良好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我們認為,運用綜合性全程考核方式改革組織學與胚胎學考試方法后,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也有促進作用,這些能力的獲得都有利于護理專科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
高職高專教育是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教育,我校明確提出了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考試制度是否完善對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8]。為了更好地發揮考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重導向作用,在對組織學與胚胎學考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實踐后我們及時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3.1考試內容的選取必須貼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
人才培養方案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所制訂的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是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培養目標與規格、內容與方法、條件與保障等培養過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設計。教學大綱是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課題和條目敘述該學科的主要內容的教學指導文件,它根據教學計劃,規定每位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規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考試內容的改革絕對不能偏離課程教學大綱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能盲目降低考試難度,隨意選取考試內容。另外,在考試內容的選取上還需要注意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
3.2考試方法的改革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試方法的改革是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前提上進行的,這一系列的改革都需要授課教師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授課教師要語言幽默,善于拓展和總結,熟悉學科前沿知識,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使其對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由于改革后的考試模式加入了平時測驗和課后作業,教師的工作量成倍增加,要想改革取得成效,教師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特別是民辦高校,教師授課任務比較重,因而需要有很大的奉獻精神。
3.3需要合理分配考核權重
考試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9],現代高校培養的學生除具有專業能力外,還需要具有復合型的多元能力:如實踐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收集加工處理能力等[10]。在分配考核權重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因素、課程的特點,也要考慮學生培養的要求;既要考慮知識覆蓋的全面性、整體性,也要考慮考試的發展性。現今很多大學生已經成為教育過程中的被動角色,養成了上課不動腦、思考不積極和嚴重依賴教師的不良習慣[11],如平時成績的設定只有出勤成績,就會有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們在課堂上玩游戲、聊天甚至看電影,因為只要人在課堂上就可以得到出勤成績。這些學生不僅自己不學,還影響了周圍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整個班級學習氛圍都有不利影響。而采用綜合性全程考核方式,引入開放式課后作業,允許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檢索、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以及與任課教師交流等方式完成作業,學生通過完成作業鞏固和拓展了知識,促進了自主學習,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科研能力是決定學科進步的基礎[12],這些能力的獲取對于護理專科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甚至升本和考研都非常有利。引入這些考核形式后,準確分析它們的作用,合理分配它們所占考核成績的比例,盡量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全面而扎實。
運用綜合性全程考核方式進行考試方法改革后,護理專科組織學與胚胎學考試方法由之前的單一考核改為注重過程性考核和能力測試,由一元考核變為多元考核。學生對于考試方法的滿意度顯著提高,但考試方法的改革仍然存在不足,今后將進一步探索改革考核內容和形式,如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段考試等,以進一步發揮考試的檢測和激勵作用。
[1]薛松海,李樹雯.以能力和素質為導向的考試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9(11):190-193.
[2]張建超,德雪紅.人文素質課考試方式改革探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13):190-193.
[3]Lu T Y,Wang P L,Wang J Q,et al.Reform and creation of the courses of health for nursing speciality during high grade education[J].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2004,19(11):989-992.
[4]Zhou Y Q.Imagination on reform of“Health evaluation”course of nursingspecialty[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7,21(11):2899-2902.
[5]羅瓊.高職護理專業專科護理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14):1119-1120.
[6]滿力,高麗華.考試改革對高職護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1304-1305.
[7]蘇衍萍,高慧英,魏麗華,等.組織學與胚胎學綜合性全程考試新模式的探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0(5):517-519.
[8]楊嶺.高校考試改革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23-24.
[9]張潔,魯劍萍,朱莉.成人健康評估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實踐研究[J].護理研究,2013(6):557-558.
[10]曹榮譽.談高校課程考試新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7(9):183.
[11]洪彬彬,李芳蘭,王春生,等.本科護生基礎醫學知識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分析[J].家庭護士,2008(18):1673-1675.
[12]李紅.本科護生護理研究的教學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5):581-582.
G420
A
1671-1246(2015)2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