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處 李玉國
交通運輸系統作為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各區域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同時也支撐著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的作用在于有效的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給區域社會和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對我國的社會發展也起到這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強有力的手段。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區域交通運輸的發展存在著相互推動的關系,當區域經濟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反過來推動交通運輸的發展,反過來當交通運輸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階段的交通運輸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之一,直接關乎著我國國國民經濟的命脈。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物品的流通,交通運輸行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的交通運輸業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最大程度上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服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交通運輸業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火車頭,我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礎建設的投資來推動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也拉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促使社會發展更加穩定和全面。
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這種相互影響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二者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當區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緩慢和乏力時,就會影響到交通運輸的需求和投入能力減緩,最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發展起到阻礙和限制的作用;反正當區域經濟高速發展時,區域經濟就會對交通運輸的發展形成迫切的需求,加大投資力度,但是由于交通運輸發展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迅速的顯示出應有的效果,最后導致交通運輸發展的滯后性,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政府是主要行政機關,是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的把關者和指明燈,把握著運輸業的發展方向,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宏觀的調控能力。假如政府不能有效正確的去引導就會出現交通運輸業和經濟的不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政府做到兩個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逐漸完善和建立交通運輸業體制,建設大型運輸站和運輸安全管理的運輸保障等基礎設施;加大對交通運輸的開發與研究,應用現代化的信息和網絡技術提高企業科技管理水平,創建省域網站研發。鼓勵扶持企業的研發力度,努力提高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外部條件。
資源配置在市場調節起到基礎性的作用,而資源配置是交通運輸的一個主要功能,在這種調節作用下通過“供求關系”來引起“價格上的變化”從而反映出資源的分配狀況。資源配置與政府的宏觀調控有很大的區別,其區別在于以下兩個特點:相對準確性;微觀性的特點。這兩個特點不僅能夠更避免資源浪費和分配不平衡引起的社會矛盾問題,而且更夠更準確地去傳達資源短缺和不足的情況,使交通運輸部門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的作出相應的調整措施。所以,我國的交通運輸企業必須完善市場機制和建立相應的體制,對市場信息的獲取拓寬渠道。例如:通過市場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交通部門可以有效靈活的作出一些調整策略,從而制定出正確的運輸戰略;定期收集市場信息,分析并總結出不同區域對物資的需求情況,加大對市場變化的觀察力度。確保能夠及時有效的作出調整。
優化交通運輸產業的結構目的是在交通運輸管理體制下更好的去進行管理。具體有幾下方面:調整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策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規劃交通布局,優化產業結構;進行宏觀調控,制定交通運輸發展的發展政策;政府和企業加大完善對交通運輸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保障交通運輸市場在一個完善的體制中平穩發展,使之推動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大規模的進行中,就目前階段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統體制:以公路和鐵路為主水路與航空為輔的交通網絡系統。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一些個性化的需求,為了滿足個性化需求增長,適應現在社會發展的步伐,我國應該有一個對全局的把控,大力發展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協調的運輸方式,實現資源合理分配,減低運輸成本。改變單一的運輸方式,實行多種運輸方式共同發展,這樣不僅能帶動區域經濟的平穩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在交通運輸行業內的良性競爭,為我國的國民出行和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選擇空間。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和建立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二者相互影響協調發展。要保障區域經濟的平穩發展就必須建立安全和完備的交通運輸體系,減少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消極影響,合理的協調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從而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1]陸大道.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劉秉鐮,趙金濤.中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
[3]蘇貴影.實現交通與經濟協調發展[N].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
[4]蘇貴影.實現交通與經濟協調發展[N].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1).