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嵩
(武漢科技大學,湖北武漢430065)
移動智能終端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劉嵩
(武漢科技大學,湖北武漢430065)
藥用植物學是藥學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將移動智能設備與藥用植物學教學相結合,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進師生交流,全面提高藥用植物學理論及實踐教學質量,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藥用植物學;移動智能終端;教學改革
藥用植物學(Pharmaceutical botany)是運用植物學的知識與方法來研究具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態組織、生理功能、分類鑒定、資源開發和利用等內容的一門學科[1]。藥用植物學課程具有理論及實踐性強、知識點龐雜、形態教學所占比重大的特點。移動智能設備(Mobile Intelligent Device)是本世紀出現的一類新興電子產品,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方便聯網、攜帶方便且功能強大的特點。移動智能設備在最近10年發展迅速,以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智能設備普及率也呈爆炸式增長,而以移動智能設備為載體的移動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以來,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移動智能設備存在抵觸,甚至明令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移動智能設備。但應當看到,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度越來越高,移動智能設備進入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中如何積極地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移動智能設備來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本研究中,我們嘗試將移動智能設備引入藥用植物學理論及實踐教學環節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進了師生交流,全面提高了藥用植物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有效交流和如何培養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教學研究的重點[2]。一方面,傳統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對教師的溝通技巧有較高的要求,故對于一部分教師而言,面對面交流的效率始終不高;另一方面,如何根據不同時代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個性化教學方案,激發他們對于所學課程的興趣也是我們時刻需要關注的問題。移動智能設備相對于個人電腦而言,能夠讓使用者擺脫使用場地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使用且能時刻在線。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于通過微信或QQ等平臺進行交流具有很高的接受度,他們樂于在這些平臺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分享自己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微信或QQ等建立教學溝通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培養學生對藥用植物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等方式將所有學生邀請進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可將想要學習的、感興趣的內容及時反饋給帶教教師,教師可以將收集到的普遍性問題或意見統一整理,有針對性地修改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采用私信等一對一的溝通方式,了解學生的特殊需求,便于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利用微信、微博等軟件的分享功能,教師還可以將藥用植物學有關的行業最新動態第一時間分享給學生,結合教學內容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話題的在線討論,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生也可以將生活中發現的藥用植物分享給大家,使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實現教學相長。
近年來,為提高學生對于藥用植物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有很多學校都在校園內開辟了藥用植物園,讓學生親自種植各種藥用植物,以培養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踐中發現,該方式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學生對于種植藥用植物的熱情持續性不理想,經過短暫的熱情期以后,很多學生不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用于維護植物的生長,導致植物園荒廢,這不但沒有培養出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興趣,甚至適得其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植物成長的過程相對較長,在最終成熟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學生無法體驗到種植的成就感,導致興趣降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移動智能設備將植物成長的點點滴滴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各種互聯網交流平臺與朋友分享心得,向同伴普及藥用植物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這樣學生不但可以系統地記錄植物成長的全過程,同時在互動中勞動價值也得以體現,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堅持完成了至少一季的藥用植物栽培工作。
目前大量與植物甚至是藥用植物相關的應用程序為藥用植物學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例如作為中國植物學方面最為權威的著作《中國植物志》已經推出了手機APP,方便使用者隨時查閱。“Ayurvedic Plants and Herbs”APP提供了眾多藥用植物的特征照片,可了解到各種藥用植物的詳細信息以及它們的藥用價值。“Plant Dictionary”植物字典APP能夠查找超過600種植物的通用名稱和拉丁名稱。“高清藥材數據庫”APP包含了世界上大量藥用植物的詳細信息,如名稱、功效、生活范圍、危害、栽培細節、傳播過程及其形式等,還附有高清圖,其中的內置問答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各種藥材,同時還可以給藥材設定書簽,保存藥材的圖片到個人圖庫里,并能分享給朋友。“Medicinal Plants and Drugs”對全球大量的藥用植物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Medicinal Herbs Bible”內含330多個傳統藥材和植物的詳細描述,包括植物名稱、藥用價值、民間傳說等,并附有大量高清照片,詳細介紹了各植物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該種教學方式的接受度極高,學習積極主動,很多學生都會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將課堂所學內容利用移動智能設備中的相關APP進行再學習,鞏固并加深了課堂學習的效果。該類APP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藥用植物學的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論課的教學中起到了良好的輔助學習作用。
藥用植物學野外見習也是藥用植物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移動智能設備在藥用植物學的野外見習中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藥用植物學野外見習質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在前往實習地點前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興趣小組,對于所赴地域的藥用植物進行預調查,并根據調查的結果查找相關藥用植物的圖片,制作成野外見習手機APP,讓每位學生都提前下載該APP,便于查閱。以前在野外見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在野外學習藥用植物相關知識,為了便于復習和記憶,學生往往會采集植物樣本,但所采植物樣本不易保存,往往過夜就無法使用,如需復習就需要重復多次采集,長此以往,生態環境不可避免地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數碼相機出現后,學生將植物特征拍攝下來帶回駐地復習,但數碼相機普及率不高,不可能做到人手一臺,且圖片需要借助電腦導出才能分享,由于拍攝或者記錄有誤導致圖片與所對應的植物張冠李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目前智能手機都具有較好的拍攝功能,能夠清晰反映植物的特征,而拍攝備注功能能夠幫助學生在拍攝照片以后快速記錄植物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混淆情況的發生,并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采集植物的需求,保護了環境。學生每天回到駐地以后也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或藍牙等方式交流所拍攝的植物照片,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前在野外進行藥用植物資源考察實習的時候,如果需要對考察地點進行定位,并記錄考察地點圖像及視頻資料,教師需要同時攜帶GPS、照相機甚至攝像機,即便如此,一般也不可能做到每位學生都能實際參與操作,學生參與度較低。移動智能設備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以智能手機為例,大部分都具有GPS衛星定位功能,可以方便地對采集藥用植物的地點進行定位,借助移動智能設備的視頻拍攝功能,學生可以非常便利地通過所拍攝的高清視頻短片記錄所研究地域的植物生長環境,而由圖片、GPS坐標及高清視頻所構成的一整套資料可以極大地豐富野外資源調查實習環境的數據,提高了野外資源考察實習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移動智能設備的GPS定位功能通過授權以后可以隨時定位使用者的地理信息,這樣大大降低了野外見習一旦出現意外狀況后人員的搜尋難度及時間,保障了見習的安全[3]。
移動智能終端的出現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必將影響我們的教學方式。移動智能設備彌補了長期以來的不足,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了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教學發展,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應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與此同時,該方法現階段也存在諸多不足,如APP資源相對較少、APP制作精美但專業性還略顯不足、APP交互界面設計還不夠人性化等,且在興趣培養、野外見習等方面,移動智能設備的潛力也還沒有完全發掘出來,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發掘和探索。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探索移動智能設備在藥用植物學教學方面應用的方式方法,使其更緊密地與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相結合,取長補短,滿足教學發展的需求。
[1]張浩.藥用植物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繆珊,畢琳琳,謝艷華.藥用植物學教學實踐與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7):1090-1091.
[3]宿玉璽,謝艷,覃佳強,等.移動智能設備在醫學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9):3013-3014.
G420
A
1671-1246(2015)22-0046-02
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20141105);武漢科技大學重點教學研究項目(201005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