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佘金明,王 威,朱鄰遐,劉 漢,蔣 誠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合作學習在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劉宏偉,佘金明,王 威,朱鄰遐,劉 漢,蔣 誠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通過異質分組明確分工、選取項目分組討論、明確方案分組實施、科學評價等環節,探討小組合作學習在高職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合作學習;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學習為活動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的一種教學策略。它要求學生在異質性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交流、溝通和合作,通過共同努力,最終促進個體健康發展。近幾年來,筆者就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做了一些探索,將合作學習引入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需要具備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筆者改變了傳統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因這種方式局限于同桌兩位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再大范圍的合作就受到限制),引入六邊形課桌,按學生的學習水平、智能情況、性格特點、操作能力等把全班學生按小組排列,一桌一組,既為學生創設了“無威脅”的課堂氛圍,又為學生相互溝通和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筆者將藥物制劑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模塊化,分為基礎模塊、液體制劑模塊、固體制劑模塊、半固體制劑模塊等9個模塊,模塊下再分設項目單元(共計28個項目單元),如固體制劑模塊中分設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片劑質量檢查等項目單元。課前,教師讓學生根據選取好的項目預習課本相關知識,并盡可能多地搜集信息、資料,讓小組每位成員承擔與其興趣、能力相符的任務,這樣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個人的優勢。如在教授“膠囊劑”這一項目單元時,讓學生從新聞“毒膠囊事件”入手,分組學習膠囊劑的概念、特點、組成、制備工藝等,并總結知識要點。各組學生分工合作,既對膠囊劑的理論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又明確了藥品是用于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制備原料、工藝、質量、療效等均應符合藥品相關規定,否則會危及生命。
例如,在“膠囊劑”這一項目單元中,教師給出本堂課的目標項目——復方碳酸氫鈉膠囊劑的制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首先,將課前預習的課本知識和收集的資料在課堂上向大家展示;其次,教師播放相關視頻并現場演示,使學生對于膠囊劑的制備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再次,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項目,結合演示操作和視頻,分組探究、討論、交流,組內形成復方碳酸氫鈉膠囊劑的制備方案;最后,分組呈現,組間可以以辯護的形式進行交流。教師在此期間起引導作用,如當討論偏離主題時,教師要及時介入,針對問題進行點撥等。
根據各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最終制訂出制備方案,學生分組實施項目,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準備實驗儀器設備、稱量原料藥品、動手操作、做實驗記錄等由專人負責,各司其職。教師在此期間認真觀察,了解各組膠囊劑制備的具體情況,同時也可以就學生在某個環節的操作或遇到的問題進行適時引導和點撥。教師可以客觀地了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情況,也可以全面了解學生運用綜合知識、操作實踐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有利于教師對小組合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客觀、公正評價。
課堂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運用現代教學理論,采用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服務的活動。教學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藥物制劑技術課堂評價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考核標準,分模塊、分項目進行考核,注重形成性評價,重在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確保教學質量。主要包括小組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最終的考核按照課堂考勤+紀律+課堂提問占20%,制劑的操作+產品質量占60%,課后作業+實訓報告完成情況占20%進行評分。此外,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和操作技能的熟練和掌握程度也是教師評價的主要參考指標。
每一種制劑制備完成后,教師還應對制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部分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演示制備過程中的相關操作。教師應給予恰當的鼓勵,培養學生技能操作的興趣,這種學習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課堂綜合評價能充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G424.1
A
1671-1246(2015)04-0062-0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課題(XJK012CZJ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