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潘雪豐,倪 峰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1)
基于高職高專學生特點的藥理學教學初步探索
李 宏,潘雪豐,倪 峰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及藥理學課程與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材編寫上進行改革,以適應高職高專教育迅速發展的要求。
藥理學;高職高專;學生特點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迅猛、辦學規模快速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自1978年我校藥學專業創辦首屆藥學大專班以來,至今已有37年辦學歷史。藥理學是藥學、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也是藥品經營管理、醫學技術、醫學影像、保健品和營養學等大多數醫藥專業的必修課程。藥理學課程較其他課程理論抽象、知識點繁多復雜、內容枯燥、考試通過率低,較易引起學生的焦慮情緒。傳統課堂講授單調空洞,學生被動機械記憶知識。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有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在分析高職高專院校藥理學課程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院對藥理學教學進行了初步改革,現介紹如下。
1.1 專業發展迅速,傳統藥理學教學難以滿足需求
以我校為例,已從2004年的藥學、護理和醫學3個專業發展為2014年的藥學、中藥、藥品經營管理、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技術、醫學影像、護理學、保健品和營養學等多個專業,大多數專業都將藥理學設為必修課程,特別是藥學、臨床醫學和護理學都將藥理學設為主干課程。各個專業側重點差異較大[1],如藥學和中藥專業側重于藥理學體內過程、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護理專業側重于藥物配伍禁忌、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醫學技術專業側重于體內過程、臨床應用與對檢驗結果的干擾等。
1.2 針對性強、強調技能的教材較少
目前,高職高專教材種類繁多,且大部分是基于本科教材精簡而成的,針對特定專業技能培訓的內容往往不足,特別是對于藥學、中藥專業而言,與相關執業資格和技能鑒定考試脫節,學生技能訓練模塊較為簡單,不利于工學合一。教材欄目設置單一,課后習題較少且以思考題為主,教材中的藥物種類大部分為傳統藥物,對新藥和國家基本藥物介紹不足[2]。
1.3 教學內容多、總學時少,傳統藥理學實踐課程較難開展
高職高專學生一般只有兩年的理論學習時間,與本科學生比較,學時有限,藥理學課程除藥學專業學時在80學時左右外,其他專業一般僅有30~50學時,傳統藥理學實踐技能教學較難深入開展。
2.1 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
高職高專學生與本科學生心理差異明顯,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不足的問題,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對自己大學生身份缺乏認同感[3]。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較大,自我意識強,合作意識淡薄,缺乏毅力和責任感,處理人際關系能力不足,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高職高專學生面臨學習、實習、就業或升學等多重壓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且目前社會對職業院校學生的認同程度不高,容易使他們對未來發展感到迷茫與失落,甚至自暴自棄。
2.2 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
高職高專學生對實踐性環節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對抽象理論課程的學習,對教師依賴性較強。高職高專學生生源較復雜,主要有普高學生、對口招生考試的職高學生和高職單招考試的學生,學生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學習動機也有差異。
2.3 高職高專學生的時代特征
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大部分為“90后”,接受新文化、新事物能力較強,可塑性強,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其價值取向易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
3.1 從教學理念上由以學科為本轉化為以學生為本
一是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將德育與智育有機結合,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二是在課程設置上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并在技能實踐中培養學生社會化觀念、協作精神、分析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三是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內容,如在藥學和中藥專業中補充新藥開發與應用及生物制藥相關知識,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有機結合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鑒定的相關內容。四是聘請雙師型教師和行業一線專家進行課程教學,做到工學合一。
3.2 合理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3.2.1 利用動畫、視頻和交互式網絡等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如觀看精神病人治療前后的視頻,引入精神病治療藥物,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自豪感,增強學習興趣。除課堂講授外,還可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利用我院開發的藥品分類游戲軟件和教學仿真模擬軟件進行在線分數評比,在游戲和模擬操作中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并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建設藥理學共享型專業資源庫,使學生能接觸到更多的多媒體教學資源。
3.2.2 教學過程中注意結合實際,增強教學的生動性 我院建設有模擬藥房,可使學生在買藥過程中進一步了解藥物適應證、不良反應和禁忌證。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藥理效應,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如讓學生模擬人誤食毒蘑菇中毒產生的譫妄、抽搐、休克、口吐白沫等,使學生加強對興奮毒蕈堿受體引起的腺體分泌增加、肌肉震顫、心臟抑制、中樞興奮等效應的理解;又如模擬游樂場中進行刺激性娛樂項目出現的皮膚蒼白、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骨骼肌血管擴張等,幫助學生理解腎上腺素受體興奮引起的刺激效應。
3.2.3 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4]結合當前熱點、焦點問題和事件,采用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啟發式案例教學。如利用明星吸毒事件讓學生思考藥物效應動力學機制,在此基礎上引入藥物的成癮性、耐受性的受體機制,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3.3 編寫更適合高職高專的藥理學教材
根據專業的不同方向,編寫4本藥理學相關教材:《藥理學》:突出藥理學的概念與基本原理;《臨床藥物治療學》:突出藥理學知識在臨床中的應用;《醫院藥學》:突出藥理學在醫院藥房中的應用;《實用藥學服務技能》:突出藥理學在藥品流通行業中的應用。
我院編寫了創新型藥理學教材,其中遴選最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中的藥物,同時補充了與藥學職業崗位直接相關的新知識、新理論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相關知識。教材編寫形式多樣化,插入了學習導航、案例、小貼士、專家提示、你問我答、瞭望臺、學習小結、自我測評等模塊,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實訓內容緊密結合藥學職業崗位工作特點,增加了藥品分類、藥品和處方的一般知識和新藥研發等實訓項目,突出了實踐性。
在藥學專業教育中,高職高專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的定位不同、人才培養目標不同,作為基礎課程的藥理學應根據學生特點改革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
[1]秦紅兵,熊存全.高職高專護理藥理學課程建設與改革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6):96-98.
[2]任亮,康紅鈺,王雁梅,等.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課程的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6):124-126.
[3]張萍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及管理[J].職業教育,2014(3):74-76.
[4]范風云,沈婉婷,毛孫忠.醫學教育應從CBL教學到PBL教學漸進式推進[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5):9-10.
G420
A
1671-1246(2015)14-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