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在各中小學呈現出大放異彩的新氣象,特別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是多姿多彩,但隨之而來的是課堂背后的課后作業該如何操作呢?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前小學數學作業出現的諸多問題,無論是作業內容還是作業形式,都應該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力求使學生愿意做數學作業,做得好,有實效,易操作,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業預留上,設計多種形式、內容貼近現實、利于探討和思考,通過完成作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找到自信,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數學作業;操作;實踐;趣味;整理;實效
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很多一線數學教師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和不解:課后作業該如何操作呢?無論是作業內容還是作業形式,我們都應該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力求使學生愿意做數學作
業,做得好,有實效,易操作,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業預留上設計多種形式、內容貼近現實、利于探討和思考,通過完成作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找到自信,促進個性發展。新課程改革后,我們教師就開始把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進行轉變,這就意味著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是這樣,那么作為課堂教學效果反饋的課后作業更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可是我們平日里那種要求學生抄很多遍,無意義的、機械的單一作業又何談學生求知欲、創造性和能力的提高、個性的發展。所以,作為新課程改革主體的廣大一線教師,我們首先要更新觀念,摒棄那種機械的傳統作業觀,認識到課后作業也要順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用新課標理念來指導我們的課后作業改革。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課后鞏固練習和作業不僅是做習題,而且要參與和習題有關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體驗、感悟中去探索、去創造。所以,我認為新課程改革下的鞏固練習作業要以提高學生能力拓展思維為目標,盡可能體現其多元性和開放性,實現作業的整體優化和全新整合。那么,到底如何實現作業的多元和開放呢?
一、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操作性作業
這種易于操作的作業主要是一些涉及幾何圖形中的手工制作和拼圖、繪畫等內容,完成時要用到一些學具,并要求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并輔之以大腦的思維來幫助,所以這種作業不僅是學過知識的一種鞏固和理解,更是各種能力以及多種情感包括克服挫折等意志力在內綜合能力的練習。同時,為了利于學生完成這些作業,教師要做適當的提示補充,比如可選用什么材質的學具,從哪里開始,注意大小比例,做一些適當的標記,寫出感受,發現哪些結論等。
二、能培養學生數學感的實踐性作業
在小學數學中,量與量的換算關系比較多,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在小學生眼里就是高不可攀,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數學感,對于這些很抽象的概念,讓小學生用他們的感性去認識就顯得比較貧乏,理解上就會更有難度,因此教師僅憑一張嘴的說教或者筆試練習是不能讓學生體會深刻的,也只有通過教師為其創造條件、提供動手操作的途徑,加深感受,來加深對抽象概念的認識,這樣,學生就會對知識有所體驗、有所理解。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統計意識的調查性、開放性作業
小學數學中歸納統計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能夠在對一些數據做適當分析之后,進行統計總結,最終形成能力,找到一些數學知識的規律和價值。在操作此類作業時,教師首先對統計的數學知識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要注意到可操作的科學性,對于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統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師要做適當指導,進而得出正確結論。
四、可以開闊學生數學視野的趣味性作業
這類作業主要是基于我們教科書中的“你知道嗎”這一板塊而設計的,這一板塊的內容主要是一些對有關數學知識方面的介紹和歷史,但有時論述的非常簡單,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并加以拓展延伸,在內容上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或查找課外書的方式,對這一塊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和補充,進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整體把握。
五、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有進步的層次性作業
我們對作業通常的做法是:預留一定量的作業,讓全班學生不遺余力地去完成,這種做法的弊端就是方法過于單一,忽視了群體的差異性,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設計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分擔作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保證他們都有進步,都能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同時,層次性作業的設計,一般遵循對低層次的學生采取低起點、多鼓勵的原則,對中層次的學生采取多思考、多反饋的原則,對高層次的學生采取多變化、促能力的原則。作業設計還要體現多樣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作業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類型,針對小學數學作業的現狀和新的課程理念,對數學作業的內容和形式問題進行重新思考,并力求以學生為本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又富有探索與思考的作業,使學生在作業中釋放自我潛能,體驗學習的愉悅和自信,獲得個性的和諧發展。通過情境多變、方式多樣、操作靈活的作業形式,為每個學生創設五彩繽紛的作業舞臺,讓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掘,從而使學生在享受多元作業的樂趣中發展自我!
參考文獻:
陳光歲.作業布置有效性的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09(35).
作者簡介:喬艷春,出生于1963年9月,女,籍貫:吉林省永吉縣,現職稱:小教高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