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慧,魯興梅
(1.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衛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基于高效課堂的中職病理學導學案的實踐與思考
崔新慧1,魯興梅2
(1.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衛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近年來,我們在中職病理學教學中積極探索和建立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導學案作為高效課堂中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高效課堂;病理學;導學案
1.1 導學案
導學案指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為達成一定的學習目標,由教師根據課時或課題教學內容,通過教師集體或者個人研究設計并由學生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師生互動、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1]。
1.2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學案導學是以導學案為載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適時指導以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2]。
1.3 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其內涵包括3個方面: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是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三是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3]。
高效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開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導學案作為高效課堂中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根據對我校、甘肅省衛生職業學院、酒泉市衛生學校及天水市衛生學校4所省內具有代表性的衛生職業學校200多名教師及2 000多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在校生有效課堂教學行為的問卷調查顯示:70%左右的學生沒有養成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80%的學生未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調查也反映出課堂教學中師生缺乏互動、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問題。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睂W案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當前在基礎教育教學中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學案,基本思想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理念,其核心是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規范性,從而完成課堂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要求。通過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教學的重心從研究“教師如何教”上轉變到研究“學生如何學”上,促使教師進行角色轉換。
導學案是集教師的導案,學生的學案、練案和綜合性評價于一體的導學性文本,其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學法指導、學習內容、學習探索過程、鞏固練習、課后作業等。導學案在設計與編寫上必須與教學實際相聯系。
3.1 緊抓課程標準
課堂教學要想教有方向、教有目標、教有效益,研讀課程標準是前提。課程標準提供導學案設計的基本思路,為設計導學案的學習目標提供了具體指導。中職病理學設計導學案要以學科課程標準為基礎,同時也要與各類衛生職業資格考試要求緊密銜接。
3.2 研讀教材促發展
導學案是對教材的“翻譯”,是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教材內容的輔助工具。導學案的設計與編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把握重點,研究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找準關鍵,研究學法,探尋規律。
3.3 學情調查是起點
高效課堂教學定位在“以學定教,以教導學”。導學案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學情是導學案設計的出發點,學情調查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
3.4 分層設計重差異
根據學生的層次性差異,在設計導學案時應分層設計學習目標、導學問題、學習程序、評價標準和達標測試等。
3.5 學法指導貫穿其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使學生學習有法,才能實現高效學習。導學案不僅要使學生明確學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重在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設計病理學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明確寫出如何看書、如何讀圖、如何理解、如何記憶、如何思考、怎樣討論等學習方法。
3.6 集思廣益是保證
一份成功的導學案必然是靠學科教師與學生的群體智慧共同創造的。導學案的開放性決定了它不是個人的專利,而是教師間、師生間互動交流的結果。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關鍵是導學案的設計與編寫,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落實則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導學案的作用及價值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的核心。在課堂實踐中,我們依據學案導學過程模式的要求,結合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及病理學的學科特點,將病理學學案導學教學分為課前預學、課堂導學及課后固學3個環節來實施。
4.1 課前預學
課前預學階段是將病理學課堂教學的重心前移,依據導學案設定預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幫助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在這個階段,教師在課堂授課前下發設計好的導學案,學生對照導學案上教師設計的問題、創設的情景或導讀提綱有序開展學習,獨立做題,初步感知內容,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在課堂討論時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根據授課班級人數,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將5~8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間互相幫助和督促,協同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前預學階段,還可采用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熟悉導學案中的預習內容。例如我們對“血栓形成”這一課進行微課教學。在本節課中,關于栓子運行的途徑、血栓栓塞、空氣栓塞這些重點和難點內容,教師可通過整合動畫、圖譜等信息技術手段錄制數分鐘的講解短視頻來配合導學案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4.2 課堂導學
課堂導學是實施導學案的主要環節。在學生完成課前預學的前提下,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可采取問題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先通過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互動、研討、交流,再通過教師的歸納、引導、講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就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給予正確的提示和引導。在解決問題時,盡量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解題方法和依據。通過課堂討論教師可全面掌握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導學階段之前,要對課前預學情況進行檢測,這有助于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和課堂教學重點的把握。在這個環節導學案的設計中,根據學習目標,設計針對性的訓練,選取少而精的問題,既要涵蓋基礎知識,又要有較高的啟發性和綜合性,還要考慮學生層次的不同。在問題的選取上,兼顧各類衛生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選取一部分真題,使學生提前接觸各類衛生職業資格考試的題型和內容。
4.3 課后固學
課后固學作為學案導學模式的最后環節,目的就是幫助、引導學生對本節知識自主進行總結歸納。在課堂實踐中,采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對知識脈絡進行梳理和歸納。學生通過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思維導圖,歸納總結課程內容,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此外,通過相關案例設計,幫助學生將病理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運用知識的能力。
5.1 導學案編寫的問題
導學案是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集體教學智慧的結晶,只有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才可能編寫出高質量的導學案。導學案的設計要目標明確,讓學生清楚本節課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還要避免把教材內容簡單地編成習題,以免讓學生簡單機械地尋找答案,無法體現學案導學的教學優勢。
5.2 導學案對教師教學素養的要求
教師是導學案的設計和實施者,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編寫高質量的導學案,改變以往“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這不僅要求中職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養,還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加強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積極掌握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5.3 導學案教學要關注學生的適應性
導學案教學對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當前中職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學習能力較低的狀態下,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循序漸進。因此,在導學案教學實施中要考慮到學生適應性的問題。在課堂嘗試階段,導學案教學的學時數不超過課程總學時的1/3,這樣既能顧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又能保證教學的穩定性[4]。
綜上所述,中職病理學導學案教學實踐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中職病理學高效課堂的創建奠定了基礎。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仍存在不完善之處,有待改進,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1]張海晨,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
[2]容中逵.學案導學的三重判讀[J].課程·教材·教法,2014(8):92-97.
[3]吳中民.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與方法[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
[4]張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初探及在醫學病理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9):61-62.
G420
A
1671-1246(2015)14-0049-02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15年度課題“基于高效課堂的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病理學導學案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