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沁園
(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高職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索
程沁園
(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藥學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醫藥企業對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的要求愈加嚴格,但我國高職教育仍然處于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之下,所培養的學生無法及時滿足企業需求。針對這個矛盾,詳細分析當前在藥學專業實踐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探討高職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期能更好地指導高職藥學人才培養。
藥學專業;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
隨著醫藥行業的迅猛發展,社會對藥學相關專業學生的需求愈加迫切,據統計,高職藥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維持在70%以上[1]。高職藥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有社會藥房、各級醫療機構、藥廠、藥物研究機構等,就業崗位包括臨床藥劑、藥店零售、技術、基礎管理、醫藥銷售等崗位[2]。近年來,企事業單位對藥學高職畢業生的要求更為具體和嚴格,尤其是對高職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從職業教育較為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3種:一是以德國為代表的雙元制模式;二是以加拿大、美國為代表的CBE模式;三是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TAFE模式[3]。這3種人才培養模式雖然各有差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注重與企業的合作,體現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可持續性和實用性[3]。然而我國的高職教育長期以來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教育模式和體制的影響,忽視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現象普遍存在[4],這是當前藥學教育工作者和藥學專業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诖?,本文在分析當前藥學專業實踐教學中所面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對構建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能更好地指導高職藥學人才培養,提高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
1.1 實踐教學理念落后
當前藥學專業教學理念仍停留在以教師為中心、以專業理論知識為重點上,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并非源于興趣,對實踐技能的學習更是如此,從而造成了理論學習脫離實踐操作,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嚴重影響了藥學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5]。
1.2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不合理
首先是實踐教學課程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學生實訓時按指導書完成固定的操作步驟,與醫療行業企業間的聯系與交流不夠,實踐教學與職業活動缺乏有機聯系;仿真工作情境的實踐教學過少,缺乏創造性,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不夠[6],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專業課程、實踐課程由不同教師承擔,實習實踐由實習單位負責,彼此之間很難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教學內容之間相互脫節的現象[7]。
1.3 高職教師實踐能力欠缺
高職藥學專業教師與普通高校藥學專業教師相比,不僅要掌握較扎實的專業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藥學專業實踐能力。各高職院校雖已開始重視對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如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等,然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往往存在各種問題。比如部分院校簡單將持有兩種技術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主管藥師證或執業藥師證)的教師認定為具有雙師素質;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過程中也缺少有效的評價和監管體系,致使部分教師到企業實踐如同走過場[8]。
1.4 實踐教學基地無法滿足需求
藥學實踐教學的實施需要通過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共同完成。校內實踐基地主要是建設學科實踐教學實驗室、GMP(藥品生產管理規范)模擬車間和GSP(藥品經營管理規范)模擬藥店。但由于缺乏資金投入,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建設完整的模擬車間。此外,校外實踐基地質量參差不齊[9],校外實踐基地建設以松散型為主,緊密型教學基地嚴重不足,實習基地更換頻繁,基地缺乏指導學生實習的帶教教師。由于受校內和校外實踐基地多種因素的影響,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實踐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已逐步凸顯。
2.1 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著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更好地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教育部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對于藥學專業高職教育,應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及社會和行業對藥學專業人才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的需求,確定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整體目標,即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具備從事藥品生產、調劑、使用、檢驗及藥品營銷的專業技能。每個實踐教學項目的子目標為思想目標、認識目標和專業技能目標,思想目標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修養;認識目標即理論聯系實際;專業技能目標即專業技術及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技能目標既是職業能力的核心,也是實踐教學的主要目標[10]。
2.2 模塊化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內容體系是教學目標體系的具體化,是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通過合理配置,按基本技能培養模塊、專業技能培養模塊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模塊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建立以“三模塊”為框架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叭K”式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體現了梯度化、階段化,更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使實踐教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有序地向縱深發展[6]。
