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孟桐(1.魯東大學 山東 煙臺 264000;2.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 山東 萊陽 265200)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韓孟桐1,2
(1.魯東大學山東 煙臺 264000;2.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山東 萊陽 265200)
在青少年的專業技能教育中,中等職業學校是主要的渠道,更是進行思想教育不可或缺的場所。在本文中,筆者以音樂教育為例,分析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存在的音樂教學管理問題,并提出了優化建議,以便為青少年的音樂技能學習提供更多幫助。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
在青少年的素質培養中,中等職業學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渠道,不僅承擔著青少年的專業技能教育,也承擔著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已經成為了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青少年的音樂教育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也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一)音樂課不受重視。在很多的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很多時候都只是作為副課,每周開展的課程僅限于一節或者兩節,甚至在一些中等職業學校還沒有音樂課程的開設。因此,對于音樂課的教學,教師也沒有多大的教學積極性。與其他的學科相比,音樂所處的教學地位有待提高[1]。而且,由于學校對音樂課不重視的做法也影響了學生和家長對音樂課的錯誤認識,很多家長不支持子女學習音樂,很多學生也不愿意花費時間學習音樂。
(二)教學水平有待提升。在很多中等職業學校,都存在著音樂教學水平偏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的音樂教師隊伍素質偏低,很多音樂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育,缺乏教學創新,對音樂的認識也不夠充分。二是在很多的中等職業學校,由于音樂課不受重視,缺乏音樂教師,導致音樂課程無法正常開展。
(三)教學方法尚待改進。在一部分的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程也僅僅局限于單向教學的模式,學生對聲樂技巧和相關樂理知識的接受也只是通過教師的試唱、練習等方式進行的。這種缺乏創新的單向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一種被動式教學,得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音樂教學評價,很多中等職業學校是以選唱的辦法展開的[2]。教學缺乏系統的評價辦法,而且評測成績也沒有及時錄入學生的總成績,這樣學生也沒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一)完善教學管理體系。針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沒有重視音樂課的問題,必須推動教育理念的盡快轉變,積極響應國家的教育改革,針對具體的教學體制標準,健全當前的教學管理體系。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美育教育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理應重視音樂課程的設置,健全音樂課程的教學管理。在音樂的教學工作中,科學制定教學任務,完善教學檢測系統,深入研究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時開展滿足學生特點和學習需求的音樂課程。
(二)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在中等學校教育中,要想更好地開展音樂教育,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實施:一是專業化培養。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育,對此,學??梢詮囊魳方處煹膶I素質培養入手,通過提高選拔門檻,吸收專業的音樂教師以及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等辦法提升教師的教學素質。二是開展教師學習交流。對于一些有能力的中等職業學校,可以組織關于音樂教師的交換活動,加強音樂教師的交流互動,提升教學技能。也可以實行教學考核制,給音樂教師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其主動學習,以提升教學水平。
(三)教學方法豐富與創新。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豐富的教學方法[3]。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于教學效果的優化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有必要在音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單向式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方法的豐富與創新,主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是不斷學習和總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加強對音樂教學的學習和教學大綱的研究,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目的展開教學。二是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的是全面掌握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程度和對音樂技巧的理解選擇適合的教材。同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也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和網絡等作用來輔助教學,通過更加直觀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在中等職業學校中,音樂教學是不可缺少的。為此,教師有必要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為提升教學質量作出更多努力。
[1]蔡斐.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普修課協同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楊霽霞.音樂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D].河北大學,2014.
[3]程燕.普通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3,(15):304.
韓孟桐,魯東大學2013級在職教育碩士,現工作于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專職音樂教師。
J69
A
1007-0125(2015)02-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