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傳平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株洲412012)
以GMP仿真實訓系統為平臺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制劑實踐教學體系
馮傳平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株洲412012)
探討以GMP仿真實訓系統為平臺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制劑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為目的,以實訓項目為載體,以任務驅動為導向,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高藥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職業綜合能力。
GMP仿真實訓系統;工作過程;藥物制劑;實踐教學
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是職業院校根據產品工作過程系統中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的內容后,以學生為中心,為完成典型工作任務而設計的一種課程體系。其特點是學生通過完成各項實踐活動來掌握相關知識、崗位技能和操作技巧。這就意味著教學環節必須與學生未來的職業情境相吻合,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中,通過教師創設仿真的教學環境,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使學生從專業技能、問題分析到現場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學習鍛煉,從而實現教學與就業零距離對接。
藥物制劑技術是高職高專院校藥學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是在現代科學技術指導下,研究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制備理論、生產技術、設備使用、質量控制等內容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課程。其核心內容是介紹各種藥物制劑生產技術,在學生掌握各種藥物制劑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各種藥物制劑的制備生產技術和實踐能力,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課程。作為為企業培養一線高技能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為依據,以職業活動的學習領域為內容,構建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學模式。然而,受教育理念、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的限制,目前的教學活動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陳舊、師資力量較弱、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滯后、GMP(藥品生產管理規范)仿真實訓車間運行成本高、缺乏有效的技能考核評價體系等問題,從而造成畢業生與生產實踐脫節的問題,需要企業二次培訓才能上崗,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因此,如何真正提高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制劑實踐教學效果,是擺在高職高專院校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1 基本思路
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的精神,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本,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以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與崗位技能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制藥生產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在虛擬工作情境中,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教學;以完成“就業即上崗”的任務驅動學習為基礎,在學習中獲取理論知識,在任務中學習鍛煉職業技能。
2.2 基本方法
通過制藥企業調查研究,歸納、整理出生產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進一步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提煉出制藥生產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對應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實踐教學的項目[1]。結合制藥生產實際及技術管理條件,確定培養目標,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將相同、相近的能力進行歸納和整合,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思路將課程內容進行序化,達到課程知識模塊化、模塊內容任務化、任務和工作結合實用化的要求。同時,把GMP車間的設計要求、各劑型制藥生產過程管理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與GMP仿真實訓系統的基本條件相結合,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來實施專業技術和實踐技能的培養,使課程相互銜接,形成模塊化的實踐課程體系。
2.3 保障體系
為提高辦學水平和學生的職業能力,我校建設了一定數量、具有良好實訓條件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其中,GMP仿真實訓平臺是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建設的國家級藥物制劑教學實訓系統,于201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該系統中,制藥生產系統的完整性、工藝過程的全面性、環境的仿真性、設備的先進性等方面得到了體現,為學生課堂實訓、崗前實訓、職業技能鑒定等提供了良好的場地保障。為了充分發揮GMP仿真實訓平臺的實訓功能,學校建立了一系列嚴格而科學的管理辦法,為課程實訓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從企業引進高技能人才和自主培養兩種模式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既懂理論又會指導實踐的專業教師隊伍,為課程實訓提供了師資力量。此外,學校還投入了專用資金和物資設備,從財力、物力、場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課程實訓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
2.4 主要內容
GMP仿真實訓系統能夠完全實現制藥生產主要工作任務的模擬與仿真性實訓,該藥物制劑生產實訓三維仿真教學軟件涵蓋了國內藥品生產的主要工藝流程,包括藥物制劑生產過程中9種不同生產流程(膠囊制劑線、顆粒制劑線、搖擺制粒流程、一步制粒流程、空氣凈化系統、快速攪拌制粒、片劑生產流程、水針劑制劑線、制藥用水系統生產流程)的交互式仿真教學,實現了全自動化、全專業知識點覆蓋的電腦三維仿真操作考核。學生進入GMP仿真實訓環境,猶如進入了真實的GMP車間,身臨其境,可以使學生真實感受到制藥生產的全過程,實現“真刀真槍”的技能訓練。
通過藥學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及崗位定位的研究,結合GMP仿真實訓平臺的條件和實際生產過程,設置了課堂教學輔助、學生仿真練習、實訓仿真考核3個不同的功能模塊,分別滿足了教師授課、學生自學、綜合考評的多項要求,開創了“統一資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藥物制劑實訓教學仿真軟件系統就是在數字技術平臺上,以仿真、模擬的形式,形象而逼真地植入了藥物制劑專業綜合技術的大型軟件系統。該軟件融合了現代藥物制劑生產工藝、GMP、藥物制劑設備、崗位標準化操作(SOP)、藥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以及車間管理等內容,適用于藥學類及制藥類專業專科、本科、研究生的教學及制藥企業員工的培訓等。
2.5 實訓的組織實施
首先,教師進行課堂講解,讓學生學習GMP的概念、各國的GMP推行和管理機構;教師主要進行機械設備基礎講解、固體制劑設備講解、水針制劑設備講解、空調與高壓氣源講解,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制劑設備;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生產崗位操作的規范化,主要包括:如何進入潔凈區、各崗位操作流程概況、工作文書的讀寫、工廠實習的注意要點。
學習完以上內容后,學生進入顆粒劑類、膠囊劑類、片劑類、水針劑類等藥品的生產崗位進行仿真練習。從更衣進入潔凈區開始,到如何領取、傳遞物料,如何開始崗位操作,如何給物料桶貼上傳遞標簽,如何設置生產設備的操作參數,如何采樣檢測,如何清潔清場等,都一一進行了場景模擬、流程規范的仿真設計,力求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在本模塊內自由操作,開展嘗試性、探索性學習。
最后,進行仿真實訓考核。教師在網絡環境下,設置相關的考題,從仿真場景、仿真崗位中選擇出操作類的考題,組合成一份電腦考卷,供學生檢驗自己在實訓期間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電腦考卷成績,指導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實踐技能和知識,理解藥物制劑生產原理和工藝。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訓過程中,以實訓小組為單位,分配實訓任務,條件具體,目的明確,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訓中學生通過鉆研、查資料、對比、分析、咨詢及仿真操作等,最終都能按時完成實訓任務。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都是帶著任務有目標地學習,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我校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高達90%。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以GMP仿真實訓系統為平臺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制劑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以培養學生行業通用能力、職業特定能力、職業核心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積累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經驗,實現了教學渠道多元化、教學過程系統化、教學考核多樣化、教學監控標準化的“教、學、做”一體化,值得推廣應用。
[1]馮傳平.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藥制劑技術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2):16-17.
G40-03
A
1671-1246(2015)02-0100-02
湖南中醫藥高專校級課題“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開發藥劑學課程的研究與實踐”(201304)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