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源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北京 100097)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醫學考試誠信建設
趙源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北京 100097)
醫師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司法考試三大執業考試相繼被曝泄題,國家級考試的誠信受到質疑。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以黨的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表述為契機,從醫學考試誠信建設的重要性、醫學考試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入手,探索加強醫學考試誠信建設的途徑,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醫學考試誠信體系、為國家篩選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服務醫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醫學考試;誠信建設
醫師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司法考試三大執業考試相繼發生泄題事件,國家級考試的誠信受到質疑。醫師作為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其誠信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危,其誠信缺失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更具危害性。加強醫學考試的誠信建設、建立醫學考試的誠信體系已成當務之急。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將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呼吁營造健康的醫學考試誠信環境,加強醫學考試的誠信建設。
醫學考試承擔著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篩選合格人才的使命,發展至今,已經形成醫學院校入學考試、基礎醫學教育考試、醫師資格考試、畢業后醫學教育考試、繼續醫學教育考試等[1]。醫學考試結果的信度、效度以誠信為基礎,只有每個人都誠信參加考試,才能有效發揮醫學考試的測量與評價功能。近年來,不管是校內考試還是醫師資格考試,考試作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作弊手段“日新月異”,除了傳統的夾帶紙條、替考以外,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有組織的團伙作弊已成為作弊的主要方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醫學考試誠信建設、凈化醫學考試環境,是建設高質量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重要保障。
2.1 誠信教育缺位
誠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品德。在我國,以考試分數為標志的教育評價標準使得教育目標偏離正常軌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產生了錯誤的價值導向。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道德品質的培養,誠信教育更是缺失。醫學院校教育的重點更多的是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而醫學人文教育只是開設幾門課程,難以使醫學生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難以使醫學生真正認識到誠信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意義。
2.2 社會誠信缺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各個行業也面臨著誠信缺失所造成的誠信危機,醫療衛生行業也出現了失信行為。近年來,醫學考試中多次出現的泄題事件就是因為部分考生和醫學考試工作人員道德滑坡,自律能力不強,誠信缺失。
2.3 考試制度不健全
考試的法制建設相對滯后,考試違紀處罰缺乏權威性或無據可依。考試的監督機制不到位,考生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從眾心理,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醫學考試誠信逐漸缺失,嚴重影響了醫學考試的公平公正。
2.4 賦予考試功能太多
中國是一個考試大國,無論是入學、畢業,還是就業、晉升都要考試,考試承載了太多的社會功能,與人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醫學考試同樣承載了太多的社會功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下,考生為了順利通過考試,想方設法以各種不誠信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使醫學考試環境更加惡化。
誠信是中國傳統道德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誠實守信是整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醫學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應正視醫學考試中誠信缺失的嚴峻形勢,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醫學考試誠信建設,充分發揮醫學考試的評價和導向作用。
3.1 加強誠信教育
3.1.1 加強社會誠信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建立社會誠信體系,積極開展全社會誠信道德教育,使公民形成良好的誠信道德修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誠信教育中的導向作用,通過樹立誠信意識,倡導誠信言行,弘揚誠信精神,逐步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醫學誠信考試必然要依賴于誠信社會,誠信社會的建立將為醫學考試誠信環境的建立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3.1.2 完善學校誠信教育 誠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將誠信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高尚的醫德與精湛的醫術同等重要,應結合醫學生的教育特點,將加強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和誠信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誠信教育融入臨床專業訓練之中,切實提高醫學生誠信教育的實效,以適應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3.1.3 注重家庭誠信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改變家庭教育理念,從小注重人格養成,樹立“誠信是立身之本”的理念,注重言傳身教,注重榜樣作用,使誠信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塑造。
3.1.4 加強誠信考試教育 在醫學考試中樹立誠信考試風氣,廣泛開展誠信考試的教育和宣傳,將誠信考試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考試作弊行為的發生。
3.2 完善醫學考試制度
醫學考試誠信建設靠教育,更靠法制。在大力抓好誠信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建立健全考試的法律法規,有利于對失信行為進行約束和制裁,有利于構建醫學誠信考試的保障機制,營造一個有利于誠信體系形成的制度環境。
3.2.1 依法治考 考試需要紀律的約束,更需要法律的制約。依法治考是保障醫學考試健康發展的關鍵,是醫學考試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是構建良好醫學考試誠信環境的重要措施。美國司法部把考試作弊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2],已將對作弊的處理上升到國家立法層面。《保密法》、《醫學考試違規處理規定》將對減少醫學考試中的違紀違規行為起到積極防范作用。只有通過考試立法,才能有效預防、遏止考試不良行為,才能對規范考試秩序、保護考試環境提供法律保障。
3.2.2 建立誠信檔案 考生誠信檔案的建立是構建醫學考試誠信體系的重要一環。在日本,大學生作弊行為一旦被曝光,其人生履歷將會有作弊的記錄,一次作弊,今后的任何涉嫌誠信的行為都將被懷疑,因此,日本學生即使不得分也不會作弊[2]。醫學考試機構將建立誠信檔案,及時記錄失信行為,作為有效防范失信行為、構建醫學考試誠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2.3 加大監督懲罰力度 加大對醫學誠信考試的監管力度,防范各種作弊行為,對醫學考試中出現的不誠信行為堅決依法依規給予嚴懲,營造醫學誠信考試環境。加強社會輿論監督,為誠信考試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
3.3 注重環節管理
加強醫學考試環節管理,針對試題開發、考務管理、閱卷評分等各個重要環節,加強安全檢查和細節管理。通過技防、人防,提高防范考試失密、泄密、竊密的能力,杜絕失信行為發生。
3.4 加強自律
自律是實現社會誠信的前提。在醫學考試過程中,通過簽署“醫學考試誠信承諾書”,倡導考生自覺遵守考試有關規定,提高考生自律能力,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誠信考試。
[1]劉強,李娟,孫寶志,等.我國醫學考試分類體系設計[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2(12):34-35.
[2]冷劍麗.國外防治考試作弊的經驗及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22(2):73-76.
G40-03
A
1671-1246(2015)08-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