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宜昌 443000)
護理技術教學中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劉麗霞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宜昌 443000)
目的在護理技術教學中培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方法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設計自主學習課堂,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讓護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結果接受自主學習教學方法的護生成績明顯較接受傳統講授方法的護生成績高(P<0.05)。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護生對自主學習方法持肯定態度且樂于接受。結論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可提高護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并可為其走上臨床工作崗位后繼續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護理技術;自主學習;高職護生;能力培養
面對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已與當今的醫學模式格格不入。醫學院校的學生作為臨床醫務工作者的新生力量與后備軍,不僅要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技術操作技能,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護理技術作為主要的專業課程之一,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貼近工作崗位。因此,我們選擇在這門課程中培養高職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 教學對象的選擇
護理技術是在完成部分基礎課程或專業課的基礎上開設的,護生已具備一定的臨床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選擇我校2013級高職護生118人(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他們已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如護理禮儀、人體形態學、病理生理學等;部分專業課程如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急救護理學等已完成或正在進行。
1.2 師資力量的配備
主講教師1名,護理實驗員2名。主講教師為本科學歷、“雙師型”人才,是臨床高級職稱即副主任護師,在醫院承擔過臨床護理工作,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持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教學嚴謹,教風活潑,語言生動,儀態大方端莊,有極強的親和力。主講教師主要負責自主學習課程的設計、護生的引導、教學環境的布置及護理實驗員工作的安排。配備護理實驗員2名,負責協助主講教師落實自主學習的每個環節,負責實驗器材及教學道具的準備等工作。
2.1 樹立終身自主學習的觀念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不斷更新,護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不僅要成為技術工作者,照顧護理病人,還要充當教育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這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變化要求護理人員不斷學習,用各種方式接受繼續教育,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樹立終身自主學習的觀念。
2.2 自主學習環境的布置與臨床病房接軌
對于自主學習的概念,最廣為采用的是Knowles(1975)[1]提出的定義,指個體主動地或借助他人的幫助來判斷自己的學習需要,制訂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人力及物力資源,選擇和實施適宜的學習策略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護理實訓室是學習護理技術的重要場所。護理實訓室的大門處擺放了穿衣鏡,提醒護生的儀態要端莊大方,具有美感;墻壁上懸掛南丁格爾畫像及中英文對照簡介,使護生職業使命感油然而生;開放式護士站各類實驗器材位置醒目,病床上的模擬病人擺放有序。環境的布置激發了護生對臨床工作的向往與熱情,使學習緊迫感增強,從而提高了護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3 自主學習章節及內容的選擇
選擇自主學習章節時,應注意常用性、實用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避免護生出現畏難情緒。因此,選擇“外科常用護理技術”章節,內含皮膚護理準備技術、換藥包扎拆線護理技術、“T”型管引流護理技術等內容。確定學習內容后,提前一周由主講教師將自主學習要求講義發放給護生,講義中的實驗工具器材由護理實驗員提前備好。
2.4 自主學習課堂采用的方法
2.4.1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病人的疾病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1969年,由美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霍爾德·巴羅斯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2]。20世紀末期,引入我國醫學院校課堂。
以護生為主體,對學習內容提出問題并要求其自行解答,若解答有困難時,可求助其他學生。如在自主學習“皮膚準備護理技術(備皮)”內容時,提出以下問題:(1)備皮的步驟;(2)備皮的范圍;(3)特殊部位的備皮要求。當答案出現分歧時,主講教師做出科學引導。在一問一答中,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將主動權交給了護生,初步培養了護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2.4.2 分組討論并歸納重難點將護生分為5人一組,討論“備皮”內容的重點與難點,要求發揮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將重難點分解成簡易問題,提出更好的學習方法,創造高效性課堂。經過小組討論,普遍認為備皮的重難點在“不同部位手術皮膚的準備范圍”、“特殊部位的備皮要求”。因內容量大、解剖術語多,難于理解,不好記憶,所以將人體直觀地劃分成10個區域,將每個區域的解剖位置描述清楚后,根據手術切口位置,周圍20 cm范圍的皮膚皆應進行清潔處理。
2.4.3 發揮想像力,設置臨床情境針對護生提出的重難點,主講教師與護理實驗員一起引導護生發揮想像力,設置臨床病房情境。設置情境是激發護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更是培養護生想像力的主要手段[3]。如在學習顱腦手術和眼部手術備皮范圍時,引導護生發揮想像力,設置急診情境:夜間值班時,突然急診送來一位車禍病人,頭部受傷,右眼角裂開,需立即手術。要求護生迅速回答皮膚準備工作需要做什么?備皮范圍及注意事項是什么?通過這種情境設置,能夠迅速調動護生的積極性,促使護生提前預習、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等,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4.4 分角色扮演,增強課堂趣味性情境的設置使護生掌握了皮膚護理準備工作的重難點。為避免課堂沉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指導護生分組分角色扮演情境設置中的病人、醫生、護士及病人家屬。教師采用啟發、提問、對答等方式引導護生醞釀不同角色的對話及肢體動作。護生在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后,自信心增強,主動要求表演給其他小組,課堂氣氛活躍,所有護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活動結束后,對118名護生給予與其他班級(采用傳統講授方法)相同難度的理論試卷進行閉卷考試。118名護生平均分89.57分,其他班級平均分80.1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主學習方法能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潛在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并能使其逐步樹立終身自主學習觀念,教學效果優于傳統講授方法。
給118名護生統一發放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1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結果顯示,88.39%的護生喜歡自主學習方法并希望繼續采用該教學方法;91.97%的護生表示學習興趣提高;89.28%的護生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更好;83.93%的護生學習時間明顯增加;90.21%的護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92.12%的護生通過自主學習,知識面得到擴大;88.20%的護生對自主學習過程能進行自主分析評價,找出問題并改進。
評價結果表明:大多數護生對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持肯定態度,樂于接受,其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顯著提高,對護理技術課程更加感興趣了。
4.1 教師素質得到提高,創新意識增強
21世紀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護理學科更新教學模式,以新的理論為指導,在授課過程中具有創新意識,找出適合新的醫學模式的護理理論和方法。自主學習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提前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細節,精心設計教學課堂,安排好時間,將護生的注意力引向既定的目標。這就使得教學難度增大,促使教師不斷學習,使其自身素質得到提高。
4.2 充分調動護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課前預習、分小組討論、臨床情境設置、分角色扮演等方法使護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使護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并記錄,真正做到以護生為主體、以護生為中心。另外,護生在各個環節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就感增強,課后復習及完成作業更積極、更主動,也更得心應手。
4.3 護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溝通協調能力提高
護生積極參與自主教學,面對疑難問題,認真尋找解決方法。在課堂上,分小組進行協商、討論;在課堂外,找高年級學生請教或者求助任課教師。護生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增強,溝通協調能力也日漸提高,為今后走上臨床工作崗位后與同事、與病人溝通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教育學領域,研究者把培養護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目標,重點探討促進護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如美國的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4]的自主學習強調創立自主的課堂環境。護理教學必須搭建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引導護生自主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護理專業培養出具有較高管理水平、臨床帶教能力、科研能力的新一代護理人才。
[1]Knowles Ms.Swlf-directed learning[M].NewYork:Association Press,1975.
[2]李蓉,孟秀,張瑞麗,等.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9):65-66.
[3]黃玉雙,魏碧蓉.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學生健康教育意識的培養[J].中華護理教育,2006,3(1):27.
[4]Dewey J.How we think[M].Chicago:Henry Regnery Co,1993.
G420
B
1671-1246(2015)24-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