2.3 實踐教學保障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導向的質量評價,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設定人才培養評價指標時,要充分考慮產學研聯合培養學生的實際特點,參考企業的評價標準,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其做出科學合理化的評價[11]。針對實踐教學的特點,人才的考評方式應多樣化,注重應用性和創新性,由于企業對學生基本素質、職業態度、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而要由學校、學科負責人、企業三方成立教育管理小組,對學生加以管理和指導,為學生建立有效的反饋、調節、監督和退出機制,為高質量的藥學專業教育提供體制保障。
3.1 優化實踐教學課程
3.1.1 增加實踐教學學時 實踐教學時數是完成實踐教學內容和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前提。國外藥學專業實踐教學將模擬實踐課和校外實踐課作為一門課進行考核,并且占總成績的60%[12]。而目前國內的大多數醫藥院校對模擬實踐課和校外實踐課沒有具體規定和要求。因此,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可以對藥學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時數,使實踐教學時數和理論教學時數比接近1∶1。
3.1.2 按照藥學就業崗位的要求設置實踐課程體系 打破傳統的按學科體系設置課程的模式,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設為4個模塊,分別是社會藥房、質量檢驗、制藥車間和醫藥營銷。每一個模塊的實踐教學內容均有所差別,根據藥學市場人才需求的特點,突出企業實際崗位的技能要求,調整實踐教學內容設置,并對實踐教學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進行調整,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同模塊的實踐教學內容。
3.1.3 試點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也是國際上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和主導模式。高職院校應與企業深度合作,培養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現代人才。
3.2 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藥學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藥學實踐教學和培養藥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校內實踐基地主要通過引進先進的實驗設施設備、先進的實踐技術以及教學軟件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共同建設[13],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習態度和崗位責任,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的提高[14]。一方面,在學科實踐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網絡教育技術創建三維式和交互式虛擬實驗,虛擬藥學實驗不受實驗室實驗材料和儀器設備的限制,以較低的消耗完成設計性、綜合性以及創新性實驗;另一方面,通過學校投資、企業贊助或者校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建設GMP模擬車間,GSP模擬藥店由所在學院經營管理,主要用于學校藥學專業的校內實踐教學活動。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以企業投資為主,主要通過學校與醫藥企業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而實現。校外實踐基地由于管理規范,而且具有實戰訓練性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綜合型的實踐場所,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加速學生的成才,是學校與企業進行工學結合的交流平臺,同時也是培養藥學專業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的重要平臺。
3.3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吸納企業的科研和技術人才骨干作為外聘導師,采用學校和企業“雙導師”教學。高校專職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兼職教師有豐富的實踐技能與經驗,因而建立并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雙導師”制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以雙師型教師為培養目標,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通過多渠道引進藥學專業人才,提升專業教師的素質,積極鼓勵和引導專業教師到醫藥企業、醫院、醫藥研發機構學習進修,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提高其實踐教學水平[15]。開展多元化校內培訓,如定期開展藥學專業實踐觀摩教學,聘請行業企業技術專家來校開展實踐技能培訓,舉辦實踐技能大賽等,鼓勵教師進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使教師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1]謝智娟.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6):150.
[2]別同玉.高職藥學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當代職業教育,2012(10):70-72.
[3]王冬麗.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全程嵌入”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藥學教育,2014,30(5):60-63.
[4]馮素香,劉培,許閩,等.構建多模塊實踐教學模式推進藥學創新人才的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29-131.
[5]郭留城,尚慧杰,陳永祥.藥學專業獨立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的構建[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0(7):87-89.
[6]譚安雄.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9):7-9.
[7]陳建濟.藥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2):39-42.
[8]柳立新,宋海南,劉瑋,等.高職藥學專業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34(1):58-61.
[9]宋衛中.以實踐為導向的藥學人才模式培養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2(8):164-166.
[10]李平,劉鎖娣.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5):23-25.
[11]朱家勇,齊平.產學研互動培養應用型藥學創新人才的探索[J].藥學教育,2011,27(2):1-3.
[12]盧建峰,杜利月,郭留城,等.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8-599.
[13]謝恒,曾建紅,戴平.新型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現途徑的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2(S2):277-280.
[14]宋京城,蘇冰,金小花.高職生物制藥專業“一主雙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藥學教育,2014,30(5):37-39.
[15]趙春貞,王琳,李萬忠,等.加強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提高就業競爭力[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9):371-372.
G640
A
1671-1246(2015)08-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