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高璐莎,代薇,王成,楊菊,羅景梅,楊云紅,李燦暉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昆明 650032)
思維導圖在內科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瞿秋,高璐莎,代薇,王成,楊菊,羅景梅,楊云紅,李燦暉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昆明 650032)
內科學臨床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把教學內容中各級主題關系用相互隸屬、相互關聯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在內科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師生構建知識框架,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內科學;臨床教學
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社會要求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醫學專業人才。醫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具備精深的醫學專業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具備解決實際問題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臨床教學是教會學生將以往學到的基礎知識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過程,是醫學教育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內科學作為整個臨床醫學的基石,內容豐富,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抓住要領,善于歸納總結,厘清知識脈絡,才能有效掌握它的知識體系。然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教學模式屬于灌輸式,即教師講、學生記的模式。這種教育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迫切需要新型教學模式來解決現有問題。近年來部分研究結果表明,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1-3]。本文重點介紹思維導圖在內科學臨床見習課教學中的運用,為廣大醫學院校教師及學生改進教學及學習方法提供參考。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創立的,它是通過繪制放射狀的圖表來展現可視化的思維過程,是利用圖像和聯想促進思維的發散,并將這個發散過程記錄下來[4]。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結合起來,讓人的左、右半腦在思考過程中同時運作,從而開啟全腦運作模式。通過有利于視覺刺激的符號、關鍵詞、顏色以及聯想意象,增強記憶,營造積極的學習氣氛,幫助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2.1 有助于教師備課
傳統備課教師重點關注每個章節中各個疾病的相關知識點,教師的思維容易受到限制。利用思維導圖備課,可以幫助教師在宏觀上對教學總體內容進行把握,在細節上更容易厘清教學思路。教師將教學內容與知識點,包括教學難點、重點做成知識內容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將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與臨床表現及相應治療要點用一幅圖清晰地概括出來,使得教學設計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從而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臨床教學是以患者這一有機整體為研究對象,從事臨床工作的教師利用自己掌握不同知識的優勢,把繪制的每門學科的思維導圖有機拼接成完整醫學思維導圖,如從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治療等主線繪制,便于學生歸類和比較,減輕其記憶負擔,亦利于學生前后知識的融會貫通。
2.2 提高課堂效率,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運用圖形化技術來表達人類思維發散的特點,并借助文字、圖像、顏色和線條等把復雜、無序的思維過程用簡單明了的圖形呈現出來,可實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又可展現知識的總體結構,從而使思維過程變得更加明朗清晰,有利于學習思路的整理和學習筆記的記錄。圖形的直觀、生動性是學生喜歡的,用這樣簡單、有趣的形式來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快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在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加強了邏輯思維能力,變得更加善于思考了,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臨床實踐教學需要采取更開放、更多協作和討論的學習方式,利用思維導圖的網絡性,將知識點以問題引導,借助其結點呈現,以其分支展示課堂任務與活動安排;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厘清各系統知識點的脈絡關系;利用思維導圖的全景性,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整體框架,抓住各系統的重點,有利于醫學生從整體上有機地把握所學知識。例如針對高血壓的不同發病機制,對應哪些相應的降壓藥物可以指導臨床治療。學生還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記錄聽課過程中的關鍵性詞語及其相互關系,有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5]。
復習是提高記憶力的有效方法,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自己動手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確定好知識結構的關鍵詞的層次和類別,用簡單、明顯的放射性思維方式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加深、加快記憶,極大地提高復習質量。
2.3 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人的左、右腦分別主管不同的功能,左腦主要負責語言和邏輯分析等功能,而右腦則善于非語言的形象思維和直覺。在思維導圖中要求使用文字、圖片、色彩、邏輯思維把各級知識關鍵點系統歸納聯系起來,需要左、右腦協同工作,從而使大腦的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結點,而每一個結點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經由思維導圖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資料的累積量外,更將數據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分層分類管理,使資料的儲存、管理及應用更有系統性,從而提高大腦運作的效率。因此,思維導圖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6]。
2.4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效果評價工具
指導學生自制思維導圖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熱情。學生自制的思維導圖是學生思考過程的體現,是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外在表現,它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幫助教師清晰地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可以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工具。
2.5 思維導圖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要完成一個理想的思維導圖,需要精心地設計和不斷地修正,因此部分學生有排斥心理,以完成任務的心態繪制思維導圖。此外,有部分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僅局限于對課本上圖形的簡單模仿,缺乏歸納總結和創新性。這就需要教師耐心地引導和指正,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好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手段。
(1)在一張大紙的中央寫出思維主題;(2)考慮次主題,也就是在上一層主題下的延伸,在次主題后,羅列更為細化的要點;(3)用關鍵字或圖像來表達要點,并把它和最相關的次主題用曲線連接起來;(4)善于應用色彩及標記,任何一個次主題都要用一種顏色來表示,并列的次主題用同種顏色表示;(5)應用思維導圖軟件如MindManager進行繪制[7],其有著界面直觀和功能豐富的特點,有助于有序地組織思維以及科目內容,做到重點突出,減少花費的時間、精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內科學實踐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有序的知識構架,有助于理論知識的記憶,并建立全方位的臨床思維。對授課教師而言,可以提高備課效率,教學邏輯更嚴密,過程更流暢。所以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積極的新型教學方式,應該在臨床教學中廣泛推廣,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1]陳冬冬,李東輝,李玉見,等.思維導圖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7):129-130.
[2]林青,張前德.思維導圖在中醫藥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09,28(5):30-33.
[3]姜珊,宮健,王迪,等.消化內科臨床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應用價值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9):2920-2921.
[4]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5]楊申淼,許蘭平.思維導圖在血液科臨床見習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120-121.
[6]李楠,范柳笛.思維導圖在醫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8):168-170.
[7]張濤,黃宇星.思維導圖創建工具及其教學應用探究[J].軟件導刊,2013,12(8):195-198.
G424.1
A
1671-1246(2015)24-0057-02
2014年昆明醫科大學校級教研教改立項課題(2014JY-Y-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