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良貴 高永紅
摘 要:起始概念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找準教學起點,設計出靈活的活動版塊,理解、應用、動手做做,內化認知才能有效地使學生掌握好起始概念。
關鍵詞:起始概念;理解;應用;動手做做
新課標指出:起始概念教學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在起始概念教學中,靈活設計不同的活動版塊,采取多種教學策略,才能有效地使學生掌握起始數學概念。那么,什么是起始概念?小學數學起始概念是指教學概念的初級識別階段,是認識概念的最低層次,是指對數學概念有感性、初步的認識,或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能用實物、實例說出它指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現就小學數學起始概念“角的認識”為例,分為三個版塊來落實教學目標:
一、理解概念,及時鞏固
小學生數學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教師點撥和及時的鞏固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題型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1)判斷:如運用角概念判斷所提供的圖形是不是角并說明理由。教師可以一根木棍、三角板、圓形物體、彎曲的鐵絲等,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2)舉例:可以讓學生舉實例進一步解釋概念,使概念具體化,也可舉反例強化對概念內涵的理解。(3)變式:如可運用變式方法畫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加強對角的理解。
二、應用概念,促進鞏固
通過概念的應用,除了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促進概念的鞏固外,還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教師舉例)(1)在生活中,除了剪刀,我們還可以在很多物體上找到角,比如……(讓學生回答)(2)你能找到鐘面上的角嗎?(讓學生上來指一指時鐘上的角)(3)教室里有角嗎?在哪?(學生任意說)。這樣就把抽象的角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
三、動手做做,鞏固新知
小學數學起始概念單靠老師詳盡的講解和演示,難以敘述清楚。如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學習完“角的認識”這一節課,可讓學生在一張長方形紙上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學生拿出長方形紙動手剪。讓學生匯報結果:還剩4個角、還剩3個角、還剩1個角、還剩無數角等。
實踐證明,加強起始概念教學是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課堂上必須用心講好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形成概念之后,使學生經常運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