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鄭州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高等師范聲樂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王艷霞
(鄭州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高等師范院校聲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素質。理念要跟隨現代音樂發展的步伐,注重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發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將學生的未來與教學密切聯系起來,形成科學的教學模式。
高校師范;聲樂教師;專業能力;藝術培養;聲樂教學理念
在我國高等師范音樂教學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音樂教育空前繁榮。每個高校幾乎都要有藝術教育專業,尤其是音樂教育。作為師范類高校的音樂教師隊伍,就面臨著教好專業的考驗和任務。本文主要闡述在高等師范聲樂教學中,教師具備的綜合能力、聲樂教學規律、方法等等。
對于一個學習聲樂的學生來說,老師就是他的模板,老師的所有歌唱狀態都會給他以深遠的影響,會在學生今后的歌唱中,時時留有痕跡。如果,良好的歌唱方法傳授于學生,學生會受益終生,反之,會是學生不覺之中走好多彎路。因此,教師必須有很強的教學理念,教學才不會難免陷入“盲人騎瞎馬”的境地。更應該虛心學習,多聽課、多觀察、多體會等通過種種途徑來學習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形成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
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當中的優劣要作出正確的判斷,要具備糾錯改正的能力。聲樂教師必須借助的聽覺去判別學生發聲,演唱時的音準、節奏、音質、音色、共鳴、氣息等,并及時對學生的演唱作出調整。這種能力都來源于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是否能能夠勝任聲樂教學。不排除有的教師自己在歌唱當中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可能人人具備歌唱家的能力,但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對聲音的正確與否的辨別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發現每個學生的演唱情況都不一樣,都會出現聲音白、摳、扁、無光澤的各類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應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進行“醫治”。在聲樂教學中保證在有序的前提下,應該搞好師生關系,多鼓勵表揚學生,有助于教學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因材施教,解決各類聲音問題,教學的靈活能力是每位聲樂教師必備的。
好多師范類聲樂教師總認為自己沒必要非要上舞臺,事實一個歌唱者從來不上舞臺怎么會感知音樂的表現?作為教師可以不必經常性的登臺演唱,但是最為每學期的基本專業匯報最少也要登臺示范性演唱1-2次使他的教學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師從理論講解中解放出來。學生通過聆聽教師的范唱,使得學生不僅可以直接模仿教師的歌唱表演,還可以體會教師對歌曲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演唱歌曲。因此教師應該具備很好的舞臺演唱能力。
在聲樂課堂上,教師在為學生伴奏上課時,教師的鋼琴演奏能力也非常重要。聲樂教師能夠彈奏作品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學生能夠準確、更好地進入作品,積極投入到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中去,完美地表達作品。教師還應該教導學生好的演唱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發聲技巧、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不只是發聲機器。因此聲樂教師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全面修養,修養越全面、知識結構越完備,這樣才會培養出好的歌者。
聲樂教師決不可滿足于自己小小的琴房,要放眼整個聲樂的發展。現在高校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從入校就有了一定的聲樂演唱基本功,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值得教師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從本科畢業有考研的壓力。就業的壓力、好多學生參加“招教”可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學生很渴望自己更加全面、更加有技術能力。因而教師要多于世界音樂發展同步,學習先進的聲樂教學方法。對作品要有詳細分析和個人獨特的見地,讓學生從一首聲樂作品當中學到橫、縱知識,不再簡單是唱唱而已,升華學生的文學素養、音樂素養,提高學生自主創新精神。培養合格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們最為實際的目標。師范音樂生要比專門表演專業的學生更全面,更能勝任教學,這是我們每位師范生的目標。
社會的需求越來越實際,因此對高等師范院校的藝術教育要求會越來越高,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在聲樂教學理念上要隨時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課堂結構、教法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具有先進性。每個教育者都尊重教學規律,針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條件,努力探索科學的聲樂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必須將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放在首位,使學生能夠立足于社會、服務于社會。
[1]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管林.聲樂藝術知識[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
王艷霞,女,漢族,鄭州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授。
J616
A
1007-0125(2015)02-